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烏爾禾油砂組成分析

      2018-06-28 03:03:50楊振興陳鴻漢閻光緒郭紹輝
      石油化工高等學校學報 2018年3期
      關(guān)鍵詞:烏爾禾油砂黏土

      李 敏, 楊振興, 陳鴻漢, 閻光緒, 郭紹輝

      (1.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 水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北京 100083; 2.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油氣污染防治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 102249)

      全球油氣勘探領(lǐng)域正在呈現(xiàn)非常規(guī)與常規(guī)并進、深層與淺層并進、海洋與陸地并進“三個并進”態(tài)勢[1]。隨著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續(xù)強勁和原油價格的節(jié)節(jié)攀升,油砂作為一種非常規(guī)能源,已受到國內(nèi)外學者的廣泛研究與關(guān)注[2]。中國的油砂資源量排名世界第五[3],油砂主要分布于西部和東部盆地[4]。我國準格爾盆地烏爾禾地區(qū)油砂裸露的表面積大,分布連片集中,形成了大片的油砂山丘,且具有含油率中等、黏土顆粒較多、油質(zhì)較好等特點[5]。目前我國油砂資源利用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研究主要集中于油砂儲量評估、地質(zhì)成因和油砂提取實驗等方面[6]。由于油砂的固體組成及粒徑大小對油砂分離具有重要影響[7-8],而油砂的特性又直接影響其分離方案的選取,所以研究油砂中固相特性對油砂分離方案選取和瀝青后續(xù)加工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油砂的應(yīng)用價值及油氣生成潛力,實質(zhì)上取決于其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特征和化學組成[9]。為了深入了解烏爾禾油砂的組成和結(jié)構(gòu)特點,本研究利用自動元素分析儀、激光粒度儀、X射線衍射儀和掃描電子顯微鏡等儀器,研究了烏爾禾油砂的基本組成、有機組成、元素組成、顆粒粒徑以及微觀結(jié)構(gòu)等,為后續(xù)烏爾禾油砂的分離及處理技術(shù)研究提供了借鑒。

      1 材料及方法

      1.1 實驗材料和儀器

      烏爾禾油砂;甲苯(分析純,北京化工廠);正庚烷(分析純,北京化工廠);中性氧化鋁(層析用,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正庚烷(化學純,北京化工廠);石油醚(分析純,北京化工廠);無水乙醇(分析純,北京化工廠)。

      激光粒度儀(Mastersizer 3000,英國Malvern);電子掃描顯微鏡(G300 70-81,德國ZEISS);自動元素分析儀(ECS 4010,意大利Costech);低速離心機(LD5-2B,北京雷勃爾離心機有限公司);馬弗爐(SGM·M6/10,洛陽西格馬爐業(yè)股份有限公司);X 射線衍射儀(Pert Pro MPD型,荷蘭帕納科);瀝青質(zhì)測定器(DYH-153,大連雨禾石油儀器有限公司);旋轉(zhuǎn)蒸發(fā)儀(RE-6000,上海研承儀器有限公司)等。

      1.2 研究內(nèi)容及方法

      1.2.1 油砂基本組成分析 利用甲苯做萃取劑,采用索氏抽提法提取油砂中的油,實現(xiàn)油與砂的分離,利用重量法測定油、水及固體組分含量。

      1.2.2 油砂油組成分析 使用自動元素分析儀分析油砂油元素組成與含量,采用NB/SH/T 0509—2010石油瀝青四組分測定法對烏爾禾油砂油開展四組分分析。

      1.2.3 油砂固體顆粒組成及微觀結(jié)構(gòu)分析 使用馬爾文激光粒度儀對經(jīng)過450 ℃高溫灼燒后的油砂顆粒在20~2 000 μm進行粒徑分布測定,并用X射線衍射儀在40 kV、250 mA條件下,以8 (°)/min掃描度,在10°~80°掃描范圍內(nèi)對該油砂顆粒的礦物成分和含量進行測定,同時使用電子掃描顯微鏡在加速電壓為5.0 kV條件下觀察并采集該部分油砂顆粒微觀結(jié)構(gòu)。

      2 結(jié)果與討論

      2.1 油砂基本組成分析

      經(jīng)過多次測定,油砂中含油率、含砂率和含水率結(jié)果見圖1。

      由圖1可以看出,油砂含油率為6%~16%,含砂率為82%~92%,含水率較低,在0.5%~2.0%。通常認為含油率大于10%的油砂屬于高等級,回收其中的瀝青油具有一定經(jīng)濟可行性,因此烏爾禾油砂作為高品質(zhì)油砂,可對其進行油砂瀝青提取分離研究。

