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陳之藩 百讀不厭的別樣人生

      2018-05-24 11:08余瑋
      中華兒女 2018年10期
      關(guān)鍵詞:胡適散文科學

      余瑋

      “對于那些寫散文寫得很好卻又寫得太少的作家,要加以罰款!”在一次座談會上,臺灣散文名家張曉風開玩笑地如是說。張曉風所指的“罰款”對象就是散文大家陳之藩。

      在臺灣地區(qū),雖然許多人從未見過陳之藩,但自小就閱讀他的作品,大學階段也曾選讀陳之藩的作品。陳之藩的許多作品都是華人社會耳熟能詳?shù)慕?jīng)典。

      在臺灣,這位偶像級別的人物“粉絲”很多。鮮為人知的是,從事散文創(chuàng)作的陳之藩還有一個身份就是電機工程學家。這學電機工程專業(yè)出身的文人,他最愛聊的卻是文學界的那些人和事,教學科研之余樂于舞文弄墨。陳之藩是個科學家,卻寫著詩一樣的散文。他那些“純凈的白話”,讓人百讀不厭。

      與“春風”相約“好玩的天堂”

      陳之藩生遭逢亂世,幼時家道中落,飽嘗艱辛。農(nóng)忙時,小小年齡的他還要背著小鐮刀去割麥穗。到農(nóng)歷過年時,家人往往要躲上門討債的債主,他和大妹常到街頭去寫春聯(lián)、賣春聯(lián)。陳之藩曾在《春聯(lián)》中寫道:“小時候在北風刺骨的北平街頭,人家過年,我賣春聯(lián)。人皆不堪其憂,而我獨不減其樂?!?/p>

      12歲那年,陳之藩考入北平進德中學就讀。畢業(yè)后,再考取北平市立第五中學。陳之藩作文一直很好,受到老師的好評。

      1948年,陳之藩在北洋大學畢業(yè),由學校派到臺灣南部高雄的臺灣制堿有限公司任實習工程師,修理馬達。那時找工作很難,陳之藩在北平也找不到事做,當他坐船到了臺灣以后接到沈從文的信:“天津《益世報》里有份工作,也就是寫些文化,跟電機完全不相干?!焙髞?,沈從文寫信說:“你千萬不要回來,華北到處是血與火。”

      陳之藩覺得整天修馬達很無聊,李書田就叫他去國立編譯館自然科學組擔任編審,編譯一些科學小書。這期間,陳之藩遇到了大他七八歲的第一任夫人王節(jié)如。陳之藩的文筆受到人文科學組主持人梁實秋的賞識。

      在晚年,陳之藩回憶起這段往事時對梁實秋充滿了感恩之情:“我在臺灣編譯館的時候,梁實秋是人文組的組長,李書田是自然組的組長。自然組有一兵一將,將是李書田,兵就是我。人文組也是一兵一將。后來梁實秋當了編譯館的館長,把我的薪水加了一倍。那時候,我?guī)缀跆焯斓剿依锶チ奶?,晚上就在他們家吃晚飯?!?/p>

      隨后陳之藩的命運再次因為胡適而發(fā)生了轉(zhuǎn)折。有一次胡適從美國回臺灣,鼓勵陳之藩赴美留學,知道陳之藩經(jīng)濟拮據(jù),胡適回美后就給他寄了一張支票,用作赴美留學的保證金。

      陳之藩在考試前,人家告訴他得看《時代》雜志,結(jié)果筆試正好就考他預備好的那一段,一個生詞也沒有??谠嚂r,主考的領(lǐng)事從美國來,剛學中文,客廳里坐著一大堆人,領(lǐng)事從屋里出來,練練自己的中文,一看“陳之藩”,就大聲說“陳—吃—飯”,大家都笑了。領(lǐng)事不好意思,說:“我說得不對嗎?”陳之藩說:“你說的很不對?!薄皯?yīng)該怎么說?”“陳之藩!”領(lǐng)事就跟著說了一遍,口試就這么通過了。

