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扁吻魚仔魚集約化培育技術研究

      2018-06-22 06:59:02陳朋時春明祁峰楊帆謝春剛李林馬燕武張人銘
      中國水產 2018年6期
      關鍵詞:鹵蟲靜水仔魚

      文/陳朋 時春明 祁峰 楊帆 謝春剛 李林 馬燕武 張人銘

      2014年~2016年,在新疆水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工廠化魚類繁育車間,使用循環(huán)水矩形槽進行扁吻魚子二代仔魚的集約化培育,對仔魚發(fā)育的主要形態(tài)特征及生活習性進行了觀察,對仔魚開口餌料的選擇及培育水環(huán)境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水溫11℃~24℃時,初孵仔魚發(fā)育至第6天~7天開口攝食,以鹵蟲無節(jié)幼體作為開口餌料,第10天~11天開始投喂鹵蟲無節(jié)幼體+鰻仔魚飼料,經過5天~10天的投喂培育,仔魚全長長至10mm~15mm,存活率為67.2%~84.3%,靜水環(huán)境下存活率明顯高于循環(huán)水環(huán)境。

      扁吻魚Aspiorhynchus laticeps,又名新疆大頭魚,屬鯉形目,裂腹魚亞科,扁吻魚屬,是體型最大的裂腹魚類,也是裂腹魚類中唯一的大型肉食性魚類。僅分布于我國塔里木河水系,是塔里木河盆地動物區(qū)系中的標志性物種。曾是新疆重要的經濟魚類。受過度捕撈、水利工程建設等因素影響,上世紀60年代中期,自然分布范圍大幅縮小,資源急劇衰退,1988年列為國家Ⅰ類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1998年錄入我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魚類)。為了更好的保護扁吻魚,自2004年,新疆水產科學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等單位在其野生親魚的采捕與馴養(yǎng)、人工繁殖以及子一代苗種培育、移地保護、成魚養(yǎng)殖等方面陸續(xù)開展了一些有益的研究。歷經十年的努力,子一代人工養(yǎng)殖群體于2014年首次性成熟。同年,新疆水產科學研究所利用該批養(yǎng)殖親本實現(xiàn)了扁吻魚的全人工繁殖,并在隨后的兩年連獲成功。所獲仔魚進行集約化培育。經過3年的摸索與改進,總結出一套扁吻魚子二代仔魚集約化培育技術,并對仔魚的發(fā)育進行了描述,為下一階段苗種的池塘培育奠定了基礎?,F(xiàn)將培育技術總結如下。

      一、材料與方法

      (一)仔魚的獲得

      親魚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水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室內集約化養(yǎng)殖車間培育的扁吻魚子一代成熟親魚,采用人工催產方法,催產時間5月初,使用馬來酸地歐酮和鮭魚釋放激素類似物混合催產劑。受精卵使用圓錐形網(wǎng)箱孵化,孵化水溫18℃~21℃,水源為地下水。4天~6天胚胎陸續(xù)破膜孵出,仔魚隨即轉移至平列槽中培育。

      (二)開口餌料選擇實驗

      選取鹵蟲無節(jié)幼體、蛋黃和鰻仔魚飼料(CP≥47%)作為仔魚培育飼料,養(yǎng)殖容器使用白玻璃魚缸(60 cm×30 cm×30cm),水位保持在25cm,水源為曝氣后的地下水,水溫18℃~24℃,開口仔魚放養(yǎng)數(shù)量100尾/缸。

      (三)仔魚培育

      仔魚在靜水和循環(huán)水兩種不同的環(huán)境下進行培育,并定期檢查苗種的生長及成活情況,比較兩種環(huán)境的優(yōu)劣。

      靜水培育:培育在玻璃缸平列槽中(3m×1m×0.35m)進行,水位保持在0.3m,水源為地下水,每天換水1次,內源性營養(yǎng)期每次換水1/3,投喂培育開始后每次換水1/2。水溫17℃~23℃。使用氣泵增氧,溶解氧保持在10mg/L以上。每槽投放初孵仔魚在5萬尾以內。每天換水前擦拭池壁一次,及時清除死尸和殘餌。

      循環(huán)水培育:培育池規(guī)格、水位、水源、換水、溶氧、仔魚培育密度、清污管理等同靜水培育。培育過程開啟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水體在平列槽、凈水池、生物濾罐、紫外線消毒器內循環(huán),培育池保持微流水狀態(tài)。水溫20℃~24℃。

