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教育已經進入全面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時代。英語教師應充分理解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并在日常課堂中予以滲透。Comic strip and welcome to the unit作為牛津初中英語教材每單元的第一板塊,是整個單元的導入課。本文以牛津英語七年級(上)第七單元為例,探討如何在單元導入課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導入課;教學策略
一、 引言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著重強調語言教育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就工具性而言,應著力培養(yǎng)學生基本英語素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就人文性而言,英語課程承擔著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質的任務?;诤诵乃仞B(yǎng)的英語課程理念,就是從英語的工具性和英語學科的人文性這兩個角度來設置英語課程的目的與目標(程曉堂 趙思奇,2016)。
Comic strip and welcome to the unit作為整個單元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其作用主要是通過comic strip情景的描述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同時對整個單元的話題內容有個大致的了解,而welcome to the unit的幾幅圖片和一段對話則是激活我們關于單元話題已有的知識儲備。但在日常教學中,有些老師認為此一部分內容少,幾句簡單的對話,讀一讀,表演一下,也就是一二十分鐘就完成了。這樣的觀念與授課方式無法引起學生對單元話題的興趣,同時也無法真正達到有效導入整單元學習、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包含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筆者以牛津英語七年級(上)第七單元為例,分別從這四個方面闡述如何在單元導入課中滲透核心素養(yǎng)。
二、 引入西方文化,塑造文化品格
國際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是21世紀公民的必備素養(yǎng)。學習英語,是實現(xiàn)國際理解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程曉堂 趙思奇,2016)。在英語學習中,應該使學生接觸大量的英語國家社會現(xiàn)象和文化背景,這樣才能有助于塑造學生的文化品格。但文化品格的培養(yǎng)不僅僅指了解一些文化現(xiàn)象和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還包括評價文化傳統(tǒng),形成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等等。
這一單元的授課時間正值12月25日的這一周,整個校園都是西方圣誕節(jié)的氣氛,甚至有好多學生都在討論互贈平安果、歡度圣誕節(jié)。因此,筆者將這一節(jié)日融入課堂中,既與社會實際相結合,又能注入西方文化因素。
預備鈴響之后,播放一曲“jingle bell”,師生共唱,整個課堂便活躍了起來。正式鈴聲響起后,筆者問學生哪個節(jié)日即將到來。學生都能回答出是Christmas。再問學生關于圣誕節(jié)都知道哪些。學生可以答出 Christmas song, Christmas tree以及Christmas presents,但對于圣誕節(jié)背后的文化背景就不了解了。借此機會,正好向學生輸入Santa Claus的文化背景,學生了解Santa Claus是虛構人物之后,筆者順理成章地引出班級里的兩位小“Santa Claus”。將提前準備好的圣誕帽戴在班里兩位同學的頭上,由他們擔當我們身邊的“Santa Claus”,接下來整節(jié)課的環(huán)節(jié)就圍繞兩位小圣誕老人去哪里買禮物,買什么禮物,以及為誰買禮物予以開展。
這樣的課堂設計不僅為學生提供了了解西方節(jié)日文化的機會,同時在他們討論為誰買哪些禮物的過程中,將課堂注入現(xiàn)實因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三、 激發(fā)學生興趣,發(fā)展語言能力
語言能力是指在社會情境中借助語言進行理解和表達的能力。語言能力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的“核心”。它含義很廣,既包括過去常說的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也包括對語言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還包括語言意識、交際身份意識等(程曉堂 趙思奇,2016)。因此,在教學中,可以采取能夠吸引學生的情境教學法,在充分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基礎上,進行聽、說、讀、寫能力的提升。
