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佳,李云龍
(天鐵冶金集團熱軋板有限公司,河北涉縣056404)
天鐵熱軋板有限公司爐前化驗室在分析鐵水試樣時存在單點曲線多,曲線分析范圍窄,分析過程中需要頻繁更換曲線(混鐵爐、鐵水預處理、鋼試樣中碳硫含量范圍不同),多點曲線線性較差且制作中存在諸多問題,造成分析工作效率低,誤差較大。為解決此類問題,使用美國LECO CS-600紅外碳硫儀進行多點曲線的線性、回測及校正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應用效果。繪制的多點曲線在分析含量范圍、校正方法、標樣選擇、準確度各方面均滿足了生產需要。
美國LECO CS-600紅外碳硫儀采用高頻紅外法分析試樣中碳和硫[1],C和S分別轉化為CO2和SO2,根據在紅外光譜中,CO2和SO2有自己特定的吸收波長,經非色散紅外(NDIR)測試儀迅速準確的測試CO2和SO2氣體,經過數模轉換,計算出試樣中C和S的含量。
美國LECO CS-600紅外碳硫儀;
標準物質:
GBW(E)010173(重鋼)—C:4.00%,S:0.023%;
GBW01103b(本鋼)—C:3.53%,S:0.048%;
YSBC28001-93(山冶)—C:2.62%,S:0.097%;
第 1002 號(鋼研院)—C:0.146%,S:0.013%[2];
鎢助熔劑:C<0.0005%;S<0.0008%;
載氣:高純氧氣,純度>99.996%;
動力氣:氮氣,純度>99.99%;
無水高氯酸鎂;堿石棉;鍍鉑硅膠;
坩堝:φ25×25 mm(1 200 ℃馬弗爐灼燒 2 h,冷卻至室溫存干燥器中備用);
氧氣流量:3.2 L/min;
沖洗時間:5 s;
延遲時間:10 s;
最短分析時間:40 s;
碳比較器水平(%):1.0;
硫比較器水平(%):2.0。
紅外碳硫分析中常使用單點校正曲線,該曲線繪制、校正簡單,僅需一個標準物質即可成線,但缺點是分析范圍太窄,遇不同含量跨度大的鐵水(混鐵爐、鐵水預處理、鋼)試樣時,分析誤差隨之增大,曲線實際應用受制于自身含量的單一性。
圖1 用第1002號(鋼研院)—C:0.146%,S:0.013%制作的曲線
圖1因使用的是單點校正曲線,在分析時,試樣中C和S含量超出標準物質中C和S含量的20%時,(即 C:0.146±0.146×20%;S:0.013±0.013×20%),誤差也隨之增大,不能很好覆蓋日常生產中不同C、S含量混鐵爐、鐵水預處理、鋼試樣。
多點校正曲線因制作中使用多個不同C、S含量的標準物質,從低至高涵蓋范圍廣,不同含量點所控制的分析曲線都得到校正,一條曲線即可滿足日常生產中不同工位試樣分析任務,如圖2所示。
圖2 多點校正曲線
2.3.1 驗證標準物質出廠偏差值
多點校正曲線在繪制曲線前應根據現(xiàn)場實際生產情況,選擇含量范圍適當的幾種標準物質。在儀器的標準曲線上進行初步的分析,檢驗其偏差是否符合標準物質出廠偏差值,如符合則可挑出備用。
一般分析奇數次,然后根據標準偏差公式計算。
n為分析次數;
xi為第i次分析值;
為i次分析的平均值。
2.3.2 同一曲線上多點控制線性問題
不同標準物質在標準曲線上分析,會出現(xiàn)測量值與其真值有一定的偏差。測量值比真值或高或低,而具體表現(xiàn)在曲線上時,如圖3所示。
圖3 多點線性問題
實際曲線繪制中,這種情況普遍存在,并且也是多點校正曲線繪制中需要注意的。
2.3.3 曲線上各點趨向性
圖4 曲線上各點趨向性
如圖4標準物質在標準曲線上分析完后,呈現(xiàn)在曲線上結果為低點高,高點低,這種情況下曲線的校正是極不可靠的,且該曲線是不可用的。因為低點和高點趨向性不同,曲線低點系數的改變會帶動高點系數一起轉動,造成低點系數合適后,高點卻偏差很大,反之亦然。表現(xiàn)在分析結果上就是低點控制標準物質分析值符合要求,而高點控制標準物質分析值卻往往超差嚴重。