      那時陳之藩還沒有錢買去美國的單程飛機票,又不好意思向胡適借路費,便延遲了一年赴美,寫了一本物理教科書,被世界書局的老板楊家駱看中而出版。陳之藩回憶:“我頭一本書就是他出的。出書我也就拿到去美國的路費,大概5000塊臺幣,美金大概1000塊左右,就這么去了?!?/p>

      1955年,陳之藩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科學碩士學位。到了美國,他就直接去找胡適。那時是清早,陳之藩給胡適打電話,胡適剛起床,家里只有茶葉蛋,陳之藩就在胡適家吃了一個茶葉蛋。兩年半之后的暑假,陳之藩幾乎天天去見胡適。賓夕法尼亞大學還給了陳之藩一份非常好的工作,一個月能掙1000塊。雖然只有9個月,但是已經(jīng)非常好了。

      這期間,陳之藩應(yīng)《自由中國》編輯聶華苓之約,撰寫《旅美小簡》,一篇篇從美國寄到臺北。陳之藩曾撰文回憶:“到美國以后的生活是這樣的:上半天到明朗的課室去上課,下半天到喧囂的實驗室玩機器,晚上在寂靜的燈光下讀書。常到周末,心情上不自主地要松一口氣,遂靜靜地想半天,寫一篇小簡,寄回臺北去?!边@本書中的《失根的蘭花》、《釣勝于魚》等名篇后來被收入中學課本。

      當陳之藩獲得美國賓夕尼亞大學科學碩士學位后,應(yīng)聘到田納西州孟菲斯基督教兄弟大學當教授。他上課非常風趣,常常引起學生哄堂大笑。這時,他才有能力分期償還胡適當年的借款。當他還清最后一筆款時,胡適寫信說:“其實你不應(yīng)該這樣急于還此400元。我借出的錢,從來不盼望收回,因為我知道我借出的錢總是‘一本萬利,永遠有利息在人間的?!标愔赐赀@封信后寫道:“想洗個澡。我感覺自己污濁,因為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澄明的見解與這樣廣闊的心胸。”

      1962年,胡適在臺北逝世,遠在美國的陳之藩非常悲慟,接連寫了9篇紀念胡適的文章,后集成《在春風里》。他回憶道:“并不是我偏愛他,沒有人不愛春風的,沒有人在春風中不陶醉的。因為有春風,才有綠楊的搖曳。有春風,才有燕子的回翔。有春風,大地才有詩。有春風,人生才有夢?!?/p>

      陳之藩對胡適的衷心敬仰源于赤誠、發(fā)自肺腑,他把胡適之比作“春風”、“春人”。關(guān)于胡適之的若干篇什,也都言之有物,盡顯風義平生之誼。胡適的風度和胸襟,陳之藩寫得讓人想流淚:“生靈涂炭的事,他看不得;蹂躪人權(quán)的事,他看不得;貧窮,他看不得;愚昧,他看不得;病苦,他看不得。而他卻又不信流血革命,不信急功近利,不信憑空掉下餡餅,不信地上忽現(xiàn)天堂,他只信一點一滴的、一尺一寸的進步與改造,這是他力竭聲嘶地提倡科學、提倡民主的根本原因。他心里所想的科學與民主,翻成白話該是假使沒有諸葛亮,最好大家的事大家商量著辦,這也就是民主的最低調(diào)子。而他所謂的科學,只是先要少出錯,然后再談立功?!?/p>

      1962年3月31日,陳之藩給已故的胡適寫信:“適之先生,天上好玩嗎?希望您在那兒多演講,多解釋解釋,讓老天爺保佑我們這個可憐的地方,我們這群茫然的孤兒。大家雖然有些過錯,甚至罪惡,但心眼兒都還挺好的。大家也決心日行一善,每人先學您一德,希望您能保佑我們?!卑雮€世紀之后,陳之藩和胡適在天堂相會,相信他們不再寂寞了。

      穿行在科學與文學之間

      1969年,在美國任大學教授的陳之藩獲選到歐洲幾個著名大學去訪問,于是接洽劍橋大學,可惜該年劍橋大學的惟一名額已選妥。陳之藩不想到別的大學,索性到劍橋大學讀博士研究生。

