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偉偉
(1.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馬鞍山243000;2.金屬礦山安全與健康國家重點實驗室,安徽馬鞍山243000;3.華唯金屬礦產資源高效循環(huán)利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隨著國外內經濟建設對礦產資源的需求量增加,礦山開采深度及規(guī)模不斷增加,使礦井總需風量也隨之增大,采用多機站串、并聯回風的礦井也越來越多[1]。目前,冬瓜山銅礦礦井采用多機站通風方式,多機站風機串、并聯運行能夠解決礦井逐步增大的總需風量問題[2],但隨著風機串、并聯數量的增加,風機聯合運行時,各風機之間相互影響,造成風機工況點不正常,出現風機不穩(wěn)定運轉等問題[3]。因此,如何分析風機性能曲線、合理利用變頻技術控制對多風機聯合運行進行有效調節(jié),避免風機相互干擾的問題不僅能夠有效地降低礦山通風能耗,也是礦山保持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本技術。
冬瓜山深部礦床60線以南正在開采,礦體最低開采中段為-850 m,60線以北-790 m水平至-100 m水平的處于開拓階段。冬瓜山銅礦深部礦段通風系統(tǒng)目前采用多機站通風方式,以冬瓜山副井、團山副井和進風井進風,回風井回風。-850 m水平為回風水平,共設置2個回風機站,風機均配備變頻器。具體風機布置及風機參數見表1。
冬瓜山銅礦深部礦段2017年生產計劃60線以南資源已不能維持10 000 t/d產量要求,60線北產量任務重,安全生產壓力大。根據2017年初步設計要求在-850 m水平60線北安裝1臺DK62-8-№26風機,增加60線北回風量。-850 m回風水平共2個回風機站3臺風機串、并聯設置,具體布置圖見圖1。
風機安裝試運行后,對通風系統(tǒng)進行檢測。檢測數據見表2。
DK62-8-№26、K45-6-№19作為不同型號風機,其各自的性能曲線各不相同,風機性能曲線分別為Ⅰ和Ⅱ,風機工況點為N,曲線圖見圖2。
在風機運行頻率相同的情況下,并聯運行會導致風機風壓不平衡等問題。由圖2可知,風機在滿負荷運行下DK62-8-№26風機在風機性能曲線內運行,對K45-6-№19風機形成通風阻力,造成K45-6-№19風機運行不正常,風機工況在性能曲線以外運行。更換-850 m水平60線南200 kW風機來滿足2×355 kW風機風壓平衡要求,工程成本較高且風機更換過程中影響冬瓜山深部礦段正常通風需求。
回風機站風機運行主要采用串、并聯結合方式。多風機運行不同于單臺風機運行,風機之間存在風壓、風量平衡等因素。在3臺風機運行的基礎上分析多風機串、并聯運行的實際性能曲線和效果,保證多風機能夠在穩(wěn)定、高效和經濟的基礎上運行。
風機串聯工況分析。1#回風機站串聯2臺K45-6-№19風機為同型號風機,風機曲線Ⅱ,Ⅲ為合成特性曲線,R為通風阻力曲線。N和N’為風機串聯工況點和單臺風機工況點,曲線圖見圖3。
風機串聯運行時風量不變,風壓等于2臺風機風壓之和。計算可以得到串聯2臺K45-6-№19風機的合成風壓及風量范圍見表3。
風機并聯工況分析。串聯2臺K45-6-№19和1臺DK62-8-№26風機并聯設置。K45-6-№19曲線為Ⅰ,DK62-8-№26曲線為Ⅱ,Ⅲ為風機并聯合成性能曲線。N1、N2和N為單臺風機工況點和并聯工況點。曲線圖見圖4,由圖4可知,當ΔQ=Q-Q2>0時,即工況點N位于DK62-8-№26風機曲線和合成曲線之間,并聯有效。當ΔQ=Q-Q2<0時,合成曲線已在DK62-8-№26風機曲線下方,則小功率風機反風,未起到并聯效果。
