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釗
蘇子云:“白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不羨鴛鴦不羨仙,而樂亦無窮,此曰“自得其樂”也。
且看諸家“不亦樂乎”:金圣嘆有《不亦快哉,三十三則》,賈平凹有《笑口常開》,其所以樂者何?皆一己生活中尋常之事,若羨他人之樂,則為之所累,而亦無可樂也。故曰:“自得其樂”存乎一心,倘得自身生活之樂趣,即細若微塵,遜于他人,甚或有憾,亦足一樂。
吾靜坐細思上述短文,作者體察入微,善掘其樂??葜∪~尚得其樂,況乎他者!吾深為所感,故為“自得其樂”數(shù)則。
入庠開蒙,發(fā)練習(xí)簿,獨吾簿封面缺一角,暗嘆運氣不佳。至交作業(yè),吾及諸人皆忘寫其名,師批而置諸案,吾眼疾手快,取其缺一角者,啟之,果為吾簿。余者皆被罰抄其名百遍,而獨吾幸免,不亦樂乎!
吾素有收藏之癖,舊書雜志陳列滿架,積攢多年,棄之不舍,天長日久,或生蘑菇。一日,偶翻一卷,倏見十元紙幣。遂取之下樓買棗,開卷食棗,不亦樂乎!
曾羨鄰家女有一寵物兔,而吾家僅一中華田園犬,且鄙俗土氣,愈看玉兔愈美,而土狗愈丑。暗中有相易之念,卻憂其不允。一日,兔暴死,鄰家送兔飼于狗,方知自家寵物乃最后贏家,不亦樂乎!
家母嘮叨,有領(lǐng)導(dǎo)開會滔滔不絕之才,吾常將家母比之于熒屏良母,而家母不以為意。一日,家母叮囑挾傘,吾抬頭望天,一碧萬頃,然懼其“開會”而挾之。薄暮,果大雨,獨吾挾傘,遂攜二三伙伴吟嘯徐行,而他人皆“櫛風(fēng)沐雨”,如落湯之雞,不禁暗贊家母遠見卓識,且有仰觀星象之才,不亦樂乎!
一日戲問家父:“吾親生否?”家父正襟危坐,曰:“然也?!蔽釂柶涔剩鹪唬骸叭暧冶壑肟勺C?!蔽嵋曋詈谇颐?。向以為疵,羨他人玉臂,而雙親以此識吾,他人欲易亦不可得,他人玉臂何羨乎!汝安知汝不為王氏之子也!此痣固丑,而吾自得其樂也。
樂事無窮也,豬知圈之樂,魚知水之樂,鳥知山林之樂,皆不羨他物之樂而自得其樂。若明此,枯枝敗葉、衰花殘柳皆得其樂也。
考場點評
本文以古白話之盤為讀者端上了一道反映時代生活的風(fēng)味小吃,亦莊亦諧。言其“莊”,因其談的是“得自身生活之樂趣”的正題;言其“諧”,因其擷的是趣事,說的是段子,詼諧幽默,令人捧腹。作者何以知其味,得其趣?皆因其有一顆笑對人生之慧心,閃動著一雙讀懂生活之慧眼。
(姜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