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克麗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3-0195-01
物理概念是物理學的細胞,它反映了物理事實中最本質(zhì)的東西,是學生進入理性認識的第一步,它不僅是物理基礎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掌握物理規(guī)律的基礎。如果物理學中沒有一些概念作為邏輯思維的出發(fā)點,就不可能揭示這門學科的全部內(nèi)容,也就失去了這門學科存在的價值,因此,物理概念教學是十分重要的。目前關于物理概念教學的研究成果是十分豐富的,受《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標(實驗稿)》和廖伯琴關于物理教學的一種模式的論述的啟示,筆者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歷,提出初中物理概念教學的必要過程,試圖對物理概念教學從整體上系統(tǒng)把握,為初中物理概念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意見。
1.兩篇文獻中的論述和啟示
1.1 兩篇文獻中的論述
1.1.1 《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標(實驗稿)》提出的課程基本理念;①注重全體學生的發(fā)展,改變學科本位的觀念;②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③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④注意學科滲透,關心科技發(fā)展;⑤構(gòu)建新的評價體系。
1.1.2 廖伯琴在《物理教學中的"以惑為誘"新模式》中的有關論述。學生在學習物理概念前,已有了舊的圖式,即已有一些前概念,通過個體的同化和調(diào)節(jié)等過程,人們的思維便有了一個新的組織結(jié)構(gòu)和行為方式,即新的圖式。這種從舊圖式到新圖式,然后再到更新圖式的過程,實質(zhì)上就是個體思維的組織結(jié)構(gòu)不斷地從低級的感覺運動階段發(fā)展到高級的形式的運演階段,這也是認知圖式的改變和發(fā)展過程。實質(zhì)上,這就是物理教學的認知過程。其具體過程分四個階段,即誘惑、析惑、演惑和解惑。(此論述中的"物理概念"是指物理中的概念、規(guī)律等,與本文所提物理概念不同)
1.2 以上論述給我們的啟示。
1.2.1 學生在學習物理內(nèi)容前,其實頭腦中已存在一些前概念,即"舊圖式"。學生學習物理概念的實質(zhì),是用物理概念替換頭腦中的前概念,即用"新圖式"替換"舊圖式"。
1.2.2 物理教學實質(zhì)上就是"舊圖式→新圖式→更新圖式"的發(fā)展過程。
1.2.3 物理學習要從學生的生活開始走進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學生接觸到的生活經(jīng)驗是學生學習物理的必然依賴。
2.物理概念教學必要過程的提出和意義
2.1 物理概念教學的必要過程。從以上文獻的啟示,結(jié)合物理教學論中關于概念教學過程的論述,提出初中物理概念教學的必要過程:了解學生的前科學概念→創(chuàng)設物理概念學習情景→概念運用練習→概念階段性的深化發(fā)展。
2.2 意義。
2.2.1 提出必要過程一詞,和一種模式不一樣的。必要過程是說提出的還是"教學過程",必要說明它是不可缺少的,缺少了某個過程就會對學生的概念掌握產(chǎn)生影響。并且這些過程是系統(tǒng)的,某個過程做的好不一定最終教學效果就好,學生概念掌握的情況取決于這些過程協(xié)調(diào)作用的程度。
2.2.2 物理概念的掌握本是一個系統(tǒng)的過程,但實際教學實踐中往往"詳于此而疏于彼",甚至沒有彼,極大地影響了物理概念教學的效率。提出物理概念教學的必要過程,有利于對概念教學的整體把握。
2.2.3 眾所周知,物理概念教學是物理教學中的一個重點,也是難點。因此,在這方面的研究是非常多的,成果也非常豐富,但多是從某一視角對物理概念教學的細節(jié)研究,或是從大的方面提出一些注意事項,本文提出概念教學的必要過程,有利于彌補當前研究的不足,豐富研究成果。
2.2.4 提出物理概念教學的必要過程,可以為一線的初中物理教師提供一種參考,引起他們對概念教學的審視,正確看待其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各個要素,不夸大某個過程的作用,促進物理概念教學走上系統(tǒng)的道路。
3.各個必要過程的說明
3.1 了解學生的前科學概念--學生掌握概念的起跑線。前科學概念,是指未經(jīng)專門教學,在同他人進行日常交際和積累個人經(jīng)驗的過程中掌握的概念。它往往是片面的、主觀的、表面的,是非科學概念。這類概念普遍存在于學生的頭腦當中,這就決定了物理概念教學不是白紙上繪圖,也不是空瓶中注水,而是利用適當?shù)慕虒W手段,把學生頭腦中的前科學概念用科學概念置換出來,形成正確的物理概念。因此,物理教師在概念教學前,要對學生頭腦中的前科學概念作一大致了解,備課時做到備學生,這樣才能更準確地認識到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哪里,教學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3.2 創(chuàng)設物理概念學習情景——學生形成概念的土壤。物理概念是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運用科學思維的方法,排除片面的、偶然的、非本質(zhì)的聯(lián)系,抓住一類物理現(xiàn)象共同的本質(zhì)的屬性,并加以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以物理事實、物理實驗創(chuàng)設一定的物理情景,運用科學思維方法從中抽象、概括出物理概念,是符合物理學習的認知特點的。因此可以說,適當?shù)奈锢砬榫笆菍W生感性認識事物的必然依賴,也是從感性到理性飛躍的必然依賴,缺乏了這種物理情景,那么形成概念的邏輯思維過程將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學生形成物理概念的過程中,很多就是因為缺少認識事物的物理情景。
3.3 概念運用練習--學生概念認識的二次飛躍?!度罩屏x務教育物理課標(實驗稿)》提出"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基本理念,在概念教學上不再刻意追求物理概念的嚴密性、完整性、邏輯性,而是更多地關注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和認知特點,注重概念與學生的經(jīng)驗的有機結(jié)合,使新知識、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學生現(xiàn)實生活的基礎上,更多地以實例來說明和理解概念,以個性化的語言來描述概念,是學生有更多的精力用在實踐、探究和知識面上。如:人教版八年級物理教科書中對"溫度"這一重要物理概念沒有特別強調(diào)溫度的定義,而是列舉了大量的自然界中的溫度,在"想想議議"的表中還有意留下空白,希望老師組織討論。這一切都說明概念的運用練習是新課程中概念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