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媒體報道說,“紅芯”公司的其拳頭產品——“自主研發(fā)”的基于自主可控瀏覽器核心技術的瀏覽器,被曝光是偽創(chuàng)新產品。媒體報道稱,紅芯瀏覽器文件多次解壓縮后,出現大量與谷歌瀏覽器Chrome一致的同名文件,甚至出現了Chrome的圖標文件、版本號(49.1),乃至紅芯瀏覽器安裝程序的文件屬性中也直接顯示其原始文件名為Chrome.exe……
與漢芯事件不同的是,紅芯事件的偽創(chuàng)者不像漢芯事件的偽創(chuàng)者那樣,將買來芯片上的logo(標識)小心打磨掉,再印刷上自己的logo,而是連“小心打磨”的工序都省了。因為有漢芯事件在前,所以,紅芯事件比之漢芯事件更不堪、更惡劣。
紅芯瀏覽器主打“基于自主可控”和掌握“瀏覽器核心技術”,是紅芯自主創(chuàng)新的專利技術改造而成的一款國產自主安全可控的新一代安全瀏覽器內核,紅芯(Redcore)是“打破美國壟斷”,“世界第五顆也是唯一一顆屬于中國人自己的瀏覽器內核”。因其安全性而備受青睞的紅芯瀏覽器,業(yè)務已覆蓋高端制造、能源、交通基建、金融、政府軍工等多行業(yè)。
這樣一款自述其用戶上至國務院,下至金融界的標榜“國產自主安全可控的新一代安全瀏覽器”,被曝源自谷歌瀏覽器Chrome,這雖使那些基于對出資人負責而本應把投資對象及其產品調查個“底掉”的投資人尷尬,卻也并不令公眾吃驚。在自主創(chuàng)新領域,剽竊、抄襲、偽造等丑聞時被曝出,所不同者,就是越是后來的偽創(chuàng)新者,其膽量反而相對也越大。當然,這也和漢芯偽創(chuàng)新者沒有得到應得處分,整個造假事件不了了之有關。
紅芯被曝偽創(chuàng)新事件,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在高科技領域進行自主創(chuàng)新,雖不是高不可攀、永難企及,但也必須擯棄動輒就想跨越式、抄近道的浮躁心理,更要對那些為了拿項目、“釣”融資而不惜偽造技術、剽竊產品的偽創(chuàng)新行為進行毫不留情的揭露和打擊。
以往對科技領域的偽自主創(chuàng)新事件進行處理時,除了怕拔出蘿卜帶出泥的心理以外,也更有出于偽創(chuàng)新者所謂“爭光”動機而多行寬宥。事實已經再三證明,對那些打著什么“爭光”幌子實際進行坑錢騙名的偽創(chuàng)新者及其機構,必須繩之以法,才能以儆效尤。
慶幸的是,此次紅芯事件,還在其C輪融資的次日便被曝出。退而言之,即使紅芯的C輪融資已經提前到位且已有所花銷,這筆融資畢竟來自投資機構而非國家財政。這是與漢芯事件的重大不同之處。但是,“打破美國壟斷”“世界第五顆也是唯一一顆屬于中國人自己的瀏覽器內核”等等光環(huán)將為紅芯帶來什么樣的國家級榮譽及其實利,則不可度之。
漢芯的偽創(chuàng)新者,不就是打著“民族自主創(chuàng)新”的旗號,拿到了數十個科研項目,騙取了高達上億元的科研基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