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明
豎,分懸針豎和垂露豎。在書寫中,什么時(shí)候用懸針豎,什么時(shí)候用垂露豎呢?南宋姜夔說:“意盡則用懸針,意未盡須再生筆意,不若用垂露耳?!币馑际牵阂庖驯M,用懸針;意未盡,用垂露。
“即”,正楷最后一筆就是懸針豎,而在行楷中,最后一筆如果寫成懸針豎,就給人輕飄飄的感覺。所以,“即”的行楷中最后一筆常寫成垂露豎,顯得很穩(wěn)當(dāng)。
懸針,意味著“放”;垂露,體現(xiàn)出“收”。收與放,如同陰與陽,安排恰當(dāng),就符合中國的文化審美。同樣,“相離”“伸長”“外凸”是放,“相靠”“縮短”“內(nèi)凹”是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