      一到劍橋大學,每個人都叫陳之藩為陳教授,并在他的屋子前釘上大牌子“陳教授”。在那里,陳之藩寫下了《劍河倒影》。陳之藩曾回憶說:“劍橋之所以為劍橋,就在各人想各人的,各人干各人的,從無一人過問你的事。找你愛找的朋友,聊你愛聊的天??纯此?,看看云,任何事不做無所謂?!?/p>

      在聊天、演講、讀書之間,陳之藩寫出的論文頗有創(chuàng)見,被推薦到學位會作為哲學博士論文。畢業(yè)時,陳之藩想起生平敬重的胡適:“適之先生逝世近10年,1971年的11月,我在英國劍橋大學拿到哲學博士學位。老童生的淚,流了一個下午。我想:適之先生如仍活著,才81歲啊。我若告訴他,‘碩士念了兩年半,博士只念了一年半。他是會比我自己還高興的?!?p>

      1977年,陳之藩在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擔任客座科學家,當時他所研究的是“人工智慧”。有一次,他偶然在大學圖書館看到香港中文大學招請電子工程系教授的廣告,決定回到東方。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工程系的創(chuàng)系主任是“光纖之父”高錕,陳之藩后來也擔任了系主任。其間,陳之藩與當時的研究院院長邢慕寰不斷討論博士學位的創(chuàng)立,終于使電子工程系產(chǎn)生了香港中文大學的首位博士。

      陳之藩左手研究科學,右手撰寫散文。他的專業(yè)是電機工程,著有電機工程論文百篇,《系統(tǒng)導論》《人工智慧語言》專書二冊。但他常對朋友說:“我現(xiàn)在不大愛看的,恐怕是幾年后電腦在半秒鐘即可解決的問題;而我愛看的,是100年以后電腦依然無法下手的。回溯起來,羅素上千頁的《數(shù)學原理》的成百定理不是由(20世紀)60年代的電腦5分鐘就解決了好多嗎?可是羅素的散文,還是清澈如水,在人類迷惑的層林的一角,閃著幽光?!?/p>

      1984年,陳之藩在香港中文大學校外課程部講《科技時代的思想》時指出:“科技既以數(shù)量來作衡量,凡是不能用數(shù)量來衡量的東西,就難見其功了;科技既以實驗來作證明,凡是不能做實驗的東西就難以為力了??茖W固然提供了可靠的知識與有效的方法;但是,我們把科學所描述的世界與我們感到的真實世界相比較,就知道科學成就之可憐了。與人最接近的是他的心靈,科學似乎并無所知。比如:永恒何所指謂,人人急切地想知道,科學不能答;上帝是否存在,也是人人熱衷地想明白,科學卻無所助。美與丑的分野,善與惡的分際,科學是避而不談的。不談還好,如果勉強去談,答案是近乎可笑的?!彼此伎茖W與文藝的關(guān)系:“用計算機可以把莎士比亞的句法排列與比較,但計算機寫不出《哈姆雷特》來;用計算機可以把梵·高的筆法解析,但計算機卻畫不出《星夜》;用計算機可以模仿貝多芬,但卻創(chuàng)作不出《田園》來。”

      在科學與人文、民主與專制之間苦苦思索,陳之藩不甘心地提起筆來寫散文:“我們當然對不起錦繡的萬里河山,也對不起祖宗的千年魂魄;但我總覺得更對不起的是經(jīng)千錘,歷百煉,有金石聲的中國文字。”

      當年正值臺美“斷交”,身處香港的陳之藩對政治的大風大雨思緒良多,喟嘆那是個“無詩的年代”。陳之藩曾說,早年文章的共同之處,是都在寂寞的環(huán)境里,寂寞地書寫?!拔页38械剑拍苍S是一個作者嘔心瀝血時所必有的環(huán)境,所必付的代價。”可以說,大時代的苦悶、異國的孤寂、漂泊的游離,是支撐陳之藩早期作品的硬核。而這份孤苦,一直持續(xù)到他認識第二任妻子童元方。

