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詩虹
【摘 要】
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上好一節(jié)閱讀課是每一個教師應該考慮的問題,教師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開展有益的閱讀活動,真正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關鍵詞】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課堂活動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教師通過對課文進行教學設計,教師傳授閱讀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的課堂教學活動。語文閱讀教學對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起著重要的作用,學生通過對具體課文的學習,在對文章進行閱讀、分析和欣賞的過程中,可以復習鞏固生字、學習文章的結構、體悟寫作的方法和提升學生文學素養(yǎng),可以說閱讀教學體現(xiàn)了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
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需要教師對教材有著深入理解和研究,并了解學生學情,然后體現(xiàn)在每一個教學過程上,形成科學合理的閱讀教學設計。每一份閱讀教學教案都是語文教學閱讀能夠順利進行的保障,也是每一個教師上閱讀課之前花費心力最多的工作。雖然教師為了上好一節(jié)閱讀課往往做了很充足的準備,但是但筆者在日常的閱讀教學過程中卻依然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在高考這根指揮棒的指揮下,老師不自覺地會傾向講解閱讀的技巧而忽視學生的個性化體驗;在課堂中以教授法為主,力圖在一節(jié)課給學生講解更多的閱讀知識,從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的地位;學生個體差異較大,一份教學設計無法兼顧所有學生的閱讀需求,課堂教學靈活性不強;教師本身語文素養(yǎng)不強,上課時感染性不強,無法很好地提升學生的感情體驗。
因此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方法已經(jīng)不適合,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引下,閱讀教學在確立教師主導地位基礎上,還應該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在講授以外增加課堂學生的討論,引導學生進行情感的體驗,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學生學習語文的最終的目的是運用,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應該增加閱讀實踐,采用多種的學習方式,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發(fā)展運用的能力,從而真正能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的綜合語文運用能力,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
綜上,在小學語文的閱讀課堂教學設計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閱讀教學課堂應該由有益的、有相關性的課堂活動組成,而在這些活動中就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在這些學習活動中充當引領者的角色。教師在對教材進行充分的研讀基礎上,根據(jù)學情情況設計科學的教學活動,比如,在講解《烏鴉喝水》和《一次成功的實驗》之類涉及科學原理的課文時,最好教師可以設計學生動手做實驗的活動,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獲得體驗;在教授《美麗的小興安嶺》時就可以通過視頻和圖片的方式帶領學生領略北國風光,讓學生通過美麗圖片的感染,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提升學生對美的文字的感知,這是通過單純的教師講解所不能實現(xiàn)的。當然教師一定要注意,所有的活動都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所服務的,不能把重點放在活動上,使語文課流于活動的形式,最后雖然課堂顯得很熱鬧很有趣,但是學生真正掌握的知識卻很少。除了設計相關的活動外,還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沉浸在相關的閱讀情景中,在師生討論、生生交流的氛圍中學習課文的內容,去感知、去理解、去提升。當然這也需要任課教師本身具備相應的語文素養(yǎng),能夠為教學營造一個閱讀情景。
在閱讀課上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除了上文所述的充分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視頻、圖片吸引學生注意力,及動手做實驗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外,還可以采用故事導入、配樂朗讀、演繹課本劇、圍繞課文設計學習任務等。
2.課堂上用于語文閱讀教學的時間是寶貴的,教師要按照教學進度進行一篇篇課文的教學,如何才能在課堂中做到課堂教學對學生起著示范的作用,使學生可以做到舉一反三,是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應該考慮的問題。教師在整個閱讀教學過程中通過給學生展示各種讀,比如默讀、齊讀、分角色讀等等,學生就可以知道對待什么文章該采用什么樣的方式去閱讀;在一些課文中,教師會設計語文拓展訓練、續(xù)編故事等等;教師在帶著學生對重點的語句進行分析時,可以穿插一些活動,使學生在語文閱讀學習中實現(xiàn)以讀帶聽、讀寫結合、讀說結合。使學生在課后的閱讀中也可以使用這些方法,真正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
3.在設計閱讀教學活動時還應該考慮各個活動的統(tǒng)一。比如將生字詞復習、閱讀活動、語言拓展活動相結合,讓學生在各項活動中真正獲得知識、獲得閱讀能力的提升;當教師設計各個閱讀活動時,一定要時刻牢記這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和目標,圍繞教學的目標來開展教學活動,使各項活動內化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教師要時刻確保學生圍繞這個教學目標開展閱讀活動,讓閱讀課發(fā)揮真正的作用。小學語文閱讀課上,活動雖然眾多,但是總歸圍繞著解讀課文內容和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展開,教師在設計活動時要注意圍繞著讀和寫展開,要注意各活動圍繞這個綱展開。
小學語文閱讀課對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開展有益的閱讀活動,給學生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真正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利峰.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 中國校外教育,2014
【2】蘇曉敏.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學習活動設計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6
【3】曾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研究【D】.贛南師范學院,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