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峰
“回家反思”,是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中對違紀學生進行處罰的措施之一。學生在校表現(xiàn)一旦“出了格”或校方認為錯誤“較嚴重”,處罰上形成的思維定勢,常常施以“回家反思”的殺手锏。“回家反思”被不少學校一直習慣性的采用,有時看起來效果還不錯,甚至有作為管理經(jīng)驗推廣之勢。然而細細想來,此舉如果操作不當,不論從情感上還是理論上,乃至一些實踐效果的驗證上,都值得商榷。還可能演變成規(guī)避問題、推卸責任、帶有嚴重心罰的“簡單、粗暴、武斷式”的敗筆教育舉措。應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
一、學生問題存在的客觀性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國家不會因為有了強有力的法律武器而杜絕各種違法犯罪。作為較大群體性組織的學校,學生作為自然的人,青少年時期心理上又有其特異性,因此也不會因為我們德育教育精細、管理制度完善就能消除各種違紀行為。學生對規(guī)范、制度的不同理解和應對構(gòu)成了豐富多彩的學校生活,其多樣性導致的違規(guī)現(xiàn)象在所難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出現(xiàn)違規(guī)問題同樣是一種客觀的存在。關(guān)鍵是我們認識和對待問題的態(tài)度要冷靜、客觀,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正確應對,科學的把問題處理好、解決好。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從根本上認識自己的不良行為造成的危害和影響。達到“吃一塹,長一智”的效果,從而汲取教訓,以確立起正確的原則立場和目標方向。
二、動輒就“回家反思”,趕走了學生,也趕走了對學生的尊重
教育工作中,我們力求做到教育細致,管理到位,可學生還是出問題,作為管理者特別是班主任覺得丟了榮譽、失了尊嚴、沒了面子。再讓我們?nèi)コ袚熑?,難免尷尬,感到冤屈,引發(fā)盛怒,覺得必須重罰當事人才心里平衡。此時,我們應該體會一下學生、家長此時的內(nèi)心感受,這樣草草的讓其回家,他們會敬畏我們的教育方式和處理決定嗎?會心服口服、方式正確的配合我們做好幫教工作嗎?不慎重的“回家反思”,從學校教育的角度,對學生是一種冷酷的拋棄,對家長是一種無情的虐罰。假如在教學管理工作中,溝通再全面一點,談心再及時一點,方法再細致一點,了解問題再到位一些,對學生再多一分發(fā)自內(nèi)心的關(guān)愛和體貼,是否很多問題可以避免或減少呢?愛和尊重比單純地知識傳授更重要,丟失了這一點,在一個冷漠環(huán)境中造就的才子,文明博愛、大度大氣的做人之道又如何形成呢?俗話說,一個有才無德的知識分子比一個有德無才的庸者可怕得多。因此在工作中處理每一個問題,都要多保留一份細心,多傾注一份愛和尊重,盡量減少并避免傷害,不要再產(chǎn)生華師一附中李書豪因反思而棄學的悲哀。這樣我們才不枉自己的職業(yè)良心,才會收獲更多的燦爛和笑容。
三、“回家反思”的本質(zhì)不是攆走,而是更好的召回
如果出現(xiàn)的問題較嚴重,需要做必要的回避和冷處理,確需“回家反思”,一定要做好“回家反思”科學的規(guī)劃設計。道理上讓學生及家長明白是出于一種尊重和保護;方法的選擇上不僅得體,更要滲透著愛的光輝。目的是著眼于長遠利益,是對學生人生負責的善意懲戒。走的感激才能回的誠懇,處理問題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處理問題時,盡量做單獨的交流,避開公共場合
不論對學生還是家長,在大庭廣眾下,即是說教再誠懇,情理再深刻,往往也覺得很難堪,顧慮會很重,覺得很沒面子。不利于關(guān)系的協(xié)調(diào)和問題的處理。一些細節(jié)會決定問題的成敗,反映出一個教育者的從教修養(yǎng)和能力。這一點是應引起重視的。
2.學生犯錯,切忌夸大其詞,冷言譏諷,惡語中傷
“每一個學生都是大寫的人”,有了問題,雖事出有因,但要就事說事,避免縱牽橫聯(lián),上綱上線,隨意褒貶,這種無形的“口罰”,其傷害遠遠大于皮肉之苦的體罰。輕則會造成暗地里逆反對抗,重則會徹底摧垮內(nèi)心的自信自尊,毀其一生。
3.溝通家長,認識問題存在的客觀性
學生犯錯,正確分析原因,可能出于效仿、可能出于幼稚、可能一時激動、自控力差等等。家長更會感到?jīng)]面子,情緒化重,也更容易走極端。因此一定要安撫好家長的情緒,并探討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避免簡單粗暴,激化負面情緒,使小問題變成大問題。這是配合我們做好工作的前提和保證。
4.保持聯(lián)系,適時召回
學生回家后,一定要及時與家長保持聯(lián)系,做好細致的跟蹤聯(lián)系和記錄,全面把握學生在家的思想認識和轉(zhuǎn)變,以便調(diào)整策略。當真正認識了錯誤且有強烈的返校愿望之際,進行家訪做一次深刻的思想交流,因為此時學生是最易受教育,最易被感化的最佳教育時段。學生即使犯了錯,沒有歧視,給予的是濃濃的關(guān)愛和溫情。在這樣的情境下,學生悔過會更深刻,且?guī)е环莞心钪?,煥發(fā)起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自新提高。返校后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5.學生回家后的活動范圍要在家長的視線之內(nèi)
學生回家,家長要跟上,堅決杜絕學生在家成為“自由人”。期間適時談心說教,促進學生思想認識的深刻剖析和及時轉(zhuǎn)變。還要督促功課的預習和補救,讓學生感到離開學校的損失,并對學生在家表現(xiàn)及時與學校溝通。以便盡快為返校做準備。時間以不超過三天為宜,學生的最佳認識時段一般在第二天。如果錯過了最佳時機,時間長了,有被拋棄的感覺,可能心生怨憤,自尊心受傷,并且產(chǎn)生疲乏和麻木。這無疑是教師職業(yè)良心的淡漠,是教育的失職,也是對一個人嚴重的不負責任。
6.最好是在老師或同學的陪伴下返校
這一點很重要,老師或同學的陪伴,是非常人性化的措施。“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學生回來時感受到的是愛和溫暖,足以把所有的陰霾驅(qū)凈。如果讓家長送來或自己回校,這本身就是一種疏遠,或者說是對學生不經(jīng)意的漠視??朔κ切枰職獾模瑢W生會莫名的感到距離、孤單、還有歧視,反思的效果可能在這樣的感受中大打折扣。
不要讓“回家反思”成為一種傷害,因為教育的本真是愛。正是人的差異性催生了教育的藝術(shù)性。我們在為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喝彩時,更有責任更好的關(guān)注一些“問題學生”,因為在他們身上,才真正體現(xiàn)了你教育的靈光。你的形象會因為他們的一步步健康成長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