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錦飄
每次回到家鄉(xiāng),我都會忍不住好好地欣賞家鄉(xiāng)的風景。從小在那兒住慣了,一直不覺得那兒的窮鄉(xiāng)僻壤有多美,直到我讀了成春老師的散文詩——《南方的紅丘陵》《臨河而居》……我才驚訝地發(fā)現,家鄉(xiāng)的山山水水在作家的筆下居然如此有味道,讓人百讀不厭,回味無窮。
成春老師是我高一、高二時的語文老師,筆名霜葉,后調入廣東連南縣文聯(lián),曾任縣文聯(lián)主席,清遠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散文詩學會常務理事,系國家二級作家。我慢慢地愛上寫作,就是從成春老師的引導開始的。
記得在一次作文課上,成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讀了我寫的一篇回憶初中往事的記敘文,當時我的心里美滋滋的,好像喝了蜜糖一樣。課后,成老師把作文發(fā)回給我,并且叫我按照他修改過的謄抄一遍。我拿著我的作文,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成老師用紅筆修改過的痕跡,不通順的地方成老師改得文從字順,廢話刪了,增加了一些內容,錯別字、亂用的標點符號也都改正過來了。修改后的文章讀起來更流暢,內容更精彩。后來,這篇文章發(fā)表在??希衫蠋熯€給了我五元的稿費。那是我第一次獲得稿費,我體驗到一種成功的喜悅。后來,成老師又陸續(xù)幫我在???、縣報上發(fā)表了幾篇文章,我也獲得了縣里征文比賽的獎項。這種成功激發(fā)著我瘋狂地愛上了寫作。整個高中三年,我寫了三四本詩集和大量文章,也投過不少稿件,雖然大都石沉大海,但不斷寫作讓我有了一定的文字功底,這也是我后來在報考大學時選中文專業(yè)的原因。
德國哲學家卡爾·西奧多·雅斯貝爾斯說:“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痹诔衫蠋煹挠绊懴?,我不僅愛上了寫作,還愛上了閱讀。成老師經常會給我們講解名著,講著名作家;講《紅樓夢》,我們聽得如癡如醉;講《巴黎圣母院》,我們閱讀的渴望被激發(fā)了;講《雷雨》,講《子夜》,講《戰(zhàn)爭與和平》……我們這些孤陋寡聞的山里的孩子仿佛進入了一個文學的世界。于是,我知道了雨果、莎士比亞、泰戈爾、列夫·托爾斯泰等大文豪的名字。在成老師的指引下,我閱讀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學校圖書室成了我最喜歡去的地方,放學后到圖書室讀書看報成了我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光。記得有一次課后,我問成老師有沒有名著可以借給我看,成老師一口答應了。一天,成老師對我說:“你不是要借書看嗎?你來我辦公室拿吧?!蔽遗d高采烈地來到成老師的辦公室,他給了我一本《巴黎圣母院》。回去以后,我廢寢忘食地讀著,被書中浪漫、催人淚下的故事所吸引,為書中人物表現出來的真善美所震撼。上了大學后,學校圖書館藏書十分豐富,我閱讀了更多的文學作品。我的視野開闊了,寫作思路也更活了。
大學期間,我是學校里的文學青年,一位文學愛好者。從大一開始,我先后擔任校報的編輯、記者、副總編,后來還成了中文系文學社的社長。編報紙、出系刊、寫文章,這些經歷使我得到了很好的鍛煉,我在寫作的路上迅速地成長。這期間,我和成老師偶爾會有書信來往。我曾經寫的一首詩還被他拿到詩歌征文比賽上評了個優(yōu)秀獎。后來,在一次文學交流活動上,我又偶遇了成老師。那時,他已經調到我們縣文聯(lián)工作了。他鼓勵我不要放棄,堅持寫作,一定會有所成就的。我認真地傾聽著成老師的教誨,仿佛那個高中時代給我們上課的成老師又回來了。我也暗暗下定決心,在寫作這條路上繼續(xù)前行。大學畢業(yè)以后,我成為了一名教師。最初的幾年,我努力地踐行著對成老師的承諾,堅持寫作。我在全國各類報紙雜志上陸續(xù)用筆名發(fā)表了二三十篇小說、詩歌、散文等作品。后來,由于工作的關系,我的寫作慢慢地轉向了教育教學論文、教學設計、科研課題等,先后有數十篇論文獲獎、發(fā)表,還出版了教學專著,而我也先后評上了市優(yōu)秀教師、市學科帶頭人、市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在教育這片沃土上,我取得了一些成績,還有點沾沾自喜的感覺。可是,這么多年來,我已經漸漸地離文學越來越遠。
去年,成老師寄給我一套他近幾年出版的詩文集,而那些詩集都是被中國國家圖書館和北京大學圖書館收藏了的。我讀著成老師那優(yōu)美的文字,仿佛年輕時那些熱愛文學的歲月又回來了。我不禁感嘆成老師的勤奮、筆耕不輟,這么多年始終堅持夢想,從不放棄。在跟成老師聊天的時候,我說我已經放棄寫文學作品了。成老師鼓勵我:“不管你做什么,都不要放棄,堅持寫作,你會取得很大的成就。”聽了成老師的話,我既感到鼓舞,又感到慚愧,為自己放棄最初的夢想而慚愧,也為取得一點點成績就沾沾自喜而慚愧。成老師的話鞭策著我,鼓舞著我,
讓我在往后的日子里堅持寫作。
我想,這不就是最好的教育嗎?成老師不僅在課堂上教會了我知識,而且在人生的路上一直給我鼓勵和教誨。成老師既是我文學的啟蒙老師,也是我人生的導師。
(作者單位:廣東東莞市南城陽光第四小學)
責任編輯 楊壯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