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偉
(臺州學院藝術學院,浙江臨海 317000)
古人飲茶所用家具皆為日常之坐具、承具和庋具,沒有茶家具這一細分化的家具類型。近年來茶文化得以發(fā)展,由臺灣于七、八十年代茶藝復興后向大陸的不斷傳播,加之曾只在潮汕、閩南地區(qū)盛行的功夫茶法逐漸被其他地區(qū)接受和喜愛,一種專門服務于功夫茶法類型的家具得以產(chǎn)生。但與茶家具在市場中的繁榮發(fā)展相比,對其設計創(chuàng)新研究方面顯得滯后和乏力,因此,對這一新興家具類型設計創(chuàng)新路徑方法的探索尤為緊迫。
SAPAD方法模型是“產(chǎn)品建構設計的符號學路徑”[1]框架,由胡飛教授和Keiichi Sato教授于2011年提出?!爱a(chǎn)品建構是一種分配形式”[2],SAPAD方法模型以人與產(chǎn)品交互過程中的兩個維度——行為與產(chǎn)品為基礎,形成產(chǎn)品建構的第三個維度——意義。通過分析行為——意義——產(chǎn)品的映射關系,建立起以用戶為中心的產(chǎn)品設計方法。其目的是改善現(xiàn)有產(chǎn)品的不合理之處,并從中發(fā)現(xiàn)新的設計創(chuàng)新的機會。
在SAPAD框架中,“用戶行為有四個層次維度:活動、過程、動作和操作;產(chǎn)品有四個層次維度:裝配、對象、單元、組件”[3]。SAPAD框架依據(jù)Stamper的符號階梯理論建構的行為的意義維度包括物理層、經(jīng)驗層、語構層、語意層、語用層、社會層等六個層次維度。
在具體的應用中,首先,用觀察法為SAPAD框架的建立提供基礎素材,以此建立用戶的行為結構。其次,以用戶行為作為出發(fā)點,以“行為——意義”的建構來剖析產(chǎn)品的物理性與功能,剖析產(chǎn)品的操作性、經(jīng)驗與技巧、功能與模塊之間的結構及邏輯,以及交互行為中人的意義與情感、群體文化與社會文化。再次,對“行為意義——產(chǎn)品”的映射關系進
行分析。最后,依據(jù)這種映射關系形成基于意義的產(chǎn)品建構方案。
本次研究選取了兩位主客年齡均在45歲左右的男性作為觀察主體,以25—30m2的家庭茶室為活動空間,運用紙、筆、相機、攝像機等工具作行為記錄,歷時75分鐘。在行為觀察中主要觀察用戶與茶家具在行為交互中的關鍵節(jié)點,通過記錄與梳理10個節(jié)點分別是:燒水、沖燙茶具、取茶、洗茶、注水沖泡、分茶、飲茶、傾倒茶渣、煮燙消毒、存放用具。
進一步將10個活動節(jié)點分為38個關鍵動作,燒水節(jié)點包括:拿水壺、打開水壺、注水、關閉水壺;沖燙茶具節(jié)點包括:取出茶具、拿放水壺、沖燙茶具、排出廢水;取茶節(jié)點包括:拿出茶匙、打開茶罐、取出茶葉、放入茶壺;洗茶節(jié)點包括:拿放水壺、注水、傾倒廢水、排出廢水;注水沖泡節(jié)點包括:拿放水壺、注水;分茶節(jié)點包括:拿出公道杯、拿起茶漏、注茶入公道杯、放回茶漏、放置杯墊、注茶入茶杯;飲茶節(jié)點包括:拿起茶杯、飲茶、放回茶杯;傾倒茶渣節(jié)點包括:拿起茶壺、茶夾取出葉底、沖洗茶壺、放回茶壺;煮燙消毒節(jié)點包括:放置茶杯等入消毒容器、注水、煮沸、關閉電器;存放用具節(jié)點包括:茶夾夾出杯具、放置進置物架。
行為意義的擷取是對這10個活動節(jié)點和38個關鍵動作與茶家具進行關聯(lián)性解釋的過程。以SAPAD方法模型中的物理層、語構層、經(jīng)驗層、語意層、語用層、社會層為依據(jù),選取適用于茶家具的意義維度對其歸類。
語構層的意義簇共8個:以人的尺度為尺度;傾倒廢水并隱藏廢水;茶具沖洗;放置茶具;存放茶葉茶具;導排廢水;存儲廢水;加水燒水。
經(jīng)驗層的意義簇共8個:舒適性;茶具洗燙方便;加水燒水快速;導排廢水干凈便捷;桌面干爽整潔;置物單元通風;功夫茶活動主區(qū)域平整利于茶具的臨時放置;拿取方便。
語意層的意義簇共4個:健康養(yǎng)生;便于清潔、創(chuàng)造舒適茶空間;放松心情;新的生活方式的實現(xiàn)。
語用層與社會層的意義簇3個:情感的交流互動;個人對功夫茶的操作習慣及流程的細微差異;對茶文化的吸收和傳播。
