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曦 代康莉 姚丹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間歇導尿在女性痔瘡患者術后尿潴留中的應用干預對痔瘡術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62例女性痔瘡患者為研究對象。對照組進行留置導尿管治療,實驗組進行間歇導尿治療。結果:實驗組自主排尿時間為(14.32±3.10)h,對照組自主排尿時間為(23.20±4.30)h,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的舒適度分別為(2.78±0.67)分與(1.12±0.60)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比較分析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的尿白細胞、自主排尿時間及舒適度評分等臨床指標。術后第三天兩組患者均未出現(xiàn)感染。結論:間歇導尿在女性痔瘡患者術后尿潴留中的應用干預效果較為理想,能夠幫助患者盡快自主排尿,解除術后尿滯留,具有臨床推廣的意義。
【關鍵詞】間歇導尿;女性痔瘡;術后尿潴留;臨床干預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2-03-0-02
在臨床治療中,痔瘡手術后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即為尿滯留,一般應用溫水沖洗或穴位針刺等方法進行治療,若治療無效[1],可留置導尿,但易出現(xiàn)不良反應,耗時長,嚴重降低患者生活質量。為研究分析間歇導尿在女性痔瘡患者術后尿潴留中的應用干預對痔瘡術后尿潴留的效果,選取我院2016年2月到2017年8月收治的62例女性痔瘡患者為研究對象,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62例女性痔瘡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2組各31例。選取患者均于椎管下麻醉進行痔瘡手術,術后6小時仍無法進行自主排尿,排除尿路感染及精神障礙患者。對照組患者中,年齡范圍為28歲到56歲,平均年齡為(39.12±3.220歲,術后首次導尿時間范圍為7小時到10小時,平均術后首次導尿時間為(8.10±1.12)小時。實驗組患者中,年齡范圍為27歲到57歲,平均年齡為(39.33±3.10)歲,術后首次導尿時間范圍為7小時到11小時,平均術后首次導尿時間為(8.44±1.18)小時。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并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留置導尿管治療,實驗組進行間歇導尿治療,應用普通導尿管,消毒患者會陰部,將導尿管進行潤滑后,緩緩插入患者尿道,大約插入4到6厘米即可,若見患者尿液流出,繼續(xù)插入1厘米,尿液停止流出時,可輕按患者膀胱,幫助患者排除殘余尿液,尿液排空后,取出導尿管,注意動作輕柔,應用紗布輕輕擦拭患者陰部皮膚及尿道口,做好相關記錄工作,根據(jù)實際病情,每4到6小時間接導尿一次即可。分別記錄兩字患者自助排尿時間。
1.3 觀察指標 比較分析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的尿白細胞、自主排尿時間及舒適度評分等臨床指標。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計量資料t檢驗,以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后自主排尿時間及舒適度評分比較
實驗組自主排尿時間為(14.32±3.10)h,對照組自主排尿時間為(23.20±4.30)h,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的舒適度分別為(2.78±0.67)分與(1.12±0.60)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1.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及尿白細胞指標對比
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均未發(fā)生嚴重并發(fā)癥,術后第三天兩組患者晨尿蛋白檢查結果顯示均為0,提示并未出現(xiàn)尿路感染。
3 討論
相關研究表明,在會陰部尿道部肌肉與肛門聯(lián)系較為廣泛,女性患者進行痔瘡手術后易造成尿道括約肌痙攣或膀胱頸痙攣, 從而導致尿滯留,排尿出現(xiàn)一定困難,影響患者正常生活。另外,肛腸手術麻醉方式主要為椎管內麻醉,易造成膀胱肌逼尿管肌肉松弛,抑制膀胱排尿功能,導致尿滯留發(fā)生。
尿滯留的發(fā)生易引起患者腹部疼痛,逼尿肌功能受損,減慢相關傷口愈合速度,若未得到及時治療,易導致患者產(chǎn)生焦慮及抑郁情緒,減慢患者康復速度,影響預后效果。尿滯留,一般應用溫水沖洗或穴位針刺等方法進行治療,若治療無效,可留置導尿,但易出現(xiàn)不良反應,耗時長,嚴重降低患者生活質量[2]。間歇導尿為一種新型的導尿方法,定期經(jīng)過尿道插入導尿管幫助患者排空膀胱,排空后將尿管拔除,使患者處于不帶管狀態(tài),從而降低尿路感染率,提高患者舒適度,影響效果良好,能夠幫助患者盡快恢復健康,幫助膀胱周期性擴張。在本次研究中,實驗組自主排尿時間為(14.32±3.10)h,對照組自主排尿時間為(23.20±4.30)h,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的舒適度分別為(2.78±0.67)分與(1.12±0.60)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三天兩組患者晨尿蛋白檢查結果顯示均為0,提示并未出現(xiàn)尿路感染。由此可得,女性痔瘡患者術后尿潴留中應用間歇導尿臨床效果顯著,安全性高,操作簡便,減少患者痛苦,具有重要臨床應用價值。另外,間歇導尿與留置尿管相比,耗時時間較短,能夠減少護理人員工作量,緩解工作壓力,且醫(yī)療成本較低。
綜上所述,間歇導尿在女性痔瘡患者術后尿潴留中的應用干預效果較為理想,能夠幫助患者盡快自主排尿,解除術后尿滯留,具有臨床推廣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占惠鳴 , 胡成文.自我清潔間歇導尿術在宮頸癌廣泛全子宮切除術后尿潴留患者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6 , 33 (4) :39-42.
[2]文梅 , 韓秋英 , 葉雅芳.間歇導尿在女性痔瘡患者術后尿潴留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 2016 (3) :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