      (四)仔魚發(fā)育

      仔魚發(fā)育觀察采用活體材料,在雙目鏡下進行,每次觀察10個樣品。觀察前用25%酒精麻醉。在觀察過程中用測微尺測量魚體全長并描繪和記錄各個時期仔稚魚的形態(tài)特征。

      (五)數(shù)據(jù)處理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使用EXCEL。

      二、結果與分析

      (一)仔魚發(fā)育及主要生活習性

      剛孵出的仔魚魚體細長,透明,全長6.5mm~8.7mm。肌節(jié)52對。眼黑色,似圓形。頭部略彎向卵黃囊,腹部蓋在卵黃囊上,卵黃囊的長度約占全長的75%。鰭褶膠狀。多數(shù)時間靜臥水底,少部分通過軀干扭動間歇地在水底轉圈或垂直向上浮起或上浮向前抖動。此時的仔魚依靠卵黃囊供給營養(yǎng)。

      隨著時間的推移,仔魚體表色素累積逐漸增多,鰭褶逐漸變大,血管網(wǎng)形成,鰾、腸管出現(xiàn),卵黃囊不斷縮小,活動頻率增加。

      至第6天,多數(shù)仔魚軀體背部出現(xiàn)明顯的色素帶,頭頂端有色素沉著。胸鰭可以自然張開,背鰭形狀與成魚相似,尾鰭不對稱的上下葉邊緣仍有膠狀條帶。多數(shù)出現(xiàn)鰾,近圓形,周圍黑色素沉著,中間光亮。腸管透明,從鰾的下方直達肛門處。卵黃囊消耗殆盡,少數(shù)呈細長柱狀。仔魚活動頻繁,反應靈敏,喜聚集于流水處,多數(shù)可以平游并攝食鹵蟲無節(jié)幼體。此時開始投喂餌料。

      經過5天~10天的投喂培育,多數(shù)仔魚全長長至10mm~15mm。頭部、背部色素密集。鰓蓋形成,表面色素沉著,不透明,挑開鰓蓋可見鰓絲。背部略隆起,背鰭、尾鰭出現(xiàn)骨質鰭條,尾柄形成,胸鰭扇形,可見鰭條,肛門后緣出現(xiàn)似臀鰭鰭褶。鰾橢圓柱形。腸管呈直管狀,與肛門貫通??诙宋?,快速張合,可以追食鹵蟲無節(jié)幼體,或啃食面團狀人工配合飼料。喜聚群,每池分多個魚群,廣泛分布于水體上層。喜聚集于流水處,趨光性不明顯。反應靈敏,手在水面上揮動時,同一魚群會迅速向同一方向急速游動,表明體質較好,有較強的活動能力,則可進行魚苗的池塘培育。

      (二)仔魚培育

      1.開口時間與開口餌料

      仔魚開口時間的確定及開口餌料的選擇是扁吻魚魚苗培育的關鍵技術之一。

      當鰾與腸管出現(xiàn),卵黃囊消耗殆盡,多數(shù)仔魚可以平游,投喂鹵蟲無節(jié)幼體時部分仔魚腸管因攝食而呈橙紅色,表明仔魚由內源性營養(yǎng)轉食外源性營養(yǎng),此時開始投喂培育。

      將鹵蟲無節(jié)幼體、蛋黃和鰻仔魚飼料進行開口餌料選擇實驗表明,鹵蟲無節(jié)幼體及熟蛋黃均可作為仔魚的開口餌料,但蛋黃極易壞水,且此時部分仔魚仍靜臥水底,不便進行殘餌清理。鰻仔魚飼料作為開口餌料是失敗的,干粉料或濕料團均未引起仔魚的攝食欲望,但投喂培育3天~4天后,仔魚開始大量聚集于濕料團周圍,并進行啃食。可見,鹵蟲是仔魚開口的最佳餌料,鰻仔魚飼料可以在仔魚開口的3天~4天后搭配投喂。

