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昶
雨果說:“親善產(chǎn)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而作為親善與文明的載體,懿德更是灼灼風華,擁造化之奇能。懿德——美好的品德,包含著“君子坦蕩蕩”的磊落與“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容納著“內(nèi)外相應,言行相稱”的篤實。懿德凝聚著心靈中的光明與芳菲,于家國天下皆可行其功、顯其能。
孝乃懿德之基礎,以孝澆灌家庭溫馨,收獲暖心親情。從咿呀學語時的“孝順爸媽”,到蹣跚學步時的“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再到識文斷字時的“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孝”的教誨貫穿我們整個人生。作為我們做人修身的基礎,“孝”是親戚和睦、家道呂茂的第一抔土??鬃釉疲骸疤斓刂裕藶橘F,人之行,莫大于孝?!毙行⑹俏覀冃奚眇B(yǎng)性、安濟天下的第一步。況且,稚羊跪乳,烏鳥私情,倘若失去了孝,又何談為人?為人要孝親敬長,秉承懿德,方能和家睦友,以寄親情。
忠是懿德的核心,以忠助力國家昌盛,奉獻愛國熱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是范仲淹用理想寄托對國家的拳拳赤誠;“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文天祥用生命詮釋對祖國的耿耿忠心;詹天佑、錢學森放棄了國外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毅然投身祖國的復興事業(yè),這是他們用行動表達對國家的滾滾熱情。中華上下五下年,顆顆忠心筑霄漢。忠于國家是懿德的核心,國家的昌盛正是靠著每個人來支撐的!
仁是懿德的標志,以廣促進社會和諧,構建大同社會。仁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即側隱之心,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1恐怖襲擊事件”的發(fā)生便源于那些奉行恐怖主義的人。他們?nèi)狈σ活w仁心,失去了懿德。“盧旺達種族大屠殺”同樣是因為缺乏“廣”。他們宣揚種族主義,卻不明白如果沒有仁德,人類就是一種有害而可憐的生物,不會比任何一種渺小的害蟲更優(yōu)越。孟子云:“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碧热粑覀円?guī)范自身,奉行懿德,以廣處世,那么社會自然就形成懿德風氣。如果能實現(xiàn)“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我們的社會將和諧安寧。
人生漫漫,當以孝事親,以忠愛國,以廣處世。規(guī)范言行,端正態(tài)度,以養(yǎng)懿德,文明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