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燁
摘要孩子3-6歲,是幼兒英語學習的黃金時期。孩子越小就越容易自然而然的學會一種語言,反而年紀的增長會給孩子掌握正確的口音和英語試思維培養(yǎng)帶來極大的難度。因此,讓孩子從小就學習英語,不僅能幫助他們輕松完成學校的英語課程,還能培養(yǎng)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本文以3到6歲的學齡前兒童為研究對象,研究了學前兒童英語學習態(tài)度的現(xiàn)狀。本文的研究對象是牡丹江市某幼兒園的60名大班學生和3名任職于該校的英語老師,旨在以小見大,更好地促進幼兒英語教育。筆者采用師生調(diào)查問卷和教師面談的方法,調(diào)查三個維度的問題:(1)兒童學習英語的態(tài)度;(2)家長對幼兒學習英語的態(tài)度;(3)教師英語教學態(tài)度。結果顯示:被調(diào)查的大部分兒童學習英語的原因來自于家長和學校的要求,其學習態(tài)度并非自身興趣使然;師資情況令人驚嘆;面對教學對象是學前兒童的英語教學,教師們沒有很好的方式來進行教學。
關鍵詞學前兒童英語學教學學前兒童英語學習動機學前兒童英語學習態(tài)度
中圖分類號:G613 文獻標識碼:A
在中國,對于學前兒童進行第二語言學習,語言教育專家們的態(tài)度與看法是見仁見智。由于中國的改革開放以及國際交流的普遍性,世界第一語言——英語,它的教學已在中國的許多幼兒園被開設了,且作為招生的一個籌碼。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外語學 習要從娃娃抓起,樂于把孩子送到雙語幼兒園,或者樂意接受學校開設英語課程,獲得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正由于有這樣一種需求 ,使得我國雙語、或開設英語課程的幼兒園如雨后春筍般。然而,在這迅速增長的過程中,也產(chǎn)生了一些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由于學齡前兒童年齡小,在學習方面還沒有形成自己的體系,所以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其學習態(tài)度是很值得研究與推敲的。
本研究是牡丹江市某幼兒園的一所幼兒園的60名大班學生及其家長和3名擔任該園的英語教學任務的老師。該園只開設英語課程,不屬于雙語幼兒園。測試期間,先對學前兒童和教師介紹本調(diào)查的意義??紤]到孩子有限的知識,在問卷完成的過程中,對每一個問題都給他們做充分的解釋和說明,并確保師生們能正確全面地理解問卷內(nèi)容。兩份問卷在2017年9月完成。所有參與者都是自愿并獨立完成本問卷。發(fā)出問卷共63份,收回的有效問卷:學前兒童57份,教師3份。學生問卷與教師問卷均為10道單選題,分為3個維度,旨在了解幼兒學習英語的態(tài)度。
首先是學前兒童學習英語的動機。參與調(diào)查的學生為60人。了解英語很重要的孩子僅有47%,認為不重要的有20%,回答不知道的有33%;不喜歡英語課,覺得上英語課很無聊的有25%,認為不無聊的有35%,不知道回答什么的有40%;知道學習英語的原因的孩子有50%,不知道的英語學習原因的有30%,回答不知道看不懂題目的有20%;喜歡學英語的有38%,不喜歡的有25%,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不喜歡的有37%;不喜歡英語,因為比語文數(shù)學都難的有51%,回答否的有32%,回答不知道的有17%。綜上,兒童在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動機上均存在很大問題,大部分寶寶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學英語,也不了解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大多數(shù)學前兒童學習英語的動機并非是自己感興趣,可能是老師、家長額外增加給她們的。但通過這次調(diào)查出現(xiàn)的問題是:絕大多數(shù)孩子在小明自為什么要學比數(shù)學和語文難的英語的情況下,被家長和老師安排了課程之后,又是什么原因使將近一半的孩子對英語產(chǎn)生明顯的厭惡心理,還有那表示不知道40%的兒童,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又有多少呢?