從意義到茶家具的映射分析是將各層面意義簇對應的意義相關物進行總結和歸納,從而定義出意義的關鍵物。根據(jù)茶家具的特點,選取有可能對設計創(chuàng)新起到重要影響的經(jīng)驗層和語意層進行映射分析。
經(jīng)驗性是用戶在使用茶家具過程中對操作、控制等使用經(jīng)驗的總體把握。從經(jīng)驗層的8個意義簇映射到茶家具的關鍵物包括:漏水及放置杯具的落水格;上水、燒水的電器;在排水中起到緩沖作用的接水盤及其導水結構;置物單元的透氣結構;臨時置物結構;長久儲物結構。
語意層與情感體驗密切相關,關注人的情感與個性。語意層映射的是用戶在功夫茶活動中對相關茶家具在使用功能、使用操作過程中的期望。從語意層的4個意義簇映射到茶家具的關鍵物包括:茶桌茶椅;落水格;導水系統(tǒng);儲存廢水系統(tǒng);桌面臨時置物單元。此外,在行為觀察后的訪談環(huán)節(jié),主客雙方都談到了與情感體驗密切相關的“交流介質”問題,例如將圍棋、象棋融入茶家具的設計中,可在功夫茶活動中有更多的交流互動。
基于前文對于SAPAD方法的初步運用,完成了從行為觀察到意義提取、再到具體物件的映射關系。其中意義關鍵物是和茶家具各部件意義聚類與重組的重要機會。將其分配于不同的產(chǎn)品構成中,從而完成基于意義分析的茶家具建構與創(chuàng)新路徑的探索。
通過用戶行為意義分析與聚類,可以得到的設計機會和設計目標是一組服務型的、既舒適又能方便整個功夫茶活動的茶家具,將意義關鍵物模塊化后包括10部分:取水模塊;漏水模塊;交流介質模塊;舒適度模塊;消毒模塊;燒水模塊;導水模塊;儲存廢水模塊;臨時置物模塊;長久儲物模塊。每個模塊都包含2-5個部件,共27個,將它們進行不同的組合搭配將產(chǎn)生多種茶家具的建構創(chuàng)新方案,以下列出一種較佳方案(圖1):
(1)根據(jù)前期對于功夫茶活動行為意義的分析,結合用戶訪談,將取水模塊和燒水進行組合設計,因為水壺的共用,使它們的組合設計更趨于合理化。
(2)將導水模塊和儲存廢水模塊進行合并,因為它們的功能性存在相繼和延續(xù)的特征,且在廢水緩沖裝置和廢水引導裝置兩個部件中是共用的關系。
(3)將漏水模塊與合并后的導水模塊、儲存廢水模塊進行組合設計,使漏水、導水、存水三個獨立的單元部件成為整體。
(4)交流介質模塊由茶桌桌體、圍棋棋盤和茶桌桌面組成,茶桌桌體使功夫茶活動形成應有的場域。將茶桌桌面和落水格這一臨時置物模塊1與交流介質模塊進行組合設計,使茶家具呈現(xiàn)多功能、一體化的特征。
(5)舒適度模塊由茶椅、椅墊及茶桌桌體組成,對它們的組合設計將舒適、輕松以及新的生活方式理念融入茶家具中。
(6)消毒模塊包括加熱電器、上水裝置、消毒容器三部分組成,將臨時置物模塊2的茶杯架和消毒模塊進行組合設計,會對茶家具的空間得到更好的利用。
(7)長久儲物模塊包括茶餅收納和綜合置物架組成,將消毒模塊、臨時置物模塊2以及長久儲物模塊三部分進行組合設計,是對目前功能單一的置物架在功能性、空間利用率等方面的科學性提升。
圖1 基于行為意義的茶家具建構創(chuàng)新
本文運用SAPAD方法進行服務于功夫茶活動的茶家具使用行為的分析、意義的提取、意義到茶家具的映射、以及基于關鍵物聚類的建構與創(chuàng)新,通過聚類分析得出的意義模塊、關鍵物聚類得出的創(chuàng)新性產(chǎn)品模塊是SAPAD方法在研究茶家具設計創(chuàng)新時的重要成果,為茶家具的設計創(chuàng)新帶來新的思路和方法。
[1]Fei Hu,Keiichi Sato,Xi Zhang,Taiping Zhu(2003).Semiotics Basis for Designing Product Architecture.1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Design(ICED 13),Design Society:159-168.
[2][美]卡爾·T猶里奇,斯蒂芬·D埃平格.產(chǎn)品設計與開發(fā)(詹涵菁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3]胡飛,沈希鵬,王興宇,冉桂紅.基于SAPAD的整體櫥柜設計研究[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