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廷霞
山東省臨沂地區(qū)蘭陵縣中醫(yī)醫(yī)院,山東臨沂 277700
脛骨平臺骨折屬于臨床骨科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骨折,有相關資料顯示[1],該病多見于外傷,尤其為高處墜落與交通事故所致。為明確多元化護理康復鍛煉在脛骨平臺骨折中的應用效果,本研究針對該院收治的100例患者予以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該院收治的100例患者臨床資料予以對比分析,依據(jù)護理方法不同分為2組;對照組(45例),年齡 30-70 歲,平均(50.00±3.00)歲,男女比 30:15,體重50-70kg,平均(60.00±5.30)kg;實驗組(55 例),年齡31-71 歲,平均(51.00±3.10)歲,男女比 35:20,體重51-71kg,平均(61.00±5.50)kg;兩組上述基線資料中,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康復鍛煉:患者治療后2周可予以下床活動,為避免雙腿過度負重,需采取拐杖支撐;1個月后即可采取步行器予以協(xié)助;2個月后患者可自行下床活動,但于康復鍛煉過程中,需安排一人陪伴,以免發(fā)生負荷過大或意外等事情;康復鍛煉原則為循序漸進。實驗組予以多元化護理康復鍛煉,具體內容如下:多元化護理:患者治療后,可于第3天對踝關節(jié)予以屈伸鍛煉,連續(xù)10次為1個療程,3次d/;7 d后可指導患者進行踝關節(jié)屈背鍛煉,鍛煉療程同上,3周后需教會患者行膝關節(jié)主動鍛煉,但應控制鍛煉力度,使患者不感疲勞為宜。另外可對患者肢體予以按摩與針灸護理,前者對鶴頂、陽陵泉、委中、陰陵泉、膝眼、梁丘等穴位進行按摩,按摩手法選擇向心性法,按摩時,需保持輕柔;首先從近端再至遠端,從而達到減輕水腫與疼痛;后者采取平泄平補手法對以上穴位予以針刺,留針時間為半小時左右,兩者均行1次/d,持續(xù)干預20 d左右。同時,在指導患者期間,護理人員應保持足夠耐心與細心,且面帶微笑、語氣柔和,并積極鼓勵患者,從而增加患者的信任與對抗疾病的信心,進而建立優(yōu)良的護患關系。
采取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活質量簡表(QOL)對患者生活質量予以評分,滿分60分,評分結果與質量成正比[2];依據(jù)膝關節(jié)功能(HSS)[3]表對患者護理后3周、6周膝關節(jié)功能予以評估,總分為100分,分值愈高,患者膝關節(jié)康復愈好。
該數(shù)據(jù)予SPSS 21.0統(tǒng)計學業(yè)軟件處理,正態(tài)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 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QOL評分更高(P<0.05),見表1。
表 1 QOL 評分對比[(±s),分]
表 1 QOL 評分對比[(±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社會功能 心理功能 軀體功能對照組(n=45)實驗組(n=55)26.30±5.67(52.10±2.94)a 36.10±±3.00(50.32±4.50)a 35.02±5.01(54.32±3.00)a
對照組護理后 3周 HSS評分(73.30±2.30)分、6周(75.30±3.02)分,實驗組分別為(90.32±5.30)分、(92.36±3.02)分,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HSS評分更高(P<0.05)。
脛骨平臺為脛骨近端關節(jié)面及干骺端,是承載膝關節(jié)壓力的主要構造其骨折多存在關節(jié)移位與塌陷,并通常伴有半月板與韌帶的損傷,若未及時予以相關措施處理,可使膝關節(jié)穩(wěn)定與功能受到嚴重影響,從而影響其生活質量[4]。為明確多元化護理康復鍛煉在脛骨平臺骨折中的應用效果,該研究于該院收治100例患者予以對比分析。
多元化護理主要是將多種護理方案集于一體的一種護理方法,該文實驗組主要是將中醫(yī)康復鍛煉聯(lián)合西醫(yī)康復鍛煉對患者采取一系列護理。多元化護理需重點分析患者對健康與疾病、生活方式的認識,從而針對性為每位患者予以護理。其中,西醫(yī)護理主要是依據(jù)時間循序漸進對患者進行康復鍛煉;而中醫(yī)于西醫(yī)康復鍛煉的基礎下加之對穴位進行按摩與針刺,從而可顯著提高患者骨折及功能改善的效果。本文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社會功能(52.10±2.94)分、心理功能(50.32±4.50)分等QOL評分均顯著更高;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護理后3周HSS評分(90.32±5.30)分、6 周 HSS 評分(92.36±3.02)分顯著更高;表明將多元化護理康復鍛煉應用于脛骨平臺骨折中,不僅可顯著提高患者膝關節(jié)功能,且可顯著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實驗組采取康復鍛煉及針灸進行護理:①主動護理可有效緩解局部炎性與損害性,從而可使骨折的保持穩(wěn)定性;屈伸鍛煉可顯著避免關節(jié)攣縮;另外,股四頭肌等收縮鍛煉可有效增加與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狀況,并可增加肌肉活動量,從而能夠防止關節(jié)囊與肌腱粘連;膝關節(jié)屈伸鍛煉看避免患者關節(jié)萎縮。②通過有關穴位對肢體形成刺激,達到消腫止痛、舒筋活血目的,不僅可顯著緩解患者局部腫脹、疼痛,亦可顯著提高骨質的增生[5]。受時間例數(shù)與外部環(huán)境等限制,關于將多元化護理康復鍛煉用于患者中的護理滿意度未予以分析,待臨床進一步探討,并予以補充。
綜上所述,將多元化護理康復鍛煉應用于脛骨平臺骨折中,不僅可顯著改善患者膝關節(jié)狀況,且可優(yōu)化患者日常生活質量。
[1]羅東斌,張永,湯永南.雙切口雙鋼板內固定與單側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復雜脛骨平臺骨折的療效比較[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6):1413-1415.
[2]黃華軍,張國棟,歐陽漢斌.基于3D打印技術的復雜脛骨平臺骨折內固定手術數(shù)字化設計[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5,50(2):218-222.
[3]洪菊芹,潘國標,王衛(wèi).脛骨平臺骨折常規(guī)手術治療與中藥干預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7,37(8):64-65.
[4]尚紅濤,王泉,劉斌.外固定支架修復脛骨平臺骨折的生物力學特點[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6,20(31):4651-4657.
[5]趙建根,謝陶敢,馬超.經(jīng)膝關節(jié)鏡引導小切口手術治療脛骨平臺骨折療效及對膝關節(jié)功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內鏡雜志,2016,22(4):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