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艷(西安財經(jīng)學院 商學院,西安 710100)
會計學課程是會計學專業(yè)的必修課,同時也是經(jīng)濟類、管理類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該課程實用性和實踐性都較強。多年來一直采用老師課上講授,學生課后練習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但教學效果不是很好[1]。表現(xiàn)為:① 學生被動學習,上課氣氛不夠活躍。會計學作為專業(yè)入門課程,里面有許多對初學者來說比較生疏的會計專業(yè)術語和概念,所以初學者聽起來感覺有些枯燥。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老師在課堂上講,學生被動地聽,每節(jié)課50 min,學生聽著枯燥的會計專業(yè)術語就跑神了,學生不能主動學習,課堂氣氛不活躍,少數(shù)學生由于聽不懂某部分內容,與后面的內容銜接不上,干脆就放松了這門課程的學習,從而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② 學生實踐、練習太少。會計是實務性很強的一門學科,需要多做練習、多實踐才能融會貫通。由于受課時的限制,老師上課安排得很緊湊,沒有多余時間留給學生課堂練習、討論。從而導致學生對上課所學內容理解不深入,不能深刻領會會計學中的相關概念。③ 師生互動少。大學的學習氛圍比較寬松,學生自己支配學習的時間較多。學生在課后有疑問時,卻見不到老師,學生和老師交流互動的時間太少。
當前很多高校都在嘗試將MOOC引入教學中[2]。我校也在積極地探索,在會計學課程教學中實現(xiàn)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即“MOOC+翻轉課堂”。
傳統(tǒng)的講授法、多媒體視聽演示法等教學方法并不能高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而以學生為主體的小組討論、實踐練習、教授他人、學以致用等方式更能讓學生的學習富有成效[3]。新的教學模式下,課前,學生觀看MOOC視頻代替老師課堂講解,可以使接受力慢的學生反復觀看視頻直到掌握[4];課上,通過老師有針對性的答疑解惑、學生討論、師生交流等方式,可以使接受力快的學生結合實際深化、擴展知識,解決傳統(tǒng)教學中“吃不飽,跟不上”的問題[5],并且增加老師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機會[6]。
新的教學模式下,每個小視頻講授一個知識點,時長較短,知識點清晰,便于學生集中注意力學習[7]。避免了傳統(tǒng)教學中授課時間長,學生聽課跑神的現(xiàn)象。另外,會計學課程中有大量實踐性的知識,如:填制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報表等。學生通過視頻中形象生動的演示記賬過程后,可以在翻轉課堂親自實踐記賬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從而對會計學知識體會更加深刻。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對學生的評價體系包括到課率、作業(yè)完成情況、期中期末成績;新的教學模式下對學生的評價體系包括在線學習時長、章節(jié)在線考核、翻轉課堂交流表現(xiàn)、期中期末成績幾個部分組成[8-9]。不僅注重學習效果,還關注學習過程的表現(xiàn)[10]。
2016年9月份起,我校開始嘗試會計學課程“MOOC+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授課班級為非會計專業(yè)的財政學、稅收專業(yè)兩個班,各36課時。兩個班人數(shù)均為45人,隨機選擇將財政班作為實驗班,采用“MOOC+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稅收班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
2.1.1制作會計學MOOC視頻
要實施新的教學模式,教師的工作量大大增加。首先,需要做出精彩的MOOC視頻[11]。將會計學課程的授課內容按知識點重新劃分,總共劃分成70個知識點,由學生評價講課好的3或4位老師參與錄制,將每個知識點錄制為8~10 min左右的微視頻。表1呈現(xiàn)的是會計學課程中最核心的一章“借貸記賬法的應用”,這章被劃分為16個知識點。
表1 “第四章 借貸記賬法的應用”的知識點
另外,老師還需要準備與每個知識點相配套的習題,以及翻轉課堂的教學內容[12]。
2.1.2了解學生對實施“MOOC+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意愿
開課前,首先對財政班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主要是了解學生對現(xiàn)有教學模式的態(tài)度,對“MOOC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意愿,對會計學課程的學習想法。調查人數(shù)45人,回收有效問卷45份,通過問卷調研,有37.8%的學生對會計學課程不感興趣;71.1%的學生認為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比較枯燥乏味;75.6%學生認為現(xiàn)有教學模式導致上課和老師互動少,上課氣氛不夠熱烈;80%學生愿意嘗試翻轉課堂模式,28.9%學生聽說過翻轉課堂,95.6 %學生認為會計學課程應該理論聯(lián)系實際,授課內容加入會計實訓。從調查結果來看,大多數(shù)學生愿意嘗試“MOOC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
