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幼兒園教學水平提高,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重視如何開展有效教學,通過各種教學方法的實踐,提高了幼兒的認知與能力,幼兒階段是重要階段,教學過程,不僅要重視方法,還要重視教師的肢體語言,因人類的表情能表達豐富而復雜微妙的情感,具有超凡的魅力。在幼兒園各項教學活動開展的大環(huán)境下,要提高我們課堂的教學效果,要重視幼兒的發(fā)展,所以,教師除了探索教育教學方法外,還應該關注目光、微笑這些面部無聲語言的運用。本文從面部表情入手,積極對其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幼兒教學;面部表情;運用;方法
隨著教育形勢的發(fā)展,幼兒教學越來越凸顯其重要性。怎樣的教學有利于幫助幼兒在愉快的教學氣氛中獲得知識、技能,滿足幼兒終身發(fā)展的需要。通過具體的實踐教學,結合相關參考與經驗,發(fā)現(xiàn)在日常幼兒教學過程,教師的面部表情會影響幼兒的學習與認知,基于此,本文進行幾點具體分析,希望分析能夠提高認識,為幼兒的學習與發(fā)展提供科學保證。
一、 用面部表情鼓勵幼兒學習
幼兒由于理解能力的限制,在學習過程中,對于語言和文字的描述理解程度有限,相對于抽象的表達方式,他們更能夠接受“感受式”的表達方式,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中,學生相較于教師的語言表達,會更多的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師的情緒表達,教師所呈現(xiàn)出來的比較溫和的表情,幼兒會認為教師肯定自己的學習或者行為,而如若是教師的表情比較嚴肅,有生氣的情緒表達出來,幼兒就會認為教師不認同自己當前的行為方式。教師可以有效利用學生這種具象的思考方式,更多的使用面部表情來表達自己的情緒,用于肯定學生的學習和行為。
例如,在學生搭建積木時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維,呈現(xiàn)出各種各樣的形狀,教師可以通過開心的表情表達自己的滿意和肯定,學生就會具有充足的動力進行接下來的活動,而如果是幼兒在玩玩具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爭搶玩具,破壞玩具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教師就可以通過嚴肅的表情表達自己的生氣,讓幼兒意識到這樣的舉動是不正確的,而如果幼兒仍是不改正自己錯誤的行為,教師就可以用更加生氣的表情來警告學生,這種錯誤的舉動是不允許的。幼兒通過讀取教師的表情進行思考,長久以往,就會逐漸意識到自己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行為是錯誤的,懂得約束自己的行為舉動,教師在此基礎之上,待學生具有更深層次的理解能力,再對其進行語言解釋。
二、 用面部表情培養(yǎng)幼兒感情
幼兒在生理和心理年齡的限制下,對于語言沒有深入的理解能力,但是卻具有比成年人更敏感的直觀感覺,他們能夠從對別人表情的判斷,清晰地了解到其基本的情緒。如幼兒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感情是真心的,那么幼兒就會報以同樣的真心,依賴教師,愿意參與教師進行的教育活動,而如果教師對幼兒并非真心以待,幼兒感受到的情況下,會自覺的反抗教師,不愿意跟隨教師的腳步。
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幼兒表達自己的關心之情,從其心理特點和思考方式引導學生跟隨自己。例如,教師發(fā)現(xiàn)兩名幼兒因為某些事發(fā)生了肢體沖突,教師首先將兩個幼兒分離開來,結束直接性的沖突,根據(jù)其幼兒特點引導解決沖突。教師如果不用認真的方式對待學生,僅僅告訴他們這樣是不對的,進行嚴厲的批評,幼兒就會認為教師根本不理解自己,就會抗拒教師接下來的教導。因此,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將幼兒擁在懷中,檢查身上是否受傷,細心安慰:“哪里受傷了?是不是很痛?”,幼兒感受到教師的關懷,就會卸下心房,將心中的委屈抒發(fā)出來,教師通過語言引導就會了解到矛盾發(fā)生的關鍵點,并且,幼兒在敘述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跟隨學生的情緒走,當幼兒有些難過時,教師可以溫和的看著幼兒并用手撫摸幼兒的背部,當幼兒有些激動時,教師可以撫慰幼兒幫助幼兒舒緩情緒,當幼兒情緒穩(wěn)定下來,會對教師產生更強的依賴心理,并跟隨教師的指導活動。
三、 用面部表情給予幼兒動力
幼兒教師有時所無意表露出來的情緒很有可能對幼兒產生很大的影響。教師如果在外部環(huán)境感受到了壓力,即便有意壓抑,但也會不自覺地將情緒表露出來,幼兒在感受到這種情緒之后,無法判斷教師傷心的情緒是否來源于自己,內心會不安,并將這種不安表達在學習上和玩耍上;而如果教師因為開心的事情表情比較明朗,幼兒也會受到影響,在學習和生活中顯示得更為積極。因此,教師在對幼兒進行引導活動時,經常呈現(xiàn)給幼兒悲傷的表情,那么幼兒就會在日常中更加小心謹慎,不敢抒發(fā)孩子的天性,針對幼兒的學習和生活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教師需要明確幼兒心理的薄弱點,用更加積極的態(tài)度引領他們具有向上的心態(tài)。
例如,教師與幼兒進行實踐活動時,幼兒能力有限,所得到的實踐結果比較差,教師也要露出鼓勵、期待的表情,讓幼兒再接再厲。幼兒通過讀懂教師在面對他們實踐活動失敗的可惜,屢次活動的期待,讓他們意識到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再也不嘗試,如果不嘗試就看不到教師歡喜的表情,幼兒就會隨時報以積極向上,虛心求教的心態(tài)解決問題,從而為之后的學習和日常生活打下良好的態(tài)度基礎。
教師開展實際教學活動過程,需要深入了解每個幼兒的學習認知情況,要掌握他們的習慣愛好,積極利用面部表情與實際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為幼兒的各項能力培養(yǎng)提供有效保證。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幼兒教師在開展課程教育時,充分遵循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與認知需求,針對教育內容的不同選擇不同的面部表情,能夠有效吸引幼兒的學習興趣,加深幼兒的學習印象。因此,在日常教育活動中,教師需要靈活使用面部表情,輔助教材開展課程教育,從而不斷提升教育有效性。此外,作為教師要不斷學習,豐富自身的文化知識,從而提高自身的職業(yè)素養(yǎng),為幼兒園教學事業(yè)的有效發(fā)展助力。
參考文獻:
[1]劉振蓮.淺談如何在幼兒教學中運用面部表情[J].好家長,2017(42):99.
[2]朱寶君.面部表情在幼兒教學中的運用[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4(10):26.
[3]吳麗.面部表情在幼兒教學中的運用[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3(20):188.
[4]魏曉娟.淺談肢體語言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4(01):215,219.
作者簡介:
丁家紅,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貴定縣第二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