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川
“教育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面臨如此嚴峻的挑戰(zhàn)。”美國科學院院士維奇·錢德勒(Vicki Chandler)教授在接受《財經(jīng)》記者專訪時說:“科技改變我們人類的速度非??欤逃咝枰鄰钠渌麑W科吸收最前沿的知識,推進教育?!?/p>
錢德勒女士是公認的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遺傳學家之一,2014年被奧巴馬總統(tǒng)任命為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NSB)成員,任期六年。該委員會負責向總統(tǒng)和國會提供權威的國家科學政策建議。目前,這位著名科學家是密涅瓦大學學術校長兼自然科學學院院長。
密涅瓦是一所僅有六年歷史的新型大學,卻是全球錄取率最低的大學,比進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還要困難。密涅瓦沒有校舍,上課主要通過在線平臺,學生在四年時間里要在全球七個不同的城市里學習。
相對于傳統(tǒng)大學教育模式,密涅瓦大學是一個勇敢的挑戰(zhàn)者。“傳統(tǒng)的四年制大學已經(jīng)無法適應未來的需要,大學教育本身需要被改革、甚至被顛覆?!卞X德勒說。
在錢德勒看來,流水線式的傳統(tǒng)培養(yǎng)方式未來一定會被打破,“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進步,在線課程、討論小組、實習實踐、自我探索和自我完善將成為今后教育的主流模式?!?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8/06/15/qkimagescaijcaij201813caij20181306-1-l.jpg"/>
“密涅瓦大學實行的是跨學科教學,在這里已經(jīng)沒有所謂的學科知識,直接就是概念的運用和思維習慣的培養(yǎng)。我們培養(yǎng)的核心能力是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有效地溝通和互動。密涅瓦不但關注學生的學習本身,更關注知識的轉化?!?/p>
與此同時,錢德勒主張,“大學應該培養(yǎng)能夠學習的人,他們有批判性精神,有創(chuàng)造力,他們具有國際視野,有廣泛的思考能力,能夠用證據(jù)去做決策。”
“教育不會消失,只會不斷進步?!弊鳛橐粋€科學家,錢德勒并不是一個“科學主義者”,她認為:“在巨大的挑戰(zhàn)面前,教育需要不斷地進步,通過培養(yǎng)人才來引領時代?!?h3>大學教育需要被顛覆
《財經(jīng)》:在過去30多年來,你在多所大學任教。在你看來,現(xiàn)在的大學教育模式有什么問題?
錢德勒:現(xiàn)在大學的激勵機制有問題。它偏重于學術研究,而不是鼓勵教學。把教學做好是需要花費非常多的精力的,成效也很難衡量。一個教授的時間是有限的,如果沒有一個體系和機制鼓勵他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花在教學上,他們當然會重視研究而輕視教學。
《財經(jīng)》:中國的大學也有這樣的傾向,以“研究型大學”為榮,不是特別注重教學。
錢德勒:這是一個普遍性問題。另外,大學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實踐知識,教育的第一步是幫助學生通過提高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來實現(xiàn)人生理想,第二步則是適應不斷變化的環(huán)境,但是目前的教育連第一步都沒能完全實現(xiàn)。
《財經(jīng)》:為什么要提高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
錢德勒:因為現(xiàn)在的大學沒有真正的通識教育,不過是把各學科知識混雜在一起,而不能幫助學生建立對這個世界的深度認識和批判。一所優(yōu)秀的大學不應該只是傳授知識,而是必須訓練學生有意識地去提高實踐知識,重在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個人技能層面的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以及人際互動層面的有效溝通和有效互動。只有這樣,大學生才能實現(xiàn)人生理想。
《財經(jīng)》:每一代人所處的時代環(huán)境都在變化,你所說的“不斷變化的環(huán)境”主要指的是什么?
錢德勒:主要是科技的發(fā)展太迅速,比如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密涅瓦大學創(chuàng)辦人本·納爾森認為,傳統(tǒng)的大學一年級是不應該存在的,因為一個領域的基礎知識的學習完全可以利用網(wǎng)絡和社會資源自主完成?;ヂ?lián)網(wǎng)等技術的發(fā)展確實為年輕人學習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他們可以不像以前那樣必須進入大學,許多科目可以通過網(wǎng)絡學習?,F(xiàn)在有一些人在小范圍內成為先行者,但并沒有擴散到更大領域,產(chǎn)生極大的沖擊。但是我相信,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進步,在線課程、討論小組、實習實踐、自我探索和自我完善將成為今后教育的主流模式,傳統(tǒng)的模式面臨極大的挑戰(zhàn)。
《財經(jīng)》:有些人說,因為有網(wǎng)絡等先進技術,年輕人完全可以通過分散性的自主學習來完成學業(yè),傳統(tǒng)大學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您怎么評價這種觀點?
