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棟
【摘要】目的 探討十味溫膽湯加減治療心膽氣虛證不寐的臨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所選擇的基本對象共88例,將他們按照入院治療的先后順序分為兩組(A組與B組),對于A組的44例病患運用十味溫膽湯加以治療,對于B組的44例病患運用艾司唑侖片進行治療,比較所有病患的治療情況。結(jié)果 對比兩組病患的治療有效率,治療一個月后,兩組病患均取得了一定的治療效率,A組為88.64%,B組為63.64%,統(tǒng)計學有對比意義(P<0.05)。結(jié)論 對于心膽氣虛證不寐的病患運用十味溫膽湯加減治療法能夠幫助病患改善臨床癥狀,有較高的安全性,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guān)鍵詞】心膽氣虛證不寐;十味溫膽湯加減治療法;失眠
【中圖分類號】R24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7..0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選取88位于2016年8月~2017年7月在我院實施治療的病患,將所有病患以隨機分組的方式分為B組與A組,各為44位,其中A組男病患26人,女病患18人,具體年齡在20~80歲之間,平均(59.87±12.19)歲;B組中男病患25位,女病患19位,B組病患的年齡在22~79歲之間,平均(60.35±11.93)歲。診斷標準:具體的診斷標準參照《我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CCMD-2-R)》,首先,病患臨床癥狀主要以睡眠障礙為主,其中包含了多夢、難以入睡、早醒、睡眠淺、醒來后感到疲乏等[1],其次,以此睡眠障礙每禮拜不少于三次,持續(xù)時長不低于一月,其三,因失眠而引發(fā)較為明顯的苦惱情緒、或者妨礙正常的社會功能以及使得精神活動的效率有所降低,其四,不屬于任何精神及精神疾病的一類。入選標準:所有病患均與CCMD-2-R中規(guī)定的失眠診斷標準相符合,PSQI評分大于7分,年齡在19-80歲之間,持續(xù)一個月以上未服用任何具有催眠鎮(zhèn)靜功效的藥物。比兩組病患的相關(guān)臨床資料,對比結(jié)果差別不明顯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于B組病患給予艾司唑侖片,1次/d,1 mg/次。對于A組病患選用十味溫膽湯進行治療,具體方劑如下:6g炙甘草、50 g酸棗仁[2-3]、30 g牡蠣、12 g黨參、30 g龍骨、9 g半夏、10 g熟地黃、10 g陳皮、10 g遠志、10 g竹茹、10 g石菖蒲、10 g枳實以及10 g茯苓,用水煎服,取汁200 mL,分兩次服用,即晚飯后與睡前分別服用,每天1劑。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病患中醫(yī)證候評分、PSQI(匹茲堡睡眠質(zhì)量表)評分以及SPIEGEL量表評分加以觀察,同時分析具體的安全性指標。
根據(jù)《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加以參照,以尼莫地平法對相關(guān)減分率加以計算,減分率=(治療之前總積分-治療之后總積分)/治療之前總積分×100%。治療效率主要分為四類,即痊愈、有效、無效,其中痊愈:經(jīng)過治療,醫(yī)證候評分與PSQI評分的減分率大于或者等于75%; 有效:經(jīng)過治療,醫(yī)證候評分與PSQI評分的減分率在25~75%之間;無效:經(jīng)過治療,醫(yī)證候評分與PSQI評分的減分率低于或者等于25%,總有效率=(治愈病患數(shù)+有效病患例數(shù))/總病患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百分數(shù)(%),例(n)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 果
對比兩組病患的治療有效率,治療一個月后,兩組病患均取得了一定的治療效率,其中,A組病患治愈9例,比B組多3例,A組有效30例,B組僅有22例,對比兩組病患的治療總有效率,A組為88.64%,B組為63.64%,統(tǒng)計學有對比意義P<0.05,見表1。
對比兩組病患治療前與治療后的中醫(yī)證候評分、PSQI評分以及SPIEGEL量表評分,在治療前,兩組病患的各項評分均無明顯差異P>0.05,完成四周治療后,
A組病患的各項評分低于B組,其中A組中醫(yī)證候評分為(6.25±4.50)分,B組為(7.17±4.46)分,A組PSQI評分為(10.07±4.89)分,B組為(12.18±4.79)分,A組SPIEGEL量表評分為(11.83±8.65)分,B組為(15.47±6.69)分,差異顯著,統(tǒng)計學有對比價值P<0.05。見表2。
3 討 論
十味溫膽湯主要來自于《世醫(yī)得效方》,此方劑的主要作用為治療心膽氣虛痰擾證不寐癥狀。在方劑中,以酸棗仁為君[4],酸棗仁具有安神、補血的功效,俗話說,胃不和臥不安,這句俗語的意思是當胃部出現(xiàn)不適的情況下會影響到睡眠質(zhì)量。而半夏可以和胃降逆、化痰燥濕,茯苓、黨參健脾益氣,牡蠣以及龍骨能夠安神鎮(zhèn)靜,遠志與石菖蒲能夠幫助病患安神養(yǎng)心,陳皮理氣和胃、燥濕化痰,將各味藥劑合至一起將起到安神[5]、養(yǎng)血、益氣的功效。據(jù)相關(guān)文獻表明,在臨床中,十葉溫膽湯主要作用于抑郁癥伴失眠、失眠癥、頸性眩暈、冠心病心絞疼痛以及自閉癥等相關(guān)疾病的治療中。
參考文獻
[1] 杜 輝.十味溫膽湯加減治療心膽氣虛證不寐的臨床觀察[J].世界睡眠醫(yī)學雜志,2014,22(06):354-357.
[2] 朱詠絮,馮方俊.十味溫膽湯治療心膽氣虛痰擾型失眠30例[J].湖北中醫(yī)雜志,2011,36(09):48-49.
[3] 高榮慧.十味溫膽湯的臨床應用近況 [J].世界睡眠醫(yī)學雜志,2014,1( 2):126-128.
[4] 魏玉霞,嚴季瀾.嚴季瀾教授運用十味溫膽湯加減治療失眠
199例[J].吉林中醫(yī)藥,2011,31( 11):1078-1079.
[5] 阿衣努爾·木合買提巴克,萬 智,等.加味溫膽湯治療慢性失眠32例[J].河南中醫(yī),2014,34(9):1779-1780.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