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珺 包陳堅
[摘要] 目的 研究并探討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擴散加權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檢查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擇2014年1月—2017年9月期間在該院住院部接受治療的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與同期在該院門診接受健康體檢的60名健康志愿者(對照組),對其實施胰腺DWI檢測,測定其表觀擴散系數(shù)(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比較不同病程患者的ADC值,分析2型糖尿病病程與ADC值的相關性。以穿刺病理活檢診斷結果為參照,計算DWI對2型糖尿病合并胰腺癌的診斷靈敏度、特異度、準確性,分析診斷結果之間的一致性,再比較胰腺癌組患者、無胰腺癌組患者、對照組在不同b值下的ADC值。結果 在b值分別為600、800、1 000 s/mm2時,<2年組、2~10年組、>10年組的ADC值比較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經相關性分析發(fā)現(xiàn),ADC值與2型糖尿病病程呈負相關。DWI對2型糖尿病合并胰腺癌的診斷靈敏度、特異度、準確性分別為95.12%、94.50%、94.67%,其診斷結果與穿刺病理活檢診斷結果之間的一致性良好(Kappa=0.723),胰腺癌組、無胰腺癌組、對照組在不同b值下的ADC值比較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胰腺DWI檢查可對2型糖尿病早期胰腺癌病變予以準確檢出,可作為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腺癌的重要篩查手段。
[關鍵詞] 2型糖尿??;胰腺癌;磁共振成像;擴散加權成像;表觀擴散系數(shù)
[中圖分類號] R44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11(a)-0055-02
2型糖尿病患者發(fā)生胰腺癌的概率較高,但在胰腺癌早期階段較難檢出,對患者病情控制相對不利,如何提高其早期診斷準確性是難點問題。該研究通過對該院于2014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150例2型糖尿病和60名健康志愿者進行DWI檢查,以探討DWI對2型糖尿病早期胰腺癌的診斷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在該院住院部接受治療的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78例,女性72例,年齡為53~79歲,平均年齡為(65.74±10.37)歲。另選取同期在該院門診接受健康體檢的60名健康志愿者設置為對照組,其中,男性31名,女性29名,年齡為50~82歲,平均年齡為(66.13±12.54)歲。2型糖尿病患者與對照組體檢者的資料比較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與健康志愿者均接受胰腺DWI檢測,采用西門子Magnetom Verio 3.0T超導磁共振掃描儀及相控陣體部線圈,患者采取仰臥位,將線圈置于其腹部,囑咐患者保持均勻呼吸,先進行橫斷面T1WI序列、橫斷面及冠狀面T2WI序列掃描,再進行DWI掃描,行單次激發(fā)平面自旋回波序列掃描,將數(shù)據(jù)傳送至工作站處理,得到校正后相位圖像后與磁矩圖進行多次疊加,測定不同b值(600、800、1 000 s/mm2)的ADC值。
1.3 觀察指標
根據(jù)2型糖尿病病程將患者分為<2年組、2~10年組、>10年組,比較不同病程患者的ADC值,分析2型糖尿病病程與ADC值的相關性。以穿刺病理活檢診斷結果為參照,統(tǒng)計2型糖尿病患者中胰腺癌發(fā)生情況,計算DWI對2型糖尿病合并胰腺癌的診斷靈敏度、特異度、準確性,分析DWI與穿刺病理活檢診斷結果之間的一致性。根據(jù)胰腺癌發(fā)生情況將2型糖尿病患者分為胰腺癌組與無胰腺癌組,比較胰腺癌組患者、無胰腺癌組患者、對照組在不同b值下的ADC值。
1.4 統(tǒng)計方法
應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平均值±標準差(x±s)表示,比較行F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一致性采取Kappa一致性檢驗,Kappa<0.4即一致性較差,0.4≤Kappa≤0.7之間即一致性中等,Kappa>0.7即一致性良好;相關性采用皮爾遜相關系數(shù)分析法分析,P<0.05時即存在線性相關,r為正數(shù)即正相關,反之則為負相關。
2 結果