風機并聯運行時合成風壓取小值,風量為2臺風機風量相加。計算可以得到風機并聯的合成風壓及風量范圍見表4。
(1)變頻技術原理。風機風量及風壓控制過去多采用調節(jié)風機葉片角度來實現,這種控制方法需在風機檢修狀態(tài)下進行,影響正常生產且操作復雜,經濟性差。依據現有風機的工作性能,采用變頻技術對風機調速來控制風量及風壓是目前最常用的技術[4]。
根據電機學理論可知,風機轉速n公式[5]:
式中,F為頻率;P為極對數;S為轉差率。
由式(1)可得,風機轉速與頻率的一次方成正比。
根據流體力學相關理論,風量、風壓與轉速存在如下關系式[6]:
由式(1)代入(2)、(3)可得關系式:
式中,Q1、Q2為風量;n1、n2為轉速;P1、P2為風壓;F1、F2為供電頻率。
由式(4)(5)可得,風壓P與頻率F的平方成正比,風量Q與頻率F的一次方成正比。當頻率減少時,風機轉速下降,其風壓和風量也隨之減少[7]。
(2)多風機變頻調節(jié)分析。根據變頻技術原理可知,風機變頻后風機性能曲線也會隨之變化,風機滿頻性能曲線為Ⅰ,變頻后風機性能曲線為Ⅱ。變化曲線圖見圖5。
由圖5分析,K45-6-№19和DK62-8-№26風機可通過變頻技術控制風機轉速降低風機風壓和風量,在合理的頻率范圍內,使多機站風機串、并聯運行時達到風壓、風量平衡的作用。
由式(5)可得,調整頻率計算公式:
由式(6)計算可得,F變=46.99 Hz。
通過風機變頻技術控制研究,計算得出DK62-8-№26風機最大運行頻率為46.99 Hz,結合現場實際通風及頻率運行情況,將冬瓜山銅礦-850 m水平60線北DK62-8-№26風機運行頻率調低至46 Hz,風機正常運行后對風機進行檢測,檢測數據見表5。
根據表2、表5可知,-850 m60線南、北不同型號風機進行串、并聯設置,滿負荷運行實耗功率達到935.2 kW,總風量為140.4 m3/s,風機性能偏低。通過變頻技術控制研究將DK62-8-№26風機頻率調至46 Hz,風機總實耗功率降低至847.1 kW,總風量提高到166.5 m3/s,風機均在性能曲線范圍內運行,風機效率得到較大提升。
(1)多風機串、并聯設置時由于風機性能曲線不同,在聯合運行時應對各風機性能曲線進行合成,確定多風機合成性能曲線,避免風機在性能曲線范圍外運行,既能提高礦井總風量,又能降低總實耗功率,保證了多風機高效、穩(wěn)定運行。
(2)結合冬瓜山銅礦多機站通風系統(tǒng)情況,風機均配備變頻器,通過變頻器調節(jié)頻率降低轉速的技術,利用流體力學風壓、風量與頻率之間的關系,間接調節(jié)風壓的公式簡單易懂,為現場通風技術人員調節(jié)風量和風壓平衡提供了理論性知識。
(3)風壓平衡變頻技術研究通過調節(jié)風機頻率達到降低風壓的方法,改變了通過調節(jié)風機葉片角度、更換風機等降低風壓的傳統(tǒng)方法,該方法能夠快速、有效地調節(jié)風壓平衡,確保通風系統(tǒng)多風機聯合運行時風機性能能夠相互匹配,不造成相互干擾等問題。
(4)冬瓜山銅礦隨著礦山企業(yè)的深部開采和擴能需要,采用多風機聯合運行布置時存在新舊風機型號不匹配、風機性能降低等問題,在通風系統(tǒng)優(yōu)化研究時通過該技術調節(jié)風機性能,既能降低通風系統(tǒng)技術研究的難度,也為企業(yè)節(jié)省了工程及設備等費用,對企業(yè)未來發(fā)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