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藝萍
【摘 要】構建古代詩歌基礎知識體系,為進行美育滲透夯實基礎;知人論詩,把握意境,體會古典詩歌的情感意蘊;鑒賞古詩要打破思維定勢。
【關鍵詞】古典詩歌 語文教學
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語文教學要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的發(fā)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不再單純是智育的過程,更是美育的過程。中學語文古典詩歌閱讀教材本身就薈萃了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等因素,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鐘嶸說:“動天地,泣鬼神,莫近于詩?!惫诺湓姼栝喿x是高中語文教學中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詩的美是含蓄,可以說含蓄是詩歌的生命,特別是中國的古典詩歌,看似簡簡單單幾句話,若不細加玩味,而只從字詞句的解釋上下手,只會使學生停留在詩歌表層次的、支離破碎的理解。因而一首文辭優(yōu)美的詩歌剛剛被范讀出來,學生在尚未理解其思想內涵時便情不自禁地嘖嘖稱贊乃至拍手叫好。但要其說出所以然,卻又不得其所,沒有一定的文學積淀和鑒賞表達能力,是做不到位的。而因這些積淀及能力所表現出來的語感和學生從接觸語文以來形成的學習涵養(yǎng)和習慣息息相關。古典詩歌閱讀教學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吃力而不討好,經常雷聲大雨點小,在鑒賞點撥教學中被老師“歧視”,也往往容易被學生忽略。
那么,在詩歌教學中,如何做到事半功倍?怎樣才能讓學生在愉悅中體會詩歌的優(yōu)美意境、縹緲意蘊、雋永內涵以及含蓄語言等呢?
一、構建古代詩歌基礎知識體系,為進行美育滲透夯實基礎
掌握有關古代詩歌基礎知識,構建古代詩歌基礎知識體系,是古典詩歌教學的重要前提。古人云:磨刀不誤砍柴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笔聦嵣?,有相當多的學生到高考前夕,居然還不太熟悉這些基礎知識。沒有一定的知識體系儲備,鑒賞過程往往會理不清頭緒。因此,古代詩歌教學首先必須指導學生了解有關古代詩歌的基礎知識。一是關于古代詩歌的分類。古代詩歌包括詩、詞、曲。詩按內容分,可分為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詠史詩、詠物詩、羈旅詩、悼亡詩、諷諭詩等。二是關于古代詩歌常見的意象和意境。三是關于古代詩歌的表現手法,主要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想象、聯想、虛實結合、動靜結合及常見的修辭手法等。四是關于古代詩歌的抒情方式,可分為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類。五是關于古代詩歌常見的語言風格。
教師應切實引導學生熟習古代詩歌知識,讓學生學會對零碎的、分散的、相對獨立的詩歌術語、基礎知識和基本規(guī)律等知識加以梳理積累,以點帶面,使之形成有一定內在聯系的知識系統(tǒng),如詠史詩一般用的手法:今昔對比,表現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詠物詩常用托物言志手法來寄寓作者的情感;又常用來表現離愁別緒的意象——月、柳、鴻雁等。從宏觀上把握知識體系。這既有利于學生從知識的點上的深化理解,又有利于從知識的面上與實際融會貫通,從而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真正實現由知識到能力的升華。
二、知人論詩,把握意境,體會古典詩歌的情感意蘊
人們常說的“以情動人”就是說詩歌要注重情感,只是這種“情”在各個時代被詩論家賦以不同的內涵罷了,比如王夫之就這樣界定詩歌的情感:“詩言志,非傳意也。詩達情,非達欲也。心之所期為者志也,念之所覷得者意也,發(fā)乎其不自已者情也,動焉而不自待者欲也?!睙o情無以言詩,那么在古典詩歌的教學中,如何帶動學生捕捉詩歌的情感意蘊,尤為重要。
明確鑒賞步驟和方法,在賞析過程中至關重要。思路對了,感悟亦水到渠成。以詠史懷古詩為例,要弄清史實。詠史懷古詩的題材決定了詩詞的內容具有很強的歷史性,因此鑒賞的第一步。要體會意圖。后代作家對塵封的往事發(fā)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現實的原因或者觸發(fā)感慨的媒介。注意詩中的意象及關鍵詞,溫故知新,善做聯想,如《汴河曲》(唐李益) 中“汴水東流無限春,隋家宮闕已成塵。”通過敘寫汴河春色和隋宮的荒廢,抒發(fā)了對隋王朝衰亡的感慨(喻傷今之意); 孟浩然的《與諸子登峴山》尾聯“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中的一個“尚”字既有對朝代更替、人事變遷,而羊公碑卻還屹立在峴首山上令人敬仰的感慨,有包含了作者至今仍無所作為,死后難免湮沒無聞的傷感。這和《蜀相》杜甫緬懷武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情感歷程如出一轍。要領悟感情。詩人詠史懷古,大致有這么幾種情況:一種是對歷史作冷靜的理性的思考,詩人自己并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寫過《題烏江亭》詩;另一種情況是把史實與現實扭結在一起,或是感慨個人遭遇,或是抨擊社會現實。因此,對不同題材的詩歌主題了然于心,有助于學生捕捉詩歌的情感意蘊。
另外,還要分析寫法。不同的寫法,是由主題的需要而決定的。有以景襯情的,有議論引發(fā)的,也有作正反對比,或是側面烘托。另外,引用典故也是詠史懷古詩常用的表現手法。
三、鑒賞古詩要打破思維定勢
在詩歌教學過程中,不少鑒賞者已經設定了自己的思維定勢,當運用定勢思維去鑒賞不合“常理”的事理時,自然會產生謬誤?!俺@怼蔽幢囟际钦胬?。眾所皆知,北宋蘇東坡開創(chuàng)了豪放詞派的風格,《念奴嬌 · 赤壁懷古》正是他豪放曠邁的藝術風格的集中表現。然而,《江城子》、《水龍吟》就一反蘇試豪放詞風,寫得纏綿悱惻,哀婉凄清。南宋著名女詞人李清照詞風以婉約見長。她的《絕句》,當之無愧為豪放詩。
因此,古詩鑒賞要勇于質疑,善于打破思維定勢,要從詩歌本身出發(fā)實事求是地分析判斷,才能進行有效的、恰如其分的,而不是“標簽化”的美育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