2.1 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的ADC值比較
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病程<2年共有31例,病程2~10年共有68例,病程>10年共有51例。在不同b值下,<2年組、2~10年組、>10年組的ADC值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從高至低依次為<2年組、2~10年組、>10年組,見表1。
2.2 2型糖尿病病程與ADC值的相關性分析
經相關性分析發(fā)現(xiàn),ADC值與2型糖尿病病程呈負相關(r=-0.713,P<0.05)。
2.3 DWI對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癌的診斷結果分析
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經穿刺病理活檢診斷共有41例合并胰腺癌,其余109例2型糖尿病患者未檢出胰腺癌。DWI對2型糖尿病合并胰腺癌的診斷靈敏度、特異度、準確性分別為95.12%(39/41)、94.50%(103/109)、94.67%(142/150),其診斷結果與穿刺病理活檢診斷結果之間的一致性良好(Kappa=0.723)。見表2。
2.4 胰腺癌組、無胰腺癌組、對照組的ADC值比較
在不同b值下,胰腺癌組、無胰腺癌組、對照組的ADC值比較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從高至低依次排列為對照組、無胰腺癌組、胰腺癌組,見表3。
3 討論
2型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代謝性疾病,患者機體內代謝發(fā)生改變,容易引起胰腺纖維化病變和脂肪變性,其發(fā)生胰腺癌的概率較高。而胰腺內脂肪沉積是導致2型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其胰腺脂肪發(fā)生變性后產生一定的脂毒性,往往會導致胰島β細胞功能障礙,導致機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與2型糖尿病的發(fā)病機制存在一定的相關性。胰腺癌與2型糖尿病通常互為因果,互相影響,一旦2型糖尿病患者并發(fā)胰腺癌,其病情更加復雜,故臨床上主張對2型糖尿病早期胰腺癌進行及時診斷,以給予及時治療[1-2]。
然而,2型糖尿病早期胰腺癌病變缺乏典型臨床癥狀,往往僅表現(xiàn)為糖尿病癥狀,較容易忽略,因此,如何提高2型糖尿病早期胰腺癌病變診斷準確性十分重要。近年來,隨著磁共振成像技術的不斷進步,DWI技術逐漸被用于胰腺檢查中,DWI主要是通過向機體內發(fā)送射頻脈沖,對人體組織敏感梯度場擴散前后的信號強度進行測量,可反映機體內水分子擴散運動的變化情況,便于判斷機體內病變情況,而其掃描參數(shù)ADC值可對機體內水分子彌散運動狀況予以反映,可實現(xiàn)量化診斷[3-4]。
該研究發(fā)現(xiàn),<2年組、2~10年組、>10年組的ADC值比較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DC值與2型糖尿病病程呈負相關,這主要是因為隨著病程的延長,2型糖尿病患者機體內胰腺纖維化不斷加重,其胰腺內氫離子含量減少,而纖維化病變會對水分子擴散運動予以抑制,導致ADC值下降。該研究還發(fā)現(xiàn),DWI對2型糖尿病合并胰腺癌的診斷結果與穿刺病理活檢診斷結果之間的一致性良好,且胰腺癌組、無胰腺癌組、對照組在不同b值下的ADC值比較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擴散加權成像在一定程度上可對早期胰腺癌病變予以準確檢出,可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病變予以量化診斷。
綜上所述,隨著2型糖尿病病程的延長,其胰腺DWI參數(shù)ADC值逐漸降低,而臨床上針對2型糖尿病胰腺進行DWI檢查,可對早期胰腺癌病變予以準確檢出,可作為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腺癌的重要篩查手段。
[參考文獻]
[1] 孫麗巖,李珺,王泳,等.2型糖尿病與胰腺癌表達譜的相關分析[J].山東醫(yī)藥,2014(9):42-43,61.
[2] 王飛,李校天.胰腺癌與新發(fā)2型糖尿病的關系[J].承德醫(yī)學院學報,2016,33(3):203-204.
[3] 姚秀忠,陳財忠,劉豪,等.3.0 T MR不同擴散加權成像序列在胰腺癌診斷中的應用[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3,47(2):136-141.
[4] 徐生芳,郭順林,辛仲宏,等.胰腺癌MRI研究進展[J].中國CT和MRI雜志,2014(2):105-108.
(收稿日期:2017-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