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上眼睛觀世界,世界在心底,桃源自來,閉上眼睛觀世界,心靈去參悟,喧囂遠(yuǎn)去。用心靈去感悟,清歡是一縷春風(fēng),淡泊是一池碧水。
光陰從指尖劃過,靈魂在歲月里逆行,所有的回憶都幻化成一幀幀相片在腦海浮現(xiàn)。睜開雙目,依舊是繁雜世界。
閉上眼睛,浮云俱散,心靈卻馳騁萬里,仰望秦明月,回首漢時關(guān)。閉上眼睛,身心俱靜,心靈穿越時空,漫步唐風(fēng)間,沐浴宋雨里。
微閉雙眸,世界剎那間無邊無垠。天海相連,大海宛若匹巨大絲綢,熠熠發(fā)光,高雅地微微涌動著,海盡頭依然是海,天際處依然是天,海天一色,仿佛游到盡頭就觸摸到天的柔軟。
其實(shí)古訓(xùn)中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就是閉眼觀世界的一種方式,書上有什么,只是一行行的字。那前程似錦的黃金屋來自心底美好的勾勒,那裊娜娉婷的顏如玉本是心儀神往的憧憬。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翻開書,依然是方方正正的字,眼前并沒有天光幾許,亦沒有云影映照,所謂的天光云影自是心底世界,是微合雙目后浮想翩翩的境地。
瑜伽講究的冥想,無論身處何地,只要合目靜思,你可以在海邊臨風(fēng),你可以在山下聽泉。睜眼繁華世界呈現(xiàn),閉目淡泊桃源自來。
閉眼看世界,不是厭倦了紛紛過往,而是安靜下來梳理心緒;閉眼看世界,不是遁世的消極逃避,而是駐足某地凝神靜思;閉眼看世界,不是寂寥的孤芳自賞,而是安享心底一片桃源。也許是晨鐘暮鼓,參禪念經(jīng);也許是竹林晨霧,舞劍蹁躚;也許是大漠追風(fēng),馬蹄揚(yáng)香;也許是小橋流水,湖心泛舟。
閉眼觀世界,世界是清凈的;閉眼觀世界,世界是通透的;閉眼觀世界,世界是廣闊的。閉眼觀世界,心靈得以穿越清風(fēng)明雨,思緒才能飛躍秦城漢墻。
當(dāng)大千世界風(fēng)雨交加,人心不古之際,我們用清明的心靈來關(guān)照靈魂的寂落;當(dāng)舉世狂飲,娛樂至極之時,我們以超然的自省換回心靈的本真。當(dāng)在外界紛擾不堪之時,我們借助心靈的城堡找尋到精神的慰藉。諸相皆是虛妄,于是閉眼觀世界,心生柔美花滿枝頭,月滿天心輝撒人間。
四祖道信的《方寸論》中說:“百千法門,同歸方寸?!币粋€人能守住方寸就知一切皆如夢幻,就能參悟大道的虛曠。一個人能見到自心,就能蕩蕩無礙,自在快樂。
洞山在云巖禪師的啟發(fā)下開悟,寫下“若將耳聽聲不現(xiàn),眼處聞聲方可知?!贝蟾乓馑际怯枚渎牼吐牪坏铰曇?,要用眼睛才聽得見聲音。可見身心俱靜的人,無須耳朵聆聽,而是眼處聞聲。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繁華紅塵,小千世界則是你內(nèi)心的晨鐘暮鼓,心性開悟。
作者簡介:楊曄,多家期刊簽約作家,全國各地幾百雜志報紙發(fā)表千余文章,多次散文獲獎,文章入選多家文集及初中高中作文素材及高考中考模擬試題等,多家網(wǎng)站轉(zhuǎn)載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