      2.投喂管理

      第1天~3天,投喂鹵蟲無節(jié)幼體,每天投喂5次,投喂時間分別為8時、11時、14時、17時和20時。采取飽食投喂,每次每萬尾開始投喂0.6g~0.8g鹵蟲,餌料密度為500ind/L~800ind/L。投喂20min后,觀察攝食情況,吃飽的仔魚腹部圓鼓呈橙紅色,隨著仔魚的生長,食量不斷增加,根據(jù)殘餌情況調整投喂量。

      第4天開始,投喂鹵蟲無節(jié)幼體+鰻魚飼料,每天投喂7次,投喂時間分別為8時、10時、12時、14時、16時、18時和20時。其中,8時、12時、16時和20時投喂鹵蟲,其它時間投喂鰻魚飼料。采取飽食投喂,鹵蟲無節(jié)幼體每次每萬尾開始投喂0.8g~0.9g鹵蟲,餌料密度為700ind/L~900ind/L。隨著仔魚的生長,攝食旺盛,食量不斷增加,投喂量隨之增加。至第7天~10天,每次每萬尾投喂1.0g~1.2g鹵蟲。鰻魚飼料加清水和成飼料團后揪成一元硬幣大小的飼料餅,每池每次投喂8餅~10餅。

      此外,準備投喂的鹵蟲無節(jié)幼體應確保干凈,無卵殼或死卵。在投喂前的5min關閉充氧和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待水面平靜后進行不等量全池潑灑,魚群密集處量多,魚少處量少。40min后吸除殘餌、糞便、死尸等污物,隨后開啟充氧和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鰻魚飼料投喂無需關閉充氧和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但飼料餅應避開水口和氣石,全池均勻放置,待下次鹵蟲無節(jié)幼體投喂完畢后,吸除殘餌。

      表1 2014~2016年扁吻魚子二代仔魚集約化培育結果

      3.存活與生長

      2014年采用循環(huán)水培育,2015年和2016年采用靜水培育,其它管理措施基本一致。仔魚存活及生長情況如表1所示。

      仔魚培育的存活率:2014年,存活率為67.2%,2015和2016年存活率明顯較高,分別為84.3%和80.7%。

      仔魚的生長:經過5天、7天和10天的投喂培育,仔魚全長分別長至10.3mm、11.2mm和13.7mm。

      2014年培育存活率最低,主要有兩個原因:(1)仔魚喜歡聚集于進、出水口流水處,而出水口防逃網(wǎng)吸苗嚴重,一部分吸附在防逃網(wǎng)與培育槽的連接處致死,一部分通過連接處進入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致死,僅吸附防逃網(wǎng)致死的仔魚達到200尾/槽~1700尾/槽;(2)在投喂培育的第7天,兩個培育槽中發(fā)現(xiàn)漂游魚波豆蟲寄生蟲病,隨即關閉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并進行治療,但在隨后的兩天仍有4槽仔魚被傳染?;谝陨蟽蓚€原因,在隨后兩年采用了靜水培育,避免了水流吸苗及病害橫向傳播,同時縮短培育時間,減少了病害發(fā)生的幾率,極大的提高了仔魚培育存活率。

      (三)病害防治

      2014年仔魚培育期間發(fā)生漂游魚波豆蟲寄生蟲病,患病仔魚離散分布于水體表層,游動遲緩,對外界擾動反應遲鈍,體型消瘦,體色發(fā)黑,體表黏液增多,食欲減退或不攝食,病發(fā)后第3天大量死亡。鏡檢病魚,體表、鰭褶、鰓絲均發(fā)現(xiàn)病原,鏡檢行為正常的仔魚,約20%被病原寄生。發(fā)現(xiàn)病害后隨即關閉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用0.1ppmCuSO4溶液藥浴10min~15min,同時使用加熱棒提高水溫至22℃~24℃,并清潔池壁,消毒工具,大量換水,通過4天的治療,病情得到控制,死亡數(shù)量減少,魚苗逐漸恢復攝食。

      漂游魚波豆蟲是水產養(yǎng)殖上常見病,主要危害魚苗,水溫4℃~30℃時都能使魚發(fā)病,但病發(fā)適溫12℃~20℃,流行于春季和冬末。預防措施主要有五個方面:(1)及時清除殘餌、死尸等污物,定時、定量換水,保持池水清新;(2)每隔3天~4天使用硫酸銅(濃度0.7ppm)或漂白粉(濃度1ppm)藥浴魚苗和工具;(3)各培育槽獨立運行,靜水培育,避免疾病橫向傳播;(4)加強營養(yǎng),增強魚苗體質,提高魚苗抵抗力;(5)縮短魚苗集約化培育周期,減少病害發(fā)生的幾率。根據(jù)近年經驗和仔魚培育效果來看,這幾項措施針對漂游魚波豆蟲及其它病害的預防均是積極有效的。

