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析“落雁”形成的原因
1.自身因素:氣質類型沒有好壞之分,學生內在性格會通過外在的行為表現(xiàn)出來。“膽汁質”的學生生性活潑,“抑郁質”會表現(xiàn)出沉默寡言。在課堂參與過程中,有些學生會“自嗨”得比較興奮,各種練習都比較積極主動地參加,有些學生需要體育教師布置明確的訓練任務才會去勉強地完成。
2.家庭因素:家庭對孩子“溺愛”的情況普遍,舍不得孩子出汗受“苦”,事務包辦代替,“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電子設備時刻不離手,而家長對于孩子的期望值與日俱增。這些壓力和生活習慣,使得學生體育活動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加一點運動量就叫苦不迭,吃不起一點“苦”。
3.學校因素:學校教育應試仍是主流,專任體育教師數(shù)量不足、課時不足、提前停課、隨意調課。僅有的課堂教學還必須滿足體育中考項目的訓練,對滿分率嚴防死守,使得學生只接觸到了應試的幾個項目,許多項目器材都沒碰過,更談不上培養(yǎng)興趣和運動技能。
4.社會因素:學校是社會的縮影,近幾年人們的健身意識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改善。由健身項目集中在廣場舞和散步,變成整個社會運動健身的濃厚氛圍,健身項目增多,這對學生的體育鍛煉習慣養(yǎng)成有較好的促進作用。
二、“落雁”的日常行為表現(xiàn)及教育對策
案例1:文化成績優(yōu)等生,體育課的邊緣人。文化課好的學生是班級的寵兒,對體育成績不屑一顧。在考試的前期,上體育課基本都帶一本書下來,以身體不舒服為由請假,躲在陰涼的地方乘涼。
對策:針對該類學生,要雙管齊下。教師要用制度去約束,讓他在體育課上找到“自信心”,轉變觀點樂于參與練習。首先,可以限制“人/月”的請假次數(shù),特殊情況除外。其次,讓他知道適度的運動不僅可以使人產(chǎn)生愉悅的心情,更可以提升學習效率。課堂上積極鼓勵他堅持練習,及時肯定進步,這樣就會慢慢地培養(yǎng)興趣,使其樂于歸巢。
案例2:體育課的“領軍人”,行為習慣的“矮子”。體育課上比較活躍的“人物”,往往是其他科目教師眼中的“刺頭”,他們說話聲音響、動作大、不安靜。
對策:這種活躍的“人物”,首先要限制他的興奮度,使愛飛“小燕子”可以在掌控之中,放得出收得回。這種學生可以布置更高的難度和更大的強度讓他練習,有時請他當小老師,這樣既可以幫助其他“大部隊”學生進步,還可以讓他對自己有個約束,一舉兩得。
案例3:自暴自棄的沉默人,一切都無所謂。筆者曾經(jīng)執(zhí)教過這樣一名女生,她從不跟別人講話,也從不主動練習。筆者單獨找她談話,她告訴筆者:“老師,我什么都無所謂啊,不及格也沒關系,不畢業(yè)也沒關系,我就是不想練習?!?/p>
對策:這個學生我花了大量的課后時間跟她談心,她的父母有了她的弟弟之后,她覺得自己已經(jīng)不再重要了,一切都是沒關系的,反正沒人會在乎。我慢慢幫她梳理情感的疙瘩,我告訴她你不是為了任何一個人而活,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筆者找了她關系最好的小伙伴一起鼓勵她參與課堂練習,后來她還拿到了體育中考滿分的優(yōu)異成績。
案例4:“我已經(jīng)盡全力了,老師我只能放棄”。一名身材矮小的男生,立定跳遠他始終不能及格,籃球項目的摸高和壘球他都已經(jīng)非常努力,可是還是經(jīng)常會遭到其他學生的嘲笑,于是放棄“掙扎”。
對策:課堂上,筆者盡量給他安排一些靈活性強、速度性強的練習,讓他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和特長。同時,期末測評中,筆者取消按照項目成績?yōu)闃藴实脑u價方法,立定跳遠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進步幅度來進行評價,而籃球摸高先測量站立手指高度,按跳起高度來評分等,使得這名身材矮小的學生重拾了自信心,他也成為班級的榜樣。
三、摸索“落雁”歸來的途徑
1.轉變測評觀念,重建“落雁”自信
長期使用簡單粗暴的“一刀切”分數(shù)作為評判學生體育學習的唯一標準,讓學生聞“體育測試”就如坐針氈?!拔ǚ謹?shù)”的評價方式,使學生被動和壓抑,打擊了學練的積極性??梢試L試豐富體育中考的測評體系,建立學生長期檔案,采集小學畢業(yè)時的各項身體、素質、體能指標,綜合初中畢業(yè)時各項指標的變化情況給出綜合測評分數(shù),打破“一刀切”的僵局。
2.挖掘優(yōu)勢特長,激起“落雁”效應
去尋找“落雁”的閃光點,利用身體或心理優(yōu)勢與特長,生成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方法和最精彩的課堂細節(jié)。這不會是哪個教師之前排練好的,而是這些“不合群”、不按常理的學生創(chuàng)造出來的特殊情況,駕馭得好不僅會活躍課堂氣氛,也能成功轉變“落雁”的現(xiàn)狀,激起全班學生無限高漲的學練熱情和對教師的“崇拜”,這就是“落雁”的獨具的“鲇魚效應”。
3.堅守區(qū)別對待,迎接“落雁”歸巢
體育課不是豐子愷漫畫中制造的被按壓成一模一樣的泥巴,更不是培養(yǎng)和選拔優(yōu)秀運動員。那么,教師必須反思自己是迫于“班級授課制”的限制,還是為了便于課堂教學管理,不出安全事故為上,揮舞著“一刀切”的手。筆者認為,在統(tǒng)一教授技術動作和學練過程中,可以讓學生依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不同學練任務的選擇,并依據(jù)學生的進步幅度給出評價,讓學生感知到自己的進步,讓其知道自己可以做到。
—朱云芬(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邱隘實驗中學,315100)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