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才
清風流嵐,冬陽如春。
手捧教育名著,心生萬種情結(jié)。掩卷深思:在300年后的今天,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為何仍煥發(fā)著無限的活力?
也許你會說,今天我們做得比他說得好。那么,你錯了。這正像書中講的一個故事:“一個雞蛋不加支持怎樣才能直立不倒呢?每個人都試過,都失敗了。他便把雞蛋在桌子上輕輕一敲,雞蛋破了,就這樣它立住了。別人都大笑,說他們也會?!?/p>
“你們現(xiàn)在看我這樣做當然會做了,但在我以前為什么誰也不會做呢?”
而夸美紐斯做的正是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情,你用現(xiàn)在的眼光來看300年前一位偉大的教育哲學家的觀點,當然沒什么了,那是因為你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請想:我國那時的教育形式是什么?基本還是私塾教育,何談班級授課?那時教育藝術是什么?還是背書,何談便宜性原則,又何談徹底性原則?
基于此,我們不得不說《大教學論》正閃耀著百年之光,一直影響著我們。我是帶著一種虔誠之心,和這位異國的教育哲學家在這文字構(gòu)建的空間里對話的,內(nèi)心洋溢著一種滿足與沖動。我的心始終提醒著我:記住這顆閃亮的星光,為了感懷先哲的智慧,更是為了啟迪有志于學校教育的我們。
一、《大教學論》是教育理論之光
人之所以區(qū)別于動物,原因就在于人是一種有理想的動物??涿兰~斯對于教育有這樣一種美好的期望,一種執(zhí)著的追求,我真是佩服!夸美紐斯生活在歐洲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時代,他是這個時代誕生的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他反對封建的等級教育,主張實行全民的普及教育,并為此提出了一種全新的、統(tǒng)一的學校教育體制,為后來資本主義學校教育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他身上的這種面對困難決不退縮、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是很值得后人所敬仰的。
二、《大教學論》是學校完善之光
夸美紐斯認為新學校教育體系應該是這樣的:
1.一切青年都應該受到教育。
2.他們都能學到一切可以使人變成有智慧、有德行、能虔信的科目。
3.教育是生活的預備,能在成年以前完成。
4.實施這種教育的時候不用鞭笞,無須嚴酷或強迫,它可以實施得盡量溫和輕快,盡量自然。
5.這種教育不是虛偽的,而是真實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入本質(zhì)的。
6.這種教育將不是吃力的,而是非常輕松的。
他主張“人人應當受到一種教育,進學校的人應不限于有錢有勢的少數(shù)人的子女,而是一切人的子女,不分男女、不論貧富,也不管住在城市或鄉(xiāng)村,都應該送入學校?!彼J為一切人都要受教育,只有通過教育,才能提高人的素質(zhì)。教育對于國家的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的確,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要想使我們國家更加繁榮富強,就必須加快培養(yǎng)建設祖國所需人才的步伐。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只有優(yōu)先發(fā)展教育,我們的強國之夢才能早日實現(xiàn)。
這里還滲透著夸美紐斯的一種思想,那就是普及教育。作為教師,我們有責任和義務推行普及義務教育。普及教育就應該是“一個都不能少”??梢龅竭@一點,得多難?。∷眯枰覀冏鲈S多背后的工作。時值初三報考,為保證報考率,老師們白天打電話家訪(因為還要上課),晚上就到家里親訪,苦口婆心地動員那些已經(jīng)輟學的學生回來報考。殊不知,夸美紐斯早在300多年前就認為該這樣做了,只不過是我們到現(xiàn)在做得還不夠罷了。但它絕不是一個新生事物。
三、《大教學論》是教育藝術之光
夸美紐斯對于教育力量的堅信是毋庸置疑的。他認為人心如同樹木的種子,樹木實際已經(jīng)存在于種子里面。“我們不必從外面拿什么東西給一個人,我們只須使他固有的,藏在身內(nèi)的東西展露出來?!边@就是說,人有發(fā)展的極大可能性,但是這種可能要靠教育才能變成現(xiàn)實。有的時候?qū)W生都不知道他竟這般聰明,教育卻讓他認識了自己。
人心又如土壤、白紙與蠟,“只要園丁當心”,土壤可能長出各種賞心悅目的植物;“白紙上什么都沒有寫,但是什么都能寫上”;“蠟能變成各種形式”“人腦也是一樣,它能接受萬物的影像”。這就是說,人是可以由外力加以規(guī)范的。這外力有兩種,一是環(huán)境,一是教育。但是教育可以左右環(huán)境的影響。這歸根結(jié)底還是說教育的力量大。因此,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不能忽視這一點。
具體到每一個人,夸美紐斯認為幾乎沒有教育不好的兒童。他滿懷信心地說,“我們差不多找不出一塊晦澀的鏡子晦澀到了完全反映不出任何影像的境地,我們也差不多找不出一塊粗糙的木板粗糙到了完全不能刻上什么東西的地步”。多么貼切的比喻啊!學生于整個班級是幾十分之一的小分子,可對于一個家庭來說卻是百分之百的全部。當我聽到老師們對這些所謂的“笨”學生大表不滿甚至是說出“不可救藥”的話來時,我就讓他們換位思考,想一想別人這樣說你孩子時,你是什么感受?
四、《大教學論》是班級授課之光
夸美紐斯提出的班級授課制,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效率。班級授課制這種基于學生共性要求的教學組織形式,能夠有效地利用教育資源,提高教育效果。實踐證明,采取班級授課制這種教學組織形式,對于傳播新知識、傳授新理念和提高教學對象的整體素質(zhì),具有其他教學組織形式所無法替代的作用。所以說,班級授課制是實施有效教學最有效的教學組織形式。
他還大膽地提出,要創(chuàng)設大班型,甚至是100多人都行。按他的道理來說,你要是能在這樣的班級里上課,就非得有兩下子不可,那得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他主張讓會的同學教不會的,判作業(yè)、批試卷等事情全交給學生干,因為你根本就干不過來,你就得想辦法。這反倒鍛煉學生的能力。這與我們現(xiàn)在提倡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不謀而合啊!不,應該說是我們謀了人家的思想、借了人家的教育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