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錦飄
童話,是小學階段要教學的重要文學體裁,也是教學的一個難點。童話究竟該如何教,很多教師都比較模糊,往往把童話當成一般的敘事類作品來教,沒有緊扣童話的特點。特級教師周益民老師在教學童話作品時,特別注重“體驗、想象和表達”。比照周老師童話教學實踐的經驗,筆者在聽了我校陳彭鳳老師執(zhí)教的《巨人的花園》一課后也有以下幾點感悟。
一、關注閱讀體驗
童話閱讀的體驗有很多種,比如,扮演角色的體驗、經歷奇異幻境的體驗、游戲的體驗、感受曲折故事情節(jié)的體驗、獲得悲喜交加情感共鳴的體驗、冥思體悟詩意的體驗,等等。讓學生在閱讀中體驗情感,體驗童話的意蘊,是引領他們踏上閱讀之旅的最佳方法。
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陳老師特別注重讓學生體驗。首先是情感的體驗。例如,在指導學生朗讀自私的巨人時,讓學生抓住巨人“很生氣”“又發(fā)脾氣了”“大聲斥責”等詞語,把巨人說話時的語氣讀出來,去體驗巨人的自私和冷酷,使學生仿佛置身于童話的世界中,從而激發(fā)了學生閱讀童話的興趣。學生能體驗到文章的情感,也就讀懂了巨人。又如,在引導學生品讀“喚來寒冬的,是我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這句時,讓學生體驗巨人后悔的感情,使學生理解這篇童話想要表達的意蘊。
其次是體驗角色。在童話的世界中,萬事萬物都會說話,有人的思想。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陳老師多次讓學生進行角色體驗,帶著學生進入童話的世界中。除了體驗巨人的角色以外,陳老師還營造了一個童話的世界,讓學生想象風、霜、雪、冰雹等也會說話,他們共同營造了一個冰冷的世界。陳老師讓學生去體驗這些角色,在體驗中感悟,正是由于巨人的自私給他帶來的后果。
體驗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陳老師在教學中非常關注閱讀的體驗。特別是對童話作品,由于這些作品離學生的生活比較遠,學生難以理解,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是一種幫助他們走進文本、解讀文本的很好的方式。
二、激發(fā)兒童的想象
在教學童話作品時,如果離開了想象,不僅課上得索然無味,而且還把握不到文本的核心價值。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陳老師多次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讓學生放飛想象的翅膀。
1.通過想象進入故事情境。
陳老師導入新課時,就通過導語,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帶著學生進入故事的情境中。陳老師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瞧,老師手中拿的這支魔法棒可神奇了!它可以帶我們再次走進巨人的花園游玩。大家想不想去?準備好了嗎?好的,請調整好坐姿,我們要開始今天的神奇之旅了!”接著,陳老師揮舞魔法棒,開啟課件,課件動畫展示出花園的春景,陳老師講述故事的開頭,并且在巨人由遠及近的腳步聲中,暫停了畫面。這樣的導入,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迅速使學生進入學習的情境中,激起了學生學習的欲望。
2.想象巨人的形象。教學伊始,陳老師就讓學生想象,巨人長得什么樣。學生的想象力非常強,他們想象巨人長得像一間房子那么高大,腿有大樹那么粗……在品讀自私的巨人時,為了更好地感受巨人的形象,陳老師讓學生想象巨人的表情和生氣時的樣子,體驗巨人的角色,指導學生朗讀。這樣的朗讀指導更有效。
3.想象進入童話的世界。更可貴的是,陳老師帶著學生一起想象,營造了一個童話的世界。她讓學生思考:“自私的巨人趕跑了在花園里玩耍的孩子后,他的花園發(fā)生了什么神奇的變化?”在學生找出了“狂風大作、雪花飛舞、冰雪覆蓋”這幾個詞語后,陳老師引導學生想象:“狂風來了,雪花來了,冰雹也來了,它們都來了。它們在巨人的花園里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發(fā)揮你的想象,把你想說的、想演的,先和同桌說一說、演一演吧!”陳老師通過示范,引導學生想象,不僅想象說話的內容,而且想象說話時的表情。
這節(jié)課引導學生想象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結尾引導學生想象春天來了的畫面,想象花草樹木會說話,像人一樣有感情,等等。
陳老師通過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展開想象,不僅使學生深度理解了作品,而且讓學生積極參與了這部作品的再創(chuàng)作,這使得閱讀不再是單方面的被動接受,而是一個學生去探尋、去發(fā)現(xiàn)的主動建構的過程。
三、關注表達,讀寫結合
閱讀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特別是提高學生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陳老師這節(jié)課非常重視言語表達的實踐,對學生進行了語言文字的訓練。
首先,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想象風、霜、雪、冰雹等事物會說話。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想象力非常豐富,課堂上有了精彩的生成,有效地訓練了表達。如,有個學生是這樣表達的:“我是走到哪里就破壞到哪里的冰雹:太妙了!我期待已久的冬天終于到來了,我要把巨人的花園砸個稀巴爛,讓他再也看不到美麗的鮮花,再也聽不到小鳥的歡叫?!边@樣的表達訓練,把課文的學習推向高潮。
其次,讀寫結合,遷移運用。在課堂的結尾,陳老師通過總結想象的方法,再次引導學生進行表達訓練,讓學生想象春天來了之后,萬事萬物會有什么樣的表現(xiàn),會和伙伴們說些什么,又會有什么樣的動作,心情怎么樣。接著,讓學生練筆,學用結合,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
(作者單位:廣東東莞市南城陽光第四小學)
責任編輯 郝 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