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盛基
后漢時的一天,兗州逢集,一人騎著毛驢來到集市,徑直走到布攤前對賣布人說:“我是東邊那家官員的隨從,來為我家老爺買十匹綾羅綢緞。”是樁大買賣,賣布人很高興,談好價錢后,跟隨那人送貨上門。
來到一處宅院門口,那人把驢交給賣布人牽著,并說:“你先在這里等著,我將布拿進去讓我家老爺看看是否滿意?!辟u布人照辦,結果等了許久也不見那人出來,就上前敲門,沒動靜,輕輕推開門,就驚叫起來,連呼上當受騙了,里邊是座空宅院,騙子早已去得無蹤影。
賣布人的叫聲驚動了巡邏人員,巡邏人員就將他和驢一起帶到了官府。
兗州節(jié)度使慕容彥超詢問了事情原委之后,非常同情賣布人,安慰道:“別擔心,你先留在本府,我替你捉住那個騙子,追回你的布。”隨后,他安排廄兵將毛驢牽進馬廄,并囑咐把驢頭嘴朝上拴起來,一夜不讓它吃喝。
第二天,慕容彥超叫來幾個心腹官吏如此這般交代了一番,心腹們將驢牽到四通八達的路口放了,然后悄悄地跟蹤那頭驢。
驢子走進一個巷子再拐過幾個彎之后,在一家門前停下了。正在門口玩耍的一個小孩兒連聲喊道:“驢回來了!驢回來了!”門內出來一人,興高采烈地正要牽驢,卻被跟蹤驢的官吏一把逮住了。
審問時,慕容彥超對被逮之人說:“這是你的驢,從昨天起,它就沒吃一根草,沒喝一滴水。它饑渴難耐,放了之后,自然急著趕回家吃喝。是它引領我們的人抓到你這個騙子,你可知罪?”那人低頭認罪。之后,起獲的贓物如數(shù)還給了賣布人。
騙子總是以為自己手段高明,其實,一頭驢就能讓其現(xiàn)出原形。
選自《幽默與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