      以譯筆見長的童元方畢業(yè)于臺大中文系,16歲那年讀到陳之藩《寂寞的畫廊》,就感動心儀不已。1985年陳之藩被波士頓大學聘為教授,與在哈佛攻讀哲學博士的童元方相遇。兩人經(jīng)常在查爾斯河邊散步,談詩論文,心靈契合。

      陳之藩半個世紀來穿行于英、美、臺、港的多所著名大學從事電機工程教學與研究長達50年,而最為華人世界津津樂道的卻是他的散文。他的《謝天》《失根的蘭花》《寂寞的畫廊》等多篇散文,也長期被收錄在兩岸三地的中學語文教科書中,成為膾炙人口的名篇。一代代臺灣人都說,是讀著陳之藩的文章長大的。這位橫跨科學與人文藝術(shù)兩界的學者、散文家,其文字風格有科學家的冷靜犀利,卻兼具了詩人的敏感深情。寫作風格簡潔凈雅的陳之藩,以一支妙筆,多年來啟蒙了無數(shù)的年輕學子對文學與科學世界的想像。

      成為“不滅的溫馨記憶”

      晚年在香港,陳之藩寫成了《散步》和《思與花開》兩本散文集。陳之藩的散文清澈如水,既保留中國傳統(tǒng)的精神和風骨,也常通過翔實的論證,用科學的方法把繁復的問題抽絲剝繭。陳之藩曾說:“我想用自己的血肉痛苦地與寂寞的砂石相摩,蚌的夢想是一團圓潤的回映八荒的珠光。”這個夢想,他通過散文來達成了。

      臺灣《聯(lián)合報》副刊評選20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臺灣文學經(jīng)典”,陳之藩的《劍河倒影》赫然榜上有名。上海學者陳子善最早將陳之藩作品介紹到大陸,陳之藩在大陸出版的第一本書是《劍河倒影》。陳子善認為:“他的散文最大特點就是渾然天成,他比較講究怎么把白話文寫得漂亮。他的文字很干凈,就算是抒情也是很含蓄,非常節(jié)制,但一看就被打動。所以他的文章被選入課本是非常好的。他的寫作,受到的最大影響還是來自于胡適,但后期的散文有很多哲學理念?!?/p>

      在陳子善的印象里,陳之藩平時講話不多,“但要是跟他在一個層次上聊天,那要打足精神,稍不留意就會跟不上,因為他知識面太寬了。聊起科學界的故事,信手拈來,他最崇拜的就是愛因斯坦?!?/p>

      對于陳之藩的文字,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公司學術(shù)及普及出版部總編輯林道群也說道:“他的文字非常精簡不花哨,他的文章,你要是刪掉一個字,他都可能知道。對這種詩意的散文,很多人可能不能接受,但我認為他把中國古詩的傳統(tǒng)放到了散文里面,所以他雖然寫的是散文,但他在意每個字,每個字似乎不能多不能少。我個人認為,《散布》與《思與花開》是陳先生最好的兩本書,這兩本書與他早期寫作很不同,而《在春風里》的文章深受胡適的影響?!?p>

      陳子善曾在一篇文章中說:“陳之藩的《劍河倒影》和其他散文集記錄了他自己歷年思潮的起伏,是一個不斷摸索的靈魂在歷史湍流的翻騰中所濺起的浪花。陳之藩在他作品中所研究、所思量的,無論涉及宏觀的宇宙世界,還是微觀的人間瑣事,都再清楚不過地顯示了一個海外自然科學家的人文修養(yǎng),一個海外知識分子的良知和識見。傳統(tǒng)的根基與哲學的思辨相結(jié)合,科學的知識與雋永的文采相交融,使陳之藩的散文呈現(xiàn)出奪目的異彩。時光在流,世事在變,文壇上各領(lǐng)風騷三五年的現(xiàn)象已屢見不鮮,而陳之藩散文的魅力卻仍然那么新鮮和強烈,可以說是一個相當特殊的文學現(xiàn)象?!?/p>

