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燕
摘 要:理想的語文課堂應該是讓學生思緒自由飛翔的課堂。然而,如今的“應試教育”卻把語文教學引入了死胡同。教師過多的講解,大量的分析,把一篇篇優(yōu)美的課文分析的支離破碎,毫無美感,學生的語文學習自然也變得索然無味了。教師在課堂上只是在語言文字形式上兜圈子、繞彎子,嚴重扼制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作為小學一線語文教師,必須發(fā)展學生的求異思維、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關鍵詞:語文課堂;個性化;質疑;想象;表達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09-046-1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薄ⅰ耙湟晫W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惫P者認為,在語文課堂上,教師不應給學生太多的束縛,而應為學生拓展更為廣闊的天地,讓小學生個性花朵在語文教學中真正走向綻放。為此,我在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實施個性化閱讀教學方面做了以下嘗試:
一、尊重學生個性化的質疑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我的課堂上我允許學生隨意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提出他們的疑問。對待學生的質疑,只要是有思考價值的問題,無論是我能回答的,還是不能回答的,我都積極地引導學生釋疑。當學生提出一些毫無關聯(lián)的問題的時候,我也提醒自己耐心地聆聽,耐心地解答,努力呵護學生肯動腦筋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個性的良好發(fā)展。筆者認為,精彩的語文課堂,敢于提問是培養(yǎng)學生質疑能力的關鍵所在。要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教師就必須鼓勵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積極思考問題,敢于提出問題。
二、引導學生個性化的想象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毕胂笫秦S富文本的魔杖,語文課堂教學要引導學生個性化的想象。
在教學《荷花》一課時,我抓住細節(jié)讓學生展開想象?!膀唑扬w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在教學時,我抓住“蜻蜓飛行的快樂”、“小魚昨夜的好夢”這樣的細節(jié),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學生的想象美得出乎我的預料:“荷花,知道嗎?我今天飛到這里就捉到了好幾只害蟲,吃的飽飽的,好開心?。 薄昂苫?,我昨晚夢見自己吐了一串彩色的泡泡,可漂亮了!”“荷花,我昨晚夢見自己長了一雙翅膀,和小鳥一起飛到了天上,我還摸到白云了呢,白云像棉花糖,真好玩!”……
究竟該如何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呢?在教學《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一課時,我認真地研讀課本。在課前對課文最后拓展延伸的細節(jié)進行了精心的預設:“在夏天里,你最喜歡哪些可愛的動物、漂亮的植物呢?今天唐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根魔棒,你們可以想變什么就變什么?!睂W生紛紛舉手,搶著回答。我順勢繼續(xù)提問:“那你最想變成什么?又想做些什么呢?”學生想象的大門被打開了,一個個高舉著小手:“我想變成一盞燈,回家晚的小動物就不怕黑了。”“我想變成一只百靈鳥,為花草樹木唱歌?!薄拔蚁胱兂梢慌_電風扇,夏天給小朋友們吹風?!薄粋€個生動的句子展現(xiàn)在我的眼前。這樣的設計巧妙地激發(fā)了學生表達的興趣,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角色,每個人都想說,也愿意說。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無窮的想象。教學過程中我還常常設計一些補白,激發(fā)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在教學《送給盲婆婆的蟈蟈》一課時,我設計了多處補白:“婆婆的眼睛看不見,生活中她會遇到哪些困難呢?”“婆婆聽得多開心呀!她會對小男孩說些什么呢?”……學生想象的閘門被打開,表達的欲望被激發(fā),對文本的理解也更加深入透徹了。
三、鼓勵學生個性化的表達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師要利用文本深藏的情感,給學生提供表達感受、抒發(fā)情感的機會。
在教學《姥姥的剪紙》一課時,我出示一幅幅剪紙,引導學生回憶與姥姥在一起的童年生活。此時此刻,漸入情境,順勢引導:“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會對姥姥說些什么呢?學生的思維像開了閘的水源:“姥姥,是你為我洗衣做飯,是你陪我做游戲陪我睡覺……姥姥,你對我太好了,我永遠感謝您!”“姥姥,你以前為我剪了那么多漂亮的剪紙,把我逗得又蹦又跳??墒乾F(xiàn)在你又不見了。姥姥,我想你……”整個教學課堂中,學生由文中的姥姥想到了自己的姥姥。學生在閱讀中理解,在理解中體驗,在體驗中進行了表達。
在教學《狐貍和烏鴉》一課時,我這樣提問:狡猾的小狐貍和笨笨的小烏鴉,你更喜歡誰呢?不一會兒,有學生開始舉手了:“我喜歡烏鴉,因為小烏鴉單純?!薄拔也幌矚g烏鴉,因為烏鴉太黑了,嗓子也不好聽?!薄拔蚁矚g小狐貍,因為小狐貍很聰明?!泵鎸@些有著創(chuàng)新精神的個性化表達,我適時地給出了表揚:“是呀,小狐貍很聰明,他愛動腦筋,但是老師想要提醒小狐貍,聰明要用在學習上,不可以再去騙人哦!”解放了學生束縛的思維,引導學生自由地表達,讓學生敢于說真話、實話、心里話,學生的表達充滿個性化的特點。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學生個性化的質疑,引導學生個性化的想象,鼓勵學生個性化的表達,堅持不懈地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只有這樣,埋在學生心底的智慧種子,才能生根發(fā)芽,長葉開花,才能在語文課堂美麗地綻放!
[參考文獻]
[1]任長松.探究式學習學生知識的自主建構[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
[2]吳立剛,夏惠賢.現(xiàn)代教學論基礎[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