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 媛,王一安
(青田縣人民醫(yī)院, 浙江 青田 323900)
癌痛因其病因復雜,發(fā)病機制不明,尚無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其作為嚴重影響癌癥患者生存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廣泛的關注與重視[1]。目前阿片類藥物仍然是治療中重度癌痛的首選,但由于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因此需要滴定來確定阿片類藥物的個體化用量,實現療效最大化和不良反應最少的相對平衡[2]。本文旨在探究鹽酸羥考酮控釋片與鹽酸嗎啡片在中重度癌痛滴定治療中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門診就診的中、重度癌痛晚期腫瘤患者102例,經影像學檢查及病理確診為晚期腫瘤,患者的體力活動狀態(tài)(performance status,PS)評分≤2分。排除嚴重心肝腎疾病、骨轉移、服用阿片類藥物患者;本研究患者均知情同意;依照患者就診編號采用數字隨機法,將患者均分為羥考酮組與嗎啡組各51例。羥考酮組:男26例,女25例,年齡37~72歲,平均(52.62±6.25)歲,平均體重(52.74±6.45)kg;肺癌34例,鼻咽癌7例,食管癌3例,甲狀腺癌4例,下咽癌3例;中度疼痛39例(76.47%),重度疼痛12例(23.53%);嗎啡組:男27例,女24例,年齡39~73歲,平均(53.24±6.19)歲,平均體重(51.91±6.38)kg;肺癌35例,鼻咽癌6例,食管癌4例,甲狀腺癌3例,下咽癌3例;中度疼痛38例(74.51%),重度疼痛13例(25.49%);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體重、疾病類型及疼痛程度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羥考酮組:以鹽酸羥考酮控釋片(商品名:奧施康定,規(guī)格:10mg,北京萌蒂制藥有限公司)10mg和20mg作為起始劑量治療分別治療中重度疼痛,2次/d,持續(xù)3d,給藥后1h重新評估,出現爆發(fā)痛后分別給予口服嗎啡片10mg和15mg對應中重度疼痛患者進行處理,計算第1天鹽酸羥考酮控釋片+嗎啡片的24h總量,以1:2的比例換算成嗎啡量作為第2天的基礎用量;第2天進行重新疼痛評估,輕度疼痛患者給予原量或加量<25%,中度疼痛加量26%~50%,重度疼痛加量51%~100%,給藥后1h重新評估,出現爆發(fā)痛后給予口服嗎啡片(當日嗎啡量的10%~20%)對應處理;計算第2天鹽酸羥考酮控釋片+嗎啡片的24h總量作為第3天基礎用量,評估方法與爆發(fā)痛處理辦法與第2天一致。
嗎啡組:給予鹽酸嗎啡片(規(guī)格:10mg,生產企業(yè):東北制藥集團沈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采用衛(wèi)生部《癌癥疼痛診療規(guī)范(2011年版)》[3]對阿片類藥物劑量滴定的方法:(1)對于阿片未耐受患者使用嗎啡即釋片進行劑量滴定;(2)初始固定劑量10mg q4h;(3)用藥后每1h評估疼痛程度及不良反應,根據疼痛程度給予滴定劑量:重度疼痛劑量增加50%~100%;中度疼痛劑量增加25%~50%;輕度疼痛劑量增加<25%或不增加劑量;(4)第2天治療:計算次日總固定量(前24h總固定量+前日總滴定量),分6次口服;次日滴定量為前24h總固定量的10%~20%;(5)依上述方法逐日調整劑量,直到疼痛評分穩(wěn)定在3分以下。滴定過程中無治療本身疾病的用藥。
1.3.2不良反應觀察患者滴定24h后便秘、惡心、嘔吐、嗜睡、多汗和排尿困難等主要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
1.3.3生活質量于入院時和療程結束后采用EORTC QLQ-C30生活質量評分[5]評價患者的生活質量,主要內容包括5個領域:心理功能(7項)、睡眠(6項)、社會關系(4項)、環(huán)境(8項)、日常生活(8項),每項0~10分,每個領域總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高。
采用SPSS22.0進行數據處理,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組患者的疼痛緩解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n(%)]
入院時,2組患者生活質量各項目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療程結束時,羥考酮組患者心理功能評分、睡眠、社會關系、環(huán)境、日常生活各項指標評分均高于嗎啡組(t心理功能=6.081,P心理功能<0.001;t睡眠=5.749,P睡眠<0.001;t社會關系=8.522,P社會關系<0.001;t環(huán)境=4.106,P環(huán)境<0.001;t日常生活=4.324,P日常生活<0.001)。
表2 2組患者生活質量各項評分對比
羥考酮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39.22%顯著低于嗎啡組的60.78%,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3 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n(%)]
鹽酸嗎啡控釋片屬于強效鎮(zhèn)痛藥物,在癌痛患者的治療中已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初始服藥階段成人需保持12h口服10~20mg,具體劑量受到年齡、疼痛程度、用藥史等因素限制,因此需在后期靈活調整,在保證用藥安全性的前提下使鎮(zhèn)痛效果得到最大發(fā)揮。鹽酸嗎啡片也是阿片受體激動劑,能夠抑制呼吸中樞,降低二氧化碳張力的反應性,興奮平滑肌,增加腸道平滑肌張力,具有鎮(zhèn)痛、鎮(zhèn)靜、鎮(zhèn)咳作用,是治療重度癌痛的代表性藥物[6]。本文觀察對比鹽酸羥考酮控釋片與鹽酸嗎啡片滴定治療中、重度癌痛的臨床療效,結果顯示,2組患者的疼痛緩解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羥考酮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嗎啡組(P<0.05),生活質量顯著高于嗎啡組(P<0.05)。研究結果顯示,2種藥物治療癌痛效果相似,之所以鹽酸羥考酮癌痛滴定能減少服藥次數,又具有短期內快速滴定成功的能力,是因為鹽酸羥考酮控釋片具有雙相釋放、雙相吸收特點,38%即釋,62%緩釋,在給藥1h內快速鎮(zhèn)痛,平穩(wěn)持續(xù)鎮(zhèn)痛長達12h,1天之內即可達到穩(wěn)定血藥濃度,易于劑量滴定,因此可以作為滴定過程中常規(guī)用藥,并推薦為嗎啡的有效替代品,以靜脈應用劑型止痛效果相當。本研究結果顯示2組病例中以惡心最多見,其次便秘、嘔吐、胃不適、頭暈、排尿困難等不良反應。鹽酸羥考酮片的不良反應率低于嗎啡(P<0.05),其不良反應輕微,只需對癥處理或繼續(xù)給藥可自行消失;便秘較明顯,患者經過口服軟化大便,開塞露塞肛或灌腸等對癥處理可緩解。
綜上所述,鹽酸羥考酮控釋片與鹽酸嗎啡片治療中、重度癌痛的療效相似,但鹽酸羥考酮控釋片不良反應少,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