第二是家長對幼兒英語學習的態(tài)度。通過問卷結果,可以得出了解英語學習重要性的家長有68%,不了解的30%,不知道的2%;主動讓孩子學習英語的有60%,不主動的40%;覺得在學齡前學習英語影響漢語學習的有58%,不影響的有33%,不知道的9%;會讓孩子在課余時間補習英語的有22%,不補習的78%;在家里借助動畫片等手段讓孩子多接觸英語的有63%,不接觸的37%。通過對家長的問卷調(diào)查,可以發(fā)現(xiàn),大部分家長對學齡前學習英語還是接受的,但是可能因為專業(yè)知識的匱乏等原因,家長們不知道如何讓孩子更好的學習英語,也不了解漢語英語學習的相關性與差異性。
教師訪談提綱:(1)你在上英語課之前是否跟同組其他老師進行交流?(2)你認為在教學中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什么?(3)你認為學前兒童英語教學的優(yōu)缺點是什么?通過訪談提綱,采訪了3位教師,對他們的回答進行了整理與轉述,結果如下:首先,教師在上課前,一般都是根據(jù)自己的方式方法來教學,并未與其他班級的教師進行溝通交流,課前沒有很好的整合資源,教學方法單一化。其次,在教學中,三位教師均認為遇到的最大困難是孩子們沒有主動學習的情緒,都是通過教師展示的英語歌曲、動畫、故事等被動接受,造成的教學效果不明顯;其中一位老師還認為放學后家長沒有進行一個延伸,也是教學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孩子們放學后,家長沒有進行輔導,孩子接受能力有限,學習過的內(nèi)容很難記住。最后,三位教師均對學前兒童英語學習抱有很大的期待,因為3-6歲學前兒童,是幼兒英語學習的黃金時期。孩子越小就越容易自然而然的學會一種語言,反而年紀的增長會給孩子掌握正確的口音和英語試思維培養(yǎng)帶來極大的難度。
綜上所述,這所幼兒園在英語學習方面雖然開展順利,但是在兒童、教師以及家長方面均存在問題。兒童本身不了解學習英語的重要性以及學習英語的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味的滲透英語,但是沒有過多的關注培養(yǎng)孩(下轉第193頁)(上接第191頁)子的學習興趣,家長在放學后,沒有對知識進行一個延伸,以上都是造成兒童英語學習停滯不前的原因。許多人認為幼兒不適合進行二語習得,擔心可能會與母語混淆,會產(chǎn)生副作用。
針對以上存在的情況,筆者給與一些建議供幼兒園及教師參考。家長在給孩子選擇英語讀物時,必須考慮到孩子的認知水平,家長應該適當?shù)呐囵B(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在家里隨時隨地閱讀書目,每天利用30分鐘時間帶孩子學習英語,不僅不會給孩子造成負擔,還能夠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也能夠陪伴孩子。語言專家認為,人類是從三四歲開始確定語音、語調(diào)的,作為家長,一定要抓住這個關鍵期。特別強調(diào),如果父母的語音、語調(diào)不準確很可能會誤導孩子,因此一定要讓孩子學習native speaker的發(fā)音。趣味性強、難度適中、知名度高是家長選擇教材的三大標準:教材內(nèi)容有趣保證孩子的學習注意力;難度適中保證孩子學習積極性不連續(xù)性;知名度高保證教材的權威性。對教師來說,英語課程活動應以游戲活動為主在兒童對英語學習的態(tài)度中,研究者發(fā)現(xiàn),兒童喜歡學習英語,大多是因為英語學習“好玩兒有趣”,而好玩兒和有趣,融合在英語課程中,就是英語課程的趣味性和游戲性。根據(jù)兒童的特點,教師應該多在英語課程中呈現(xiàn)以游戲活動為主的教學模式。在自然的情境和輕松的氛圍中教學,兒童學習英語的最大優(yōu)勢在于語音,兒童善于模仿和記憶,所以在教學中應該注重口語,以聽說為主,堅持聽說的整合,先聽后說、以聽促說,遵循自然的習得原則。
如果家長選擇送孩子到英語培訓機構,一定要選擇正規(guī)的機構,因為正規(guī)機構的教材是教育局教育專家們結合教學模式,教學軟硬件設施條件論證審批通過的。
最后,學前兒童可以將英語學習的更好,但是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比如教學水平,比如家長態(tài)度,因此,為了讓幼兒更好的學習英語,將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6年黑龍江省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重點研究課題,課題編號:WY201602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