筆者用PPT中的動作路徑動畫功能,展示了班級的兩位小圣誕老人背著空袋子前往一排禮品店的路線。當學生們看到課件中,兩位同學的頭像竟被安在了圣誕老人身上,在禮品店門口徘徊時,他們的興趣瞬間就被調動了起來。接著筆者便開始對Welcome to the unit中Shops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的新單詞進行傳授。在學習了各種禮品名稱及商店之后,Guessing game的引入能讓學生鞏固剛才所學,讓學生上黑板寫下圖片下的對應名稱,確保了學生對拼寫的掌握。班級里的兩位小圣誕老人認識了商店名稱之后,想要為任課老師贈送一些禮物。課件中展示了班級語文和數學老師的頭像,學生們的興趣再次高漲。這一情境的引入,為學生提供了靈活運用剛才所學的機會。他們紛紛踴躍發(fā)言,以“You can buy for in .”為句子結構,為兩位圣誕老師提建議。
在班級里設置了兩位小圣誕老人是本節(jié)課的亮點及核心。兩位小圣誕老人“在禮品店前徘徊”和“在禮品前徘徊”這兩個情境的設立,使學生得以活躍積極的課堂氛圍中發(fā)展了語言能力。
四、 創(chuàng)設多種活動,提高思維品質
語言與思維的關系十分密切,學習和使用語言要借助思維。同時,學習和使用語言又能夠進一步促進思維的發(fā)展。因此,英語課堂要堅持全英授課,使學生浸潤在英語思維之中。同時要創(chuàng)設多種活動,使學生用英語思維去思考與表達。
本節(jié)課welcome to the unit中的對話是關于Daniel應該購買何種禮物的。完成對這個對話的學習之后,筆者讓學生們討論自己該為父母和朋友贈送何種禮物。在學生們充分思考他們的興趣愛好以及討論禮物的過程中,思維能力便得到了鍛煉。
為了鞏固整個課堂所學,筆者開展了小組活動。6人一組,負責一個商店,制作一張商店海報,向班級的兩位小圣誕老人宣傳自己的商店。小組活動要進行的更有效,更有條不紊,需要明確小組成員的分工。以本節(jié)課為例,以下是小組活動的要求:1. Everyone tells others at least(至少) one sentence. 2. leader組長—ask your members to discuss. 3. time keeper計時員—remind others of the time. 4. recorder筆記員—take notes. 5. reporter匯報員—report the poster of your group.小組活動鍛煉了學生的合作能力,角色分工使學生各司其職,用英語討論與表達讓學生學會了用英語來解決現(xiàn)實問題。
五、 設置評價標準,培養(yǎng)學習能力
作為核心素養(yǎng)的學習能力,并不局限于學習方法和策略,也包括對英語和英語學習的一些認識和態(tài)度。本節(jié)課通過興趣引領,設計豐富的課堂環(huán)節(jié),并使之自然過渡,在具體活動的操練過程中進行有效指引,使學生對英語學習保持了正確的認識和持續(xù)的興趣。
在對Comic strips的處理中,為了使學生能夠惟妙惟肖的表演,筆者設立了明確的評價標準:1顆星:Speak loudly and correctly。2顆星:Act without reading the book and can use body language。3顆星:Act perfectly and use your own imagination。在星級的刺激下,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并考慮如何才能展示的更好。在學生表演后,由其他同學對其評判星級,學生的評判使后面其他組的表演更加精彩。評價標準的設立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非常有效。它可以使學生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監(jiān)控方法和策略的使用情況,評估展示效果,并根據需要調整學習方法和策略。
六、 結語
核心素養(yǎng)的四個方面并不是完全獨立的,它們在很多方面有相互重合的地方。而某一個課堂環(huán)節(jié)也并不是只能提升核心素養(yǎng)的一個方面,很多時候也是幾個方面都能得到鍛煉。要實現(xiàn)單元導入課更加有效,就需要在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指引下,充分了解學生興趣,通過興趣引領,設計豐富的課堂環(huán)節(jié),并使之自然過渡,在具體活動的操練過程中進行有效指引,設定評判標準,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與想象力,使學生積極融入,充分享受整堂課。
參考文獻:
[1]程曉堂,趙思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實質內涵[J].課程·教材·教法,2016(5).
作者簡介:
閆春曉,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yè)園區(qū)第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