      圖1 油砂基本組成Fig.1 Basic composition results of oil sands

      2.2 油砂油組成分析

      2.2.1 油砂油元素組成分析 使用自動元素分析儀對油砂油進行分析,得到了油砂油元素分布特點。具體分析結(jié)果見圖2。

      圖2 油砂油元素分析Fig.2 Elemental analysis of oil from oil sands

      由圖2可知,烏爾禾油砂油中碳元素、氫元素、氧元素、氮元素和硫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平均值分別為81%、10%、7%、1%和1%;氫碳原子數(shù)比為1.48,初步說明烏爾禾油砂油相具有縮合程度大和分子結(jié)構(gòu)復雜的特點;氧元素含量相對較高,主要是因為油砂油中含有大量有機酸類物質(zhì),也說明了我國的生油特性為陸相生油[10]。

      2.2.2 油砂油四組分分析 四組分代表油砂油的族組成,最常用的測定方法為四組分分析法。油砂油四組分分析結(jié)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烏爾禾油砂洗出油中膠質(zhì)、瀝青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平均值分別為27%、12%,飽和分質(zhì)量分數(shù)最高,約為40%;芳香分質(zhì)量分數(shù)為21%。瀝青質(zhì)的多少決定了油砂瀝青的膠體穩(wěn)定性,瀝青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越多,油砂瀝青膠體體系越不穩(wěn)定[11]。烏爾禾油砂洗出油中瀝青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相對較低。這樣油砂瀝青會比較容易從砂粒表面脫離,利于水洗分離。飽和分質(zhì)量分數(shù)較高,這有利于油砂水洗分離,且在后續(xù)煉廠處理過程中也會有較高的輕質(zhì)組分收率。

      表1 四組分分析結(jié)果Table 1 The results of four-component analysis

      2.3 油砂固體顆粒組成及微觀結(jié)構(gòu)分析

      2.3.1 油砂固體顆粒粒徑分布 使用馬爾文激光粒度儀對油砂固體顆粒粒徑分布情況進行了測定,結(jié)果如圖3所示。

      圖3 油砂固體顆粒粒徑分布

      Fig.3Distributiondiagramofgrainsize

      由圖3可知,油砂的體積平均粒徑為204 μm。粒徑分布有兩個比較明顯的峰:一個峰粒徑在10~50 μm,該粒徑范圍為黏土成分;另一個峰粒徑在100~400 μm,該粒徑范圍為砂粒成分。這也說明了烏爾禾油砂的固體物質(zhì)主要是砂粒和黏土。

      2.3.2 油砂顆粒礦物成分及相對含量分析 使用X射線衍射儀對油砂固體顆粒的礦物組成及相對含量進行了分析,測試結(jié)果如表2所示。

      表2 油砂固體顆粒礦物成分及相對含量Table 2 Mineral composition and content of particles

      續(xù)表2

      由表2可知,油砂固相主要成分為SiO2,其次是Al2O3,兩者占據(jù)了油砂固相的85%以上,表明油砂中含有85%以上的黏土礦物質(zhì),其中含量較高的礦物質(zhì)有:Na2O、K2O、CaO、Fe2O3、MgO。另外,烏爾禾油砂中黏土含量較高,這些超細顆粒和黏土顆粒在潤濕的情況下很容易與油砂瀝青、水等發(fā)生乳化作用,形成乳狀液體,這對油砂分離會產(chǎn)生不利影響。

      2.3.3 油砂固體顆粒微觀結(jié)構(gòu)分析 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在加速電壓5.0 kV條件下,對油砂固體顆粒的微觀結(jié)構(gòu)進行了不同放大倍數(shù)下的圖像采集,具體結(jié)果如圖4所示。

      觀察圖4中的油砂表面結(jié)構(gòu),可知油砂表面多孔粗糙、膠結(jié)程度較高,將增加油砂瀝青提取分離的難度。

      Fig.4Themicrostructureofsolidparticles

      3 結(jié)論

      通過對烏爾禾油砂的基本組成與結(jié)構(gòu)特性進行實驗分析,得到如下結(jié)論:

      (1) 油砂含油率為6%~16%,含砂率為82%~92%,含水率較低,在0.5%~2.0%,屬于高品質(zhì)油砂。

      (2) 油砂提取油中最主要的兩種元素為碳和氫,質(zhì)量分數(shù)總和為91%,氧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相對較高,主要為有機酸類物質(zhì);膠質(zhì)、瀝青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分別為27%、12%。飽和分質(zhì)量分數(shù)最高,約為40%;芳香分質(zhì)量分數(shù)為21%。膠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較高,不利于油砂油品從固相表面的分離。

      (3) 油砂固體顆粒的體積平均粒徑為204 μm,主要成分為SiO2,其次是Al2O3,油砂固體顆粒中含有85%以上的黏土礦物質(zhì)。由于黏土含量較高,易與油砂瀝青、水等發(fā)生乳化作用,將會導致油砂分離效率降低。通過對油砂固體顆粒微觀結(jié)構(gòu)的觀察發(fā)現(xiàn)其表面結(jié)構(gòu)多孔粗糙、膠結(jié)程度較高,會對油砂分離造成不利影響。

      [1] 鄒才能,陶士振,白斌,等.論非常規(guī)油氣與常規(guī)油氣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J].中國石油勘探,2015,20(1):1-14.