錢德勒: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成為主動學習者。這就需要給予學生成為好的學習者的工具,無論在學校內還是在學校外,他們都能夠成為主動的學習者。在現(xiàn)在這個網(wǎng)絡大爆炸的時代,找到信息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如何去應用這些信息、如何去思考才是非常關鍵的。
《財經(jīng)》:學生仍然需要有人來指導,通過教育來引導。
錢德勒:因此,大學不會消失,但是會被改變。在技術不斷進步的背景下,傳統(tǒng)教育而臨巨大的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四年制大學已經(jīng)無法適應未來的需要,大學教育本身需要被改革、甚至被顛覆。
《財經(jīng)》:相對于傳統(tǒng)大學來說,密涅瓦就是一個具有顛覆性的大學。
錢德勒:密涅瓦是一所基于學習的科學建構的大學,它將認知心理學、行為分析學在課程設計和研究中用到極致。對學生來說主動學習才是最好的方式。我非常相信主動學習,自己也一直在用主動學習的方式去教學。
密涅瓦大學結合了多種先進的技術平臺以推進學生的主動學習。我們自己開發(fā)了一個線上平臺。無論學生在全球哪個地區(qū),都能找到頂尖的老師給你上課,不必受限于時間和空間的約束。密涅瓦的課程都是小班化的,每一個班級不超過19個人,全部是互動研討的形式。學生與教授進行溝通都必須基于材料和概念,提出自己的分析和觀點。而不是像傳統(tǒng)大學那樣只是從老師到學生的單向的信息傳播。雖然其他大學也有師生交流,但不是像我們將其作為主要的做法。
《財經(jīng)》:許多人認為,教育是一門自由度非常高的藝術,所以在教學上有各種各樣的做法。
錢德勒:教育是一門科學,也應該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尤其是人工智能、腦科學等的研究成果,應該運用到教育上來。比如,密涅瓦大學的老師一次說話不能超過四分鐘,超時會有系統(tǒng)提示。這個系統(tǒng)最大程度還原了線下的互動形式,甚至更加智能,快速反饋。
《財經(jīng)》:其實,先進的科學知識在教育上的應用實際上是遠遠不夠的。很多教學者都是經(jīng)驗主義者,并沒有從學習科學角度上去思考如何教學。
錢德勒:對,很多的教授不知如何教學。其實,商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甚至工程等任何一個領域,學習科學的原理都可以在教學當中運用。密涅瓦大學有一個非常大的項目,就是教師主動利用學習科學的原理,未來我們還要把它推廣給其他的大學。
《財經(jīng)》:這是你離開原來的大學,到這么一個新型大學任教的主要原因嗎?
錢德勒:我加入密涅瓦大學,也希望打破目前把各個學科截然分開的教育模式。密涅瓦大學實行的是跨學科教學,在這里已經(jīng)沒有所謂的學科知識了,直接就是概念的運用和思維習慣的培養(yǎng)。我們培養(yǎng)的核心能力是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有效地溝通和互動。密涅瓦不但關注學生的學習本身,更關注知識的轉化。我們希望,學生最終成為能做明智決策、有開闊思維、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世界公民。
《財經(jīng)》:那么,密涅瓦大學和傳統(tǒng)大學的教育模式之間主要區(qū)別是什么?
錢德勒:在傳統(tǒng)的大學里面,學生來自全世界,老師在同一個地方,大部分的學生也都待在校園里面。而密涅瓦的老師分布在全世界,學生是居住在一起的。我們沒有自己的校園,我們把學生所在的城市作為一個校園。我們會有體驗團隊幫助學生能融入到他所在的城市中去。密涅瓦大學使用的是“沉浸式全球化體驗”的教學模式,重在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我們教的是如何學習和實踐性的知識,實踐性知識會反復訓練。
《財經(jīng)》:教育的主要內容是三方面:一是怎么教,二是教什么,三是在哪兒學。
錢德勒:這個概括很好。在一個固定地點、由固定的老師對學生講授知識,學生是流動的,校園和老師則不動,這樣的教育模式在世界上出現(xiàn)時間并不長,它成形于工業(yè)革命以后。二三百年以來,它實際上是和大工廠一樣,這種流水線式的培養(yǎng)方式,未來一定會被打破。
《財經(jīng)》:密涅瓦大學是否有完全打破傳統(tǒng)大學教育模式的野心?
