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勝戰(zhàn)
曾幾何時,人們談“匠”色變。在教育界,“教書匠”成為一個不是很動聽的詞匯,甚或帶有輕蔑之意?!耙鼋逃遥蛔鼋虝场背蔀椴簧俳處煹膬r值共識;“教育家”與“教書匠”成為兩個虛假對立的群體。
其實,很長時間以來,人們誤解了“匠”字,冤枉了“教書匠”這一稱謂?!敖场弊?,原本是很體面、很崇高的?!冬F(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匠”,指有手藝的人,還指在某方面很有造詣的人。各個領域的能工巧匠,自古以來就令人羨慕、受人敬重。文學巨匠、藝術巨匠、科學巨匠、思想巨匠、教育巨匠等更成為社會的脊梁和時代的驕傲?!敖虝背伞敖场?,標志著這位教師的專業(yè)水平達到了行家里手的高度;“教書”成“巨匠”,更意味著這位教師的教育功夫達到了難望項背的境界?!敖虝背伞敖场?、成“巨匠”何陋之有?
現(xiàn)在,教育領域有一些大家公認的教育名家,他們雖然專攻不同、思想各異、風格有別,但都擁有一個共同的專業(yè)品質—“匠心精神”。“匠心精神”是什么?就是對教育事業(yè)無比熱愛、高度專注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于漪老師說:“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這,就是“匠心精神”。
當然,教育名家畢竟人數極少,可學而難至。對廣大教師而言,修煉自己的一顆“匠心”,弘揚“匠心精神”,做一個合格、優(yōu)秀乃至了不起的教師,則是專業(yè)發(fā)展的必修功課,是一條可學而至的治學修身路徑。著名教育專家李鎮(zhèn)西老師說得好:“不當教育家,一輩子做個‘教書匠,你也能成為偉大的老師?!?/p>
前些日子,筆者參加了浙江省教研室和省特級教師協(xié)會舉辦的“祝國強老師教育思想研討會”,被全國優(yōu)秀教師祝國強老師“教書匠”的事跡深深吸引。祝老師癡情教育、獲獎無數、著作等身、桃李遍天下。我忽然發(fā)現(xiàn),祝老師不就是“教書匠也能成為偉大的老師”的典型代表嗎?
36年來,祝老師只做了一件事:教書。做中學政治教師的時候,他研究“怎樣教書”;做省政治教研員的時候,他在更大的講臺上依然研究“怎樣教書”。祝老師專注如一:扎根課堂,將自己的三尺講臺站成了一道風景、一種范式、一方高地。祝老師嚴謹如一:下“笨功夫”,給研究教材、備課、上課、命題等常規(guī)工作,注入了精細與精美,賦予了藝術與神圣。祝老師探索如一:與時俱進,高舉“學科味道”的思想旗幟,始終走在浙江省乃至全國教育教學改革的前頭。祝老師讀書如一:與書為伴,相信讀書的偉大力量,將讀書變成自己的存在方式。祝老師大愛如一:愛生如子,無論學生貧富智愚,一律平等對待、民主行事、關愛有加,用靈魂喚醒靈魂。一言以蔽之:36年來,祝老師大愛無聲、匠心不息!
幾年前,美國“最佳教師”弗蘭克·邁考特寫過一本書─《教書匠》,榮獲素有“新聞界諾貝爾獎”之美譽的“普利策獎”,他本人被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教書匠”。在這本名著中,我們沒有看到這位“世界上最偉大的教書匠”創(chuàng)造了什么驚天動地的偉業(yè),看到的只是他從教30年來一個又一個苦澀與甘甜相伴的教育故事。弗蘭克·邁考特的教育故事告訴我們:偉大來自平凡。倘若中國也有“偉大的教書匠”的評選活動,那么我相信,像祝國強那樣的教師應該會榜上有名。
深入思考下去,當前中國“偉大的教書匠”這么稀缺,與一部分人小看“教書匠”、不理解“匠心精神”有關,與教育的功利主義有關。在功利主義的誘惑下,“多快好省”成為新時尚,教育得了浮躁病,“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成為一種奢望。一些教師缺乏“面壁十年圖破壁”“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匠心精神,像“墻上蘆葦”,終究立不住、爬不高、走不遠。
教師強則教育強,教育強則國家強。當下,中國的教育已經進入新時代。中國教育的發(fā)展,不僅需要一批教育名家,更需要一大批了不起的“教書匠”。了不起的“教書匠”就是“偉大的教師”,他們是推動中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中堅力量。時代,呼喚“偉大的教師”;教育,呼喚匠心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