曾彩虹
近一年多來,蓮塘學校采用“三段六步”教學模式,對教學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三段六步”教學模式的出臺是在借鑒魏書生“六部教學法”與洋思中學“先學后教,當課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基礎上提出的。對于面對素質(zhì)教育,面對新課程改革而感到無所適從的廣大教師而言,這種模式的出臺無疑解決了我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遇到的現(xiàn)實困惑,有利于引領廣大教師在課堂教學改革中走向一個健康的發(fā)展軌道。針對“三段六步教學法”中的“溝通”問題,筆者在此淺談一下自己在教學實踐中對此問題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1 “三段六步”英語教學法中溝通教學的特點
社會語言學家海姆斯和系統(tǒng)功能語法代表者韓禮德認為語言是一種社會行為,其功能是交際溝通。英語學習并不是單純的機械式記憶學習。字與字之間存在著特定的語意(semantics)關系,詞與詞之間、句與句之間也存在著特定的語意關系。同時,學生的語言交際溝通能力也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得以實現(xiàn)。而且九年義務教育初中英語教育大綱也規(guī)定初中英語教學的目的是:“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明確地提出了以‘語言使用作為教學目標,要求在以交際目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語言教學。作為新時代的教學模式——‘三段六步教學法更是提倡培養(yǎng)學生自己獲取知識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人多進行溝通和交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初步的基礎?!?/p>
2 “三段六步”英語教學法中溝通的實施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人的先天潛能是無比優(yōu)秀的,后天教育就是創(chuàng)造一種適宜的環(huán)境與條件使之得以實現(xiàn)。溝通式教學原則應該貫穿在整個英語“三段六步”教學過程的設計中。
2.1 自學階段
自學是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的一個最高境界,學生自學能力的形成不僅有利于學生及時地獲得更豐富的知識,而且也能培養(yǎng)學生終生受益的學習能力。提高認識、激發(fā)興趣、教給方法、養(yǎng)成習慣應該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有效策略。指導學生進行預習是實施這一階段的關鍵。預習不能只是命令學生進行預習,除此之外就放任自流,這樣做是無效的。教師應該結合學生各自的特點對學生如何進行預習進行相應的指導。這些方法突出了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2.2 導學階段
這里的“導”是引導,一是引導學生按照相應的學法指導進行有效的自學,二是引導學生解決自學中遇到的各種疑難問題。導學階段實際行也就是在上課階段中教師與學生溝通的一個過程。在導學釋疑和合作探究中,教師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與學生保持良好的溝通,設法使學生思維產(chǎn)生“碰撞”,激起學生思維的活力。課堂是立體而鮮活的,課堂結構傾向于對話與互動。當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教師不要急于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而是應該把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在相互合作探究中解決問題。如果學生實在不能解決,教師要進行方法上的指導,然后和學生一起創(chuàng)造一個師生“對話溝通交流”的平臺,相互啟發(fā),以共同達成問題的解決。這一過程是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匯總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必然善于發(fā)揮自身的教學“機智”,展示自己的教學藝術,引領學生步入一個更高層次的探究中。
2.3 測評階段
這一階段主要是通過檢測、評價、作業(yè)等手段,了解、鞏固學生當堂所學知識。檢測的方式采取多種形式,一是教師出示檢測題,檢測題要具有層次性,面向多數(shù)學生;二是由學生出檢測題,采取互測的方式。在學生自測的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到學生中間與學生多溝通交流,做到心中有數(shù)。如果學生普遍存在沒有掌握的問題,教師更應采取措施加以補救,以強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作業(yè)也可以當成一種檢測手段,學生在課堂上完成作業(yè),教師當堂批改,或者是組織學生互相批改,要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此外教師也應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找時間與學生溝通。總之要把測評階段當做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一個有機部分。假如我們整個過程都充滿了情感、關懷和溝通,真正以學生為主體,那么我們的教學效果肯定會取得理想的成果。
3 溝通中需注意的問題
首先是理解。站在學生的立場上,理解學生,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學生觀,從學生發(fā)展與成長、教師個人發(fā)展與成長的角度認識理解學生學習的意義與必要性。多多接觸和了解學生興趣熱點,多渠道地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增進對學生精神世界的理解。
其次是尊重。相信并珍視學生的價值和潛能,尊重學生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提醒自己來一點整體思維、逆向思維。教師要承認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不可替代,教育的目標雖然是對全體學生的,但并不意味著要消滅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特點。教師在溝通中,應多鼓勵幫助學生,少批評否定學生。
最后是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zhì)。教師教育的實踐者和實施者,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zhì)是加強師生溝通的關鍵。在新形勢下,作為老師光有埋頭苦干的精神是不夠的,要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zhì),要向教學科研要質(zhì)量,要效益,這是幾乎教育深化改革的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對老師的迫切要求。
總之,“三段六步”英語教學應體現(xiàn)溝通式教學觀:要以學習者為中心。要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合作探究,幫助學生真正地學習;要讓課堂出現(xiàn)的不是“教”,而是“學”的場景;要重視學生的意趣,隨時注意師生的溝通,寓教于樂,使師生和課堂始終處于知識交流和情感交融之中。
(作者單位: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蓮塘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