      著名散文家思果曾說:“陳之藩的文字是雅潔上品,遣詞造句上用了工夫,平仄的協(xié)調(diào)尤其注意。這種文章讀起來,像吃爽口的菜,喝有味的湯。他的句子,長短正好,用的字總很得當,這和他幼時讀舊詩文大有關(guān)系?!?/p>

      陳之藩曾經(jīng)在1985年任職美國波士頓大學時中風,緊急進行腦部手術(shù)后才救回一命。自2008年6月二度中風后,陳之藩行動不便,就一直在香港養(yǎng)病,鮮少公開露面,由忘年戀童元方照料生活起居。

      陳之藩第二次中風后,臺灣成功大學發(fā)起“搶救陳之藩”行動,由當時教務(wù)長湯銘哲擔任召集人,希望在陳之藩有生之年,將其文稿、書信等加以整理。陳之藩獲悉后非常高興,把他在成大留下的書籍、書信及文稿等重要物品300多件都捐給成大。盡管有病在身,陳之藩仍堅持于2010年、2011年兩度坐著輪椅回到成功大學,出席“陳之藩文物特展”,“陳之藩教授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與“文學家系列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

      陳之藩在1948年離開大陸后,就不曾回來過。這一走,身與心從此飄泊。陳之藩平時最喜歡的是散步、看書與寫信,但一路寫、一路丟,什么都不留;最喜愛的美食是臺南小吃。

      2012年2月25日15時,陳之藩因肺炎在香港威爾士醫(yī)院仙逝。臨終前,童元方輕輕地在他耳邊問:“人生有沒有遺憾?”無法言語的陳之藩用力搖了搖頭。

      許多著名人士都在第一時間表達了切實中肯、恰如其分的哀思。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金耀基說,陳之藩的去世,是中國人和華人的損失。金耀基指出陳之藩是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工程系發(fā)展的主要人物,是有成就的科學家。同時高度贊揚陳之藩在散文方面的成就:“我閱讀過他的散文,他是最近幾十年來最好的散文家之一。”

      詩人余光中當時評論,陳之藩是“當代一流的散文家”。他的散文不是要追求散文的藝術(shù),而是用散文來表達思想,“比較像思想家”。作家龍應(yīng)臺發(fā)文悼念,稱“陳先生的散文是我們好幾代人的共同人文記憶,可以說,他和朱自清、徐志摩一樣,代代相傳,是我們的‘國民作家。大家仍記得他的《失根的蘭花》,在那個人心飄搖不安的時代里,溫柔又傷感地切到時代的感覺。我記得在臺北市文化局工作時,曾經(jīng)特別把他請回來做了一次演講,那是他沉寂多年之后第一次公開出現(xiàn),看見滿堂擁擠的聽眾,他自己都嚇一跳,原來讀者并沒有遺忘他。文字的力量,是綿長不滅的。國民作家,也許不熱鬧,但人們對國民作家會永遠的脈脈有情。陳之藩就在我們不滅的溫馨記憶里”。臺灣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張曼娟說:“陳之藩的去世是散文世界的損失?!?/p>

      猜你喜歡
      胡適散文科學
      我與風
      2021年《儷人·西部散文選刊》精品獎(30名)
      2021年《儷人·西部散文選刊》評論獎(10名)
      點擊科學
      生與死的尊嚴(散文)
      科學大爆炸
      黃侃妙試胡適
      胡適清紅先負王琳娜
      胡適的星期日
      科學拔牙
      鄱阳县| 桦川县| 祁阳县| 繁昌县| 右玉县| 大厂| 登封市| 靖西县| 温泉县| 商水县| 扬州市| 南城县| 偃师市| 东莞市| 固原市| 育儿| 安国市| 江陵县| 宜城市| 五指山市| 天长市| 家居| 诸暨市| 福泉市| 林州市| 泰州市| 新津县| 襄城县| 林甸县| 新郑市| 济宁市| 岗巴县| 浦北县| 长海县| 大厂| 清原| 杭锦后旗| 双江| 富民县| 通城县| 鹤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