綜合以上問題,在選擇一組標準物質繪制曲線前,必須先測試該組標準物質的偏差及在曲線上的整體線性和趨向性。當偏差、線性及趨向性(同時偏高或同時偏低)都滿足要求時才能進行繪制、校正、分析使用。
通過長期挑選和測試,選擇一下標準物質作為多點校正曲線的各個含量范圍控制點。
GBW(E)010173(重鋼)—C:4.00%,S:0.023%(高碳低硫);
GBW01103b(本鋼)—C:3.53%,S:0.048%(高低兼顧);
YSBC28001-93(山冶)—C:2.62%,S:0.097%(低碳高硫);
第 1002 號 (鋼研院)—C:0.146%,S:0.013%(偏低碳硫)。
建立曲線名稱:“方法一”,針對C含量在0.0146%至4.00%,S含量在0.013%至0.097%范圍內的混鐵爐、鐵水預處理及鋼試樣的分析。采用C:2.62%、3.53%,S:0.023%、0.048%作為中間控制節(jié)點,C:0.146%作為低含量點控制節(jié)點,C:4.00%作為高含量點控制節(jié)點,S:0.013%作為低含量點控制節(jié)點,S:0.097%作為高含量點控制節(jié)點。在保證日常分析的同時,兼顧低硫(0.008%<S<0.018%),高硫(S>0.080%),低碳 (0.10%<C<2.50%),高碳 (3.80%<C<4.10%)試樣的分析。
依次在“方法一”曲線上分析標準物質,校正、保存參數,回測后偏差在允許誤差范圍之內,曲線繪制完成。
采用此方法完全改善了以往分析試樣單一、分析曲線多(3~4 條)、標準物質雜(7~8 種)、漂移校正復雜、不易掌握操作等難題,并很好地解決了單點校正型曲線對線上一些點的涵蓋、控制不可靠。(超出標準值上、下限各20%含量的試樣分析準確度不可靠。如標準物質C=0.10%,用其做單點校正曲線后,所分析的試樣C含量范圍應在0.08%~0.12%,超出范圍的則結果不可靠。)通過多個節(jié)點的分段控制,含量之間的相互疊加形成分析范圍廣,分析準確度高,精度高,標準偏差小的實用多點校正曲線。
表1 數據分析對比
隨機選取一種標準物質和未知含量鐵水試樣,在同臺設備,相同條件下,選擇單點校正曲線“生鐵”和新建立的多點校正曲線“方法一”分別測試,進行比較,結果如表1。
由表1可知,多點校正曲線“方法一”的分析結果重現(xiàn)性好、相對標準偏差、標準偏差[3]均小于單點校正曲線“生鐵”分析的結果,且測量值更接近真實值,偏差完全符合化驗室數據偏差規(guī)定。對未知含量鐵水試樣測試,多點校正曲線的RSD值遠小于單點校正曲線的RSD值,分析數據重現(xiàn)性好,偏差小波動幅度小且分析穩(wěn)定,充分證明“方法一”曲線優(yōu)于“生鐵”曲線。
通過分析化驗工作出現(xiàn)的問題原因,分別對高頻紅外碳硫分析的單點校正曲線及多點校正曲線存在的優(yōu)缺點、曲線線性、曲線繪制、標準物質的選擇進行了認真研究,并選取一組偏差符合要求,線性及趨向性一致的標準物質,進行多點校正曲線的繪制、校正、回測、應用,解決了以往單點校正曲線含量覆蓋面小,分析重現(xiàn)性較低,工作中遇不同含量試樣需頻繁更換分析曲線等問題。最后對標準物質及未知含量鐵水試樣做分析比較,進一步說明了曲線繪制、標準物質的選擇以及多點校正曲線應用的重要性。
[1]ISO9556 ISO4935感應爐燃燒紅外線吸收法測定鋼中碳硫量[S].
[2]標準樣品目錄-2010年度[M].北京:鋼鐵研究總院,2010.
[3]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編.化學分析中不確定度的評估指南[M].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