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晨曦
屠格涅夫曾在街上碰到一個乞丐,想要有所施舍的他無奈地發(fā)現(xiàn)自己什么也沒帶。這時,已經(jīng)成為大文豪的他卻毫不猶豫地緊握乞丐的雙手表達歉意,同時也得到了乞丐的感謝。同樣,大作家蕭伯納曾與一個小姑娘玩耍,分離時傲慢地向小姑娘介紹自己的身份,小姑娘卻以同樣的口吻回?fù)?。同是世界級大作家,屠格涅夫以“兄弟”稱乞丐得到其誠摯的感激,蕭伯納的傲慢則招來了小姑娘的回?fù)簟?梢?,與人相處時,不可放高姿態(tài)。
老子在《道德經(jīng)》里有類似的表述:“企者不立?!滨谄鹉_的人反而不能站立。踮起腳,意欲放高姿態(tài),好像這短距離的增高真能讓你看到對方的頭頂,真能讓你有目空一切之感。實際上,你踮起腳只會讓你踩在地面上的腳步不穩(wěn),你放高的姿態(tài)只會讓你招致他人的無視,甚至,無法立足于這個世界。
“企者”之所以“企”,來源于人人都有的想獲得別人仰望甚至膜拜的欲望,因為俯視他人會讓他們有一種無可言明的優(yōu)越感。同樣,仰視別人自然會產(chǎn)生恥辱感。這種恥辱感一與那優(yōu)越感針鋒相對,享受這種優(yōu)越感的“企者”,自然就會“不立”。
這優(yōu)越感和恥辱感其實都是人類內(nèi)心深處的劣根性。既然為劣,就要抑制。既然仰視和俯視都不招人喜歡,那為什么不平心平視,正眼相對?如此不必為了俯視的優(yōu)越感踮起腳來,只要腳踏實地,用真摯的目光去注視對方即可。如此,雙方既不會感到不滿,又可能因為這樣平等地注視而生出情誼,就像屠格涅夫與那位乞丐,互相稱兄道弟,情誼滿滿。
企者不立,踮起腳的人欲獲得優(yōu)越感反而不能立足,正眼相對的兩者情誼則彌足珍貴。適當(dāng)?shù)胤诺妥藨B(tài),并不是恥辱,而指向了一種名為謙遜的大智慧。著名作家錢鐘書因《圍城》一書得到盛譽。那之后,有一青年向他請教,并拿出自己欲出版的書請他斧正。他連連推辭,稱自己才能不夠,迫不得已才幫青年修改了幾處。青年又強烈請求錢鐘書為他這本書署名,推讓不得后,錢鐘書署了一個筆名。值得一提的是,青年姓吳,名字里有“舜”字,而錢老署名姓鄭,名禹,原因只在于《百家姓》中“鄭”在“吳”后,“禹”在“舜”后。錢鐘書放低姿態(tài),一點都不恥辱,反而成就了一段有關(guān)謙遜的佳話。
老子曰:“自見者不明,自足者不彰?!弊砸詾槭恰[高姿態(tài)的人是不明智的,無法彰顯出人與人最基本的交往中的道德。請銘記:
企者不立。請真誠地去注視對方的雙眼吧,莫要踮起腳來。
◆亮點點評
作文從老子的名言入手聯(lián)系材料闡述在人與人交往中平等、尊重的重要性,切合題意。作文的論述部分材料充實,論證手法運用嫻熟。結(jié)尾照應(yīng)開頭,結(jié)構(gòu)圓合。
◆升格支招
考生如能從尊重的角度詮釋平等(平視)則更加精準(zhǔn),若能恰當(dāng)?shù)剡x擇時鮮材料則使作文更加具有時代意義。作文后半部分若提升至國與國之間交往層面,則可以使作文更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