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區(qū)閩侯路小學 張建偉
如果學生上課時易受干擾,寫作業(yè)時表現(xiàn)拖拉,那么,請關注學生的注意力問題。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于某種事物的能力。對注意力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也是小學教育離不開的話題。如何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可以參考以下方法。
小學生的注意力是很難堅持一整節(jié)課的,那么,教師可以嘗試把一節(jié)課分為2—4個板塊,將這些板塊命名為“動手試試”“我來教你”“比比誰棒”“歸根結底”等。其間,可進行短暫的休息和活動,30秒左右為宜。這樣,就可以達到化整為零、任務集中、適合兒童、目標多元的目的,能有效保持小學生的注意力。
一般來說,一個班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有區(qū)別的,上課時往往會出現(xiàn)“會的,沒講就會了;不會的,講了也不會”的尷尬情況。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得看教師如何集中所有學生的注意力了。
首先,學優(yōu)生不專注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教師講的內容已經(jīng)會了,這部分內容對他不再有吸引力;其二,教師提出的問題不具有挑戰(zhàn)性,征服后的愉悅感不強。解決方法包括:預備一些有難度的問題、練習,給學優(yōu)生提供一展才華的機會;教導他們學會傾聽,引導他們學會吸收教師和其他同學的解題思路;鼓勵學優(yōu)生敢于質疑,樂于助人。
其次,學困生不專注主要也有兩個原因:其一,基礎差、理解能力差,越聽越不懂,干脆不聽;其二,本來不笨但過分活躍,容易被課外內容所吸引,或過于敏感,一點不愉快就能引起負面情緒。解決方法包括:引導學困生復習已學相關知識,掃清學習新知的障礙;課堂引入要生動,講解要簡潔;給學生留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充分活動的空間;真心贊揚學生的優(yōu)點、進步,引導他們逐漸喜歡課堂學習。
據(jù)此,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可以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采取不同的提高注意力的方法。具體見下圖。
課堂上,教師應經(jīng)常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并及時對小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在此過程中,要包容學生的過錯,贊揚學生的優(yōu)點,多給予獎勵和幫助。小組之間有了比賽,學生學習也有了動力,相應地,課堂注意力也會隨之提高。
如果課堂上有個別學生注意力不集中,不要公開指出或當眾批評,可以請他站起來回答問題,以避免學生產生不愉快的情緒。請他回答問題前可把問題重復一遍,問題不宜太難,盡量讓他答對。
在某種意義上,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也是幫助其改正粗心大意的過程。以小學數(shù)學課堂練習為例,防止學生分心要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指的是審題;想,指的是建立已知與問題、已知與未知的聯(lián)系;算,指的是做題;查,指的是及時驗算。其中,“看”和“查”是防止粗心大意的關鍵。
小學生因粗心大意而出錯,主要是因為題目看不準、看不全、看得不充分,還沒看清就進入下一個階段???,不是一次完成的,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先粗看、再細看,題目要多看。先粗讀文字、情節(jié),弄清問題,再細看已知條件。
及時驗算就是及時檢查,步步為營,可以達到集中精神、防止粗心的目的。這樣做要花費一些時間,當然,養(yǎng)成習慣后會有所改善。驗算不等于重算,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采用多種方法,如估算法、另解法、代入法等。驗算的程序也包括邊做邊查、做后再查等。對小學生來說,邊做邊查的優(yōu)勢更為明顯:不必重新看題,比做后再查節(jié)省時間;能及時發(fā)現(xiàn)粗心造成的錯誤,防止錯上加錯;持之以恒,便于養(yǎng)成仔細的習慣;考試時不必擔心“忙中出錯”,便于集中精力攻克難題。
教育家烏申斯基曾指出:“‘注意’是我們心靈的唯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經(jīng)過它才能進來。”提高小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是提高學習效果的有力途徑,更是教師送給學生受益終身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