錢德勒:我們期望密涅瓦的獨特模式能夠引起高等教育界的關注,然后去思考和改變傳統(tǒng)教育模式存在的問題。我們能夠打破的其實是本科的博雅教育,并不能夠代替大學學術研究的職能。大學作為一個研究機構,不斷地生產(chǎn)出新的思想、技術,我們也是這種研究的受益者。如果說大學沒有研究的話,對于世界來說是一個損害。
如果密涅瓦大學模式能夠推廣給更多的學校,或者密涅瓦大學的一些做法被其他的大學所運用。如果有更多的有創(chuàng)造力、有系統(tǒng)思維的學生,并且能夠有效溝通的話,這個世界會變得更加好一些。
《財經(jīng)》:現(xiàn)在密涅瓦模式在美國大學里面是不是產(chǎn)生了一些很積極的影響?
錢德勒:不僅僅是美國,很多大學對密涅瓦產(chǎn)生了興趣,經(jīng)常邀請我們去做演講和交流。當然,我不認為整個密涅瓦模式可以照搬,只要其他大學引入其中一部分就有意義。例如,香港科技大學就和我們有合作。今后我們會去做更多的推廣。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前進道路。
《財經(jīng)》:作為一個教育者,你認為現(xiàn)代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大學應該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呢?
錢德勒:50年前的大部分工作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消失了,現(xiàn)在的許多工作也在改變。面對這樣的急劇改變,一個人要有開放性和理解力,否則就難以跟上時代的變化。要做一個成功者,想要成為這個世界的引領者,能夠不斷適應新變化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以前,在大學學的東西可能用一輩子,現(xiàn)在大學傳授的知識可能很快被淘汰??赡芙逃弑救硕疾恢廊绾蝸砻鎸@么一個急劇變化的世界,所以學習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大學應該培養(yǎng)能夠學習的人,他們有批判性精神,有創(chuàng)造力,他們具有國際視野,有廣泛的思考能力,能夠用證據(jù)去做決策。
《財經(jīng)》:將來科學能不能在很大程度上取代教育的功能,甚至完全取得教育?比如,就像電腦可以插卡一樣,知識也可以植入人的大腦。
錢德勒:我不同意這種觀點,因為教育是一種必須的需求,它關乎我們如何去改變一個孩子,讓一個人去學習。對教育的這種需求至關重要,我不能想象教育變得不重要,知識的傳輸確實是可以被取代的,這也是為什么密涅瓦大學教的都是實踐性知識,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知識。實踐性知識是不斷演化的,我們所教的內容會隨著現(xiàn)實改變而改變。
《財經(jīng)》:是不是整個國際教育界都有這樣的擔心和顧慮:教育趕不上這個時代。以前教育是在引領時代,在今天教育卻被時代、尤其被科學技術拖著走?
錢德勒:教育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面臨如此嚴峻的挑戰(zhàn)??萍几淖內祟惖乃俣确浅??,所以我們要不斷地去重新培訓人才。現(xiàn)存教育遭遇巨大挑戰(zhàn),教育者需要更多從其他學科吸收最前沿的知識,推進教育。這不是個人要去完成的事,而是要在一個系統(tǒng)完成。為此就要改革學校體制,有更多的激勵讓每個老師有動力去學習和提高自己的水平。
《財經(jīng)》:您在這么多年的教學中肯定接觸了很多中國大學生,在您眼里,他們和關國的大學生有什么區(qū)別嗎?因為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培養(yǎng)出來的。
錢德勒:中國學生往往數(shù)學非常強,他們作為學習者的能力是非常強的。不過在中國的教育模式下有一些知識不需要學習,到美國以后需要從頭學習。另外,很多時候中國學生希望從教授那里獲得答案,而并不習慣于自己探索,或者和團隊合作共同去尋找答案。當然,其他國家的學生也會有類似的問題。
《財經(jīng)》:《人類簡史》的作者赫拉利認為,人類將可能會被新的物種所取代。您作為一個科學家,怎么評價這種預言?這個問題和教育也是密切相關的,如果真的變成那樣時代,可能教育就消失了。
錢德勒:我沒有讀過《人類簡史》。我不認為人類會被機器人或人工智能所取代,雖然有很多工作可能會被機器取代,但是人類是這些機器的控制者。目前科學只是向前走了一小步,我們對于我們自身、對于我們的大腦,還存在太多太多的問號。某些預言或許理論上是可能的,但是我不可能看到,包括我的子孫也看不到那一天。
《財經(jīng)》:但是從遺傳學上來說,在之前人類歷史上是按遺傳規(guī)律來走的,今后完全可以對遺傳進行干預,“新人”和原來生理學意義上的人可能有很大不同。
錢德勒:通過遺傳干預,解決遺傳疾病當然沒有問題,可是通過技術手段改變人類就有爭議了,這其實是一個倫理問題。我們需要用倫理的視角來考慮科學問題。沒有人能夠否認,科學在不斷進步,教育受到巨大挑戰(zhàn),但是教育不會消失,只會不斷進步。在巨大的挑戰(zhàn)面前,教育需要不斷地進步,通過培養(yǎng)人才來引領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