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huán)并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的美譽。她們的容顏傾城傾國,她們的命運與江山國運相連。古往今來,關于這四位美人的歷史典故深受文人墨客的青睞,也在民間廣為流傳。
沉魚醉
楚翎翼
玉指撥弦萬籟衰,姑蘇臺外水波開。
美人笑靨驚天色,惹醉魚兒沉下來。
西施:西子浣紗,心系君王事
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國美女,后人尊稱其“西子”,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施自幼隨母浣紗江邊,故又稱“浣紗女”。她天生麗質(zhì)、秀媚出眾,浣紗時魚見其美而忘記了游水,漸沉于水底,故譽其有“沉魚”之美。著名詩人楚翎翼的這首七言絕句通過對沉魚如醉的描寫,形象地表現(xiàn)了西施的美。
當時越國稱臣于吳國,越王勾踐臥薪嘗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救國,與鄭旦一起被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其最寵愛的妃子,亂吳宮以霸越。杭州臨浦當?shù)赜卸鄠€有關西施的民俗活動。每年農(nóng)歷七月的最后一天,臨浦鎮(zhèn)橫一村一年一度的荷燈節(jié)是為紀念西施和她的姐妹鄭旦而舉辦的,這一習俗已流傳了近900年。每年農(nóng)歷三月初三,傳說是西施的生日,這一天很多人會到西施廟進香。2006年5月20日,西施傳說經(jīng)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明妃曲二首(其二)
王安石
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兩皆胡姬。
含情欲語獨無處,傳與琵琶心自知。
黃金桿撥春風手,彈看飛鴻勸胡酒。
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
王昭君:出塞催淚弦,琵琶彈落雁
王昭君,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漢南郡秭歸人,抵達匈奴后被稱為“寧胡閼氏”,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明妃”、“王明君”。昭君出塞開創(chuàng)了漢匈間60年無戰(zhàn)事的和平局面,元代詩人趙介認為王昭君的功勞不亞于漢朝名將霍去病,而王昭君的故事也成為我國歷史上流傳不衰的民族團結(jié)的佳話。千百年來,這個生長在巴山楚水地區(qū)的山中女子引起了歷代文人的心靈共鳴,把中國文壇攪得風雷激蕩。據(jù)統(tǒng)計,古往今來,反映王昭君的詩歌有700多首,與之有關的小說、民間故事有近40種,寫過昭君事跡的著名作者有500多人。
《明妃曲二首》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組詩作品,被稱為是詠王昭君最好的詩。第一首詩描繪王昭君的美貌,著重寫昭君的風度、情態(tài)之美,以及這種美的感染力,同時揭示出她對故國、親人的摯愛之情。第二首詩描寫王昭君入胡及其在胡中的情況與心情,深入刻畫昭君心事,突出其民族大義,塑造了一個可悲且可敬的明妃形象。
一點櫻桃啟絳唇,兩行碎玉噴陽春。
丁香舌吐衠鋼劍,要斬奸邪亂國臣。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回
貂蟬:媚嬌娘,梟雄逐彷徨
貂蟬是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是因遭十常侍之亂,避難出宮,為司徒王允收留的歌女。貂蟬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在月下焚香禱告上天,愿為主人分憂。這一幕恰巧為王允瞧見,于是王允便將貂蟬收為義女,定下連環(huán)美人計,離間董卓與養(yǎng)子呂布的關系。
“帷中敵國笑中刀,纖手能將賊命操。雖是司徒施巧計,論功首屬女英豪。”連環(huán)計雖然是王允的絕妙策劃,但真正的實施者是貂蟬。在《三國演義》中,董卓禍亂朝綱,殘忍暴戾,濫殺無辜,百姓深受其害,而群臣皆岌岌自危,即便梟雄曹操亦是行刺失敗而亡命天涯。由于貂蟬的出現(xiàn),才有了王司徒巧施連環(huán)計的佳話,才有了呂奉先大鬧鳳儀亭的風波,才有了兇橫無忌權傾一時的董卓宮門前的被戮,才有了武功蓋世呂布的白門樓上的殞命。
長恨歌(選段)
白居易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cè)。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楊玉環(huán):羽衣霓裳舞翩遷
楊玉環(huán),字玉環(huán),號太真,體態(tài)豐腴,善歌舞,通音律,為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精通胡旋舞,其音樂舞蹈才華在歷代后妃中鮮見。“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睏钣癍h(huán)自入宮以后,遵循封建的宮廷體制,不過問朝廷政治,不插手權力之爭,以自已的嫵媚溫順及過人的音樂才華,受到唐玄宗的百般寵愛。杜牧有“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钡脑娋洌梢姉钣癍h(huán)的地位之高,承運之深。
《長恨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長篇敘事詩,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詩人借歷史人物和傳說,創(chuàng)造了一個回旋宛轉(zhuǎn)的動人故事。對于楊貴妃死后唐玄宗的相思之苦,詩人并未直接描寫,而是抓住人物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來抒發(fā)婉轉(zhuǎn)凄涼的相思之情?!盎昶遣辉鴣砣藟簟?,“長恨”之恨動人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