      三、討論

      新疆水產科學研究所自2005年開始扁吻魚子一代仔魚的培育,2014年開始子二代仔魚的培育。從仔魚的生長與發(fā)育來看,子一代與子二代并無差異。所以,關于仔魚的集約化培育技術,除水流和培育餌料稍有變化外,其它基本沿用了子一代仔魚的培育技術。

      集約化養(yǎng)殖環(huán)境下開口餌料的選擇及日常管理是扁吻魚仔魚培育成敗的關鍵。在自然條件下,扁吻魚是肉食性魚類,要求餌料營養(yǎng)中蛋白質的含量在50%以上,對于鹵蟲無節(jié)幼體和鰻仔魚飼料基本符合這一要求。鹵蟲無節(jié)幼作為扁吻魚開口餌料適口性好,而鰻仔魚飼料并不適口,這與任波等的研究結果相似。但本研究發(fā)現(xiàn),用鹵蟲無節(jié)幼體開口培育3天~4天后,隨著仔魚口裂的生長及活動能力的增強,逐漸可以啃食飼料團,用其與鹵蟲無節(jié)幼體搭配投喂,配合飼料較為全面的營養(yǎng)價值,更好的促進了仔魚的生長和發(fā)育。

      關于扁吻魚仔魚培育的日常管理,關鍵做好水質管理。扁吻魚出膜后的第一周內,多數(shù)時間處于靜臥及半靜臥狀態(tài),常堆聚在一起,死掉的魚苗很快長滿水霉,并感染其它活魚苗,引起大批死亡。此時是仔魚開口培育的關鍵時期,應及時將死魚苗挑揀干凈。此外,獨立運行的培育槽靜水培育較為適宜,一方面,避免了水流將魚苗沖積聚集或頂水聚集造成死亡,另一方面,可以減少病害的橫向傳播。為了保持靜水環(huán)境的水質清新,每天除換新水外,應及時清除糞便、殘餌和死尸等,每周用漂白粉消毒,預防疾病。

      在魚苗培育過程中發(fā)現(xiàn),扁吻魚仔魚會有一部分畸形個體和行動遲緩、體質較弱小的個體沉于池底,這部分群體占總量的4%~7%,通常將這部分魚苗收集后單獨培育,以保證有足夠的餌料和良好的水質,培育效果較好,部分畸形個體在稚魚后期表現(xiàn)出正常的形態(tài),提高了整體成活率。

      猜你喜歡
      鹵蟲靜水仔魚
      鹵蟲的研究與應用
      中國水產(2023年5期)2023-08-04 02:16:13
      饑餓對似魚句早期仔魚發(fā)育、攝食及生長的影響
      鹵蟲營養(yǎng)強化研究
      靜水深深流
      文苑(2016年14期)2016-11-26 23:04:39
      靜水
      文學港(2016年7期)2016-07-06 15:17:18
      鐵皮石斛組培植株和大田植株中的多糖及其鹵蟲毒性
      中成藥(2016年4期)2016-05-17 06:07:51
      靜水稱重法測坦桑石密度的不確定度評定
      船模靜水橫搖試驗的不確定度分析
      斑鱖仔魚饑餓試驗及不可逆點的確定
      饑餓對半刺厚唇魚(Acrossocheilius hemispinus)仔魚早期發(fā)育的主要影響
      明水县| 禄劝| 唐河县| 盖州市| 遂川县| 钟祥市| 顺平县| 东丰县| 射阳县| 墨竹工卡县| 阳谷县| 大英县| 渭源县| 德钦县| 台南市| 营山县| 云阳县| 鲁山县| 卢龙县| 沙洋县| 韶关市| 库车县| 西充县| 同心县| 乌苏市| 大新县| 锦州市| 延长县| 商都县| 明光市| 北票市| 荆州市| 沾益县| 辉县市| 宽城| 革吉县| 普兰县| 阿克| 永靖县| 阿拉善盟| 博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