      Zou C N, Tao S Z, Bai B, et al. Differences and relations between unconventional and conventional oil and gas[J]. China Petroleum Exploration, 2015,20(1):1-14.

      [2] 曹鵬,鄒偉宏,戴傳瑞,等. 油砂研究概述[J]. 新疆石油地質(zhì), 2012,33(6):747-750.

      Cao P, Zou W H, Dai C R, et al. A review of oil sands[J]. Xinjiang Petroleum Geology, 2012,33(6):747-750.

      [3] 高杰,李文.加拿大油砂資源開發(fā)現(xiàn)狀及前景[J].中外能源,2006,11(4):9-14.

      Gao J, Li W. Status and prospect of oil sand resource development in Canada[J]. China Foreign Energy, 2006,11(4):9-14.

      [4] 單玄龍,車長波,李劍,等.國內(nèi)外油砂資源研究現(xiàn)狀[J].世界地質(zhì),2007,26(4):459-464.

      Shan X L, Che C B, Li J, et al. Present status of oil sand resources at home and abroad[J]. Global Geology,2007,26(4) :459-464.

      [5] 耿榮妹. 烏爾禾油砂的特性及其熱堿水洗分離的試驗研究[D].北京:中國石油大學(北京),2014.

      [6] 喬麗蘋,戴建凱,王者超,等. 風城油砂細觀結(jié)構(gòu)與力學性質(zhì)試驗研究[J]. 土木工程學報,2015,48(S2):59-63.

      Qiao L P, Dai J K, Wang Z C,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meso-scale 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behavior of Fengcheng oil sands[J].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2015,48(S2):59-63.

      [7] 李嘉,周魯,李克峰.泥沙粒徑分布函數(shù)的分形特征與吸附性能[J].泥沙研究,2003,6:16-19.

      Li J, Zhou L, Li K F. Fractal features of sediment granular distribution function and adsorption performance[J].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2003,6:16-19.

      [8] Dai Q, Chung K H. Bitumen—sand interaction in oil sand processing[J].Fuel,1995,74(12):1858-1864.

      [9] 劉洪鵬,鞏時尚,賈春霞,等. 基于TG和FTIR的印尼油砂微觀結(jié)構(gòu)及熱解特性實驗[J]. 科學技術(shù)與工程,2017,17(18):1-8.

      Liu H P, Gong S S, Jia C X, et al. Experiment on microstructure and pyrolysis characteristics of oil sands in indonesia based on TG and FTIR[J].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2017,17(18):1-8.

      [10] 黃劍雄.油砂資源現(xiàn)狀及其開采分離方法淺談[J].廣州化工,2011,39(8):24-26.

      Huang J X. Brief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condition and the separation method of oil-sand[J].Guangzhou Chemical, 2011,39(8):24-26.

      [11] 張武濤. 新疆油砂性質(zhì)與熱解研究[D].青島: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3.

      猜你喜歡
      烏爾禾油砂黏土
      烏爾禾的胡楊
      不一般的黏土插畫
      厚壩地區(qū)油砂儲層評價研究
      黏土多肉植物
      報紙“黏土”等
      好孩子畫報(2018年1期)2018-04-14 02:04:16
      油砂SAGD水平井鉆井液體系
      一起讀吧
      魔鬼城的溫柔
      中亞信息(2016年6期)2016-08-12 01:46:25
      西準噶爾烏爾禾早二疊世中基性巖墻群LA-ICP-MS鋯石U-Pb測年及構(gòu)造意義
      有機溶劑萃取加拿大油砂應(yīng)用研究
      龙州县| 永兴县| 盐津县| 蚌埠市| 喀什市| 三江| 通州市| 宾川县| 乌兰察布市| 温泉县| 浦江县| 易门县| 静宁县| 桓仁| 沽源县| 满洲里市| 巴彦淖尔市| 孟津县| 科尔| 翁源县| 博白县| 黔西县| 普格县| 米易县| 三穗县| 邛崃市| 湛江市| 上饶县| 沛县| 阜城县| 板桥市| 日土县| 黑水县| 宝丰县| 浦东新区| 武安市| 兰州市| 资兴市| 克山县| 岗巴县| 九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