2.2.1課前給學生安排MOOC任務
課前,老師根據(jù)教學目標,列出詳細的任務清單要求學生完成,任務清單包括學生需觀看的視頻、閱讀的教材和相關學習資料、需完成的相關自測題[13]。學生據(jù)此觀看教學視頻,學習知識要點,老師通過學生對自測題的掌握程度來安排課堂重點講解的內容。
會計學MOOC平臺共設計了80個quiz,老師可以從后臺數(shù)據(jù)中獲得學生完成得分情況。圖1為實驗班45名學生的平均分,從平均分曲線看,學生對第52和56個quiz的掌握程度分別為55%和45%,與平臺資源對照可知,這2個quiz對應的知識點分別是第44個和第46個知識點。說明這部分內容有一半左右的學生都沒有掌握,內容相對較難,不容易理解。老師了解到這些信息后就可以在課堂上有針對性的著重講解。
圖1 實驗班學生quiz平均分數(shù)線
2.2.2翻轉課堂教學內容設計
翻轉課堂考驗老師對整個課堂的把控能力,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靈活多樣,如:提問與回答、學生分組討論、組間互評和教師評價、學生動手實踐、交流分享等[14]。課前老師就需要設計好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翻轉課堂教學內容主要包括:① 針對學生quiz成績有針對性的講解,對知識點進行梳理。② 老師提出一個討論主題,這個主題可以使會計學知識與相關學科更緊密的結合。通過學生分組演示、分組討論等方式,提高學生關于會計學知識的深度和寬度[15]。③ 通過課間提問或小測試的方式進一步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表2是設計的會計學部分章節(jié)的翻轉課堂教學內容。
學期末,對實驗班學生做了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MOOC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認可度。調查人數(shù)45人,回收有效問卷45份。通過問卷調查,已經(jīng)有80%的學生對會計學課程感興趣;88.9%的學生更喜歡“MOOC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4.4%的學生比較喜歡這種模式;77.8%的學生很適應翻轉課堂學習,82.2%的學生認為這種教學模式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84.4%的學生認為上課氛圍比較活躍,71.1%的學生認為這種模式有助于師生互動,66.7%的學生認為這種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合作能力,84.4%的學生認為這種教學模式使會計理論與實踐聯(lián)系更緊密。
通過對實驗班和傳統(tǒng)班的期中和期末成績分別進行對比,考察兩個班在各階段是否有顯著差異(見表3、4)。對兩個班的期中成績做獨立樣本t檢驗,顯著值為0.249>0.05,檢驗不顯著不能拒絕原假設,因此得到結果如下:實驗班和傳統(tǒng)班期中成績無顯著性差異。結合期中考試實驗班平均分為77.67分,而傳統(tǒng)班為75.40分,均值差值為2.267,說明“MOOC +翻轉課堂”在這一階段已產(chǎn)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效果還不夠明顯。對期末成績做獨立樣本T檢驗,顯著值為0.001<0.05,檢驗顯著拒絕原假設,得到結果如下:實驗班和傳統(tǒng)班期末成績有顯著性差異。結合期末考試實驗班平均分為82.82分,而傳統(tǒng)班為76.80分,均值差值為6.022,說明“MOOC +翻轉課堂”在這一階段已產(chǎn)生明顯的效果,實驗班相比傳統(tǒng)班來說,成績提升效果更明顯,“MOOC +翻轉課堂”比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提升學生成績方面更具有優(yōu)勢。
表3 實驗班和傳統(tǒng)班期中測試成績對比分析
表4 實驗班和傳統(tǒng)班期末測試成績對比分析
我校于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分別對實驗班(財政班)和傳統(tǒng)班(稅收班)進行了兩種教學模式的實踐,傳統(tǒng)班仍然采用老師課上講授,學生課后練習的教學模式,而實驗班采用了“MOOC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新的教學模式下,學生需課前觀看MOOC 視頻,老師在課堂上講解重難點,組織學生討論、交流會計學相關知識。實踐證明,采用“MOOC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提高學生對會計學課程的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活躍上課氣氛、提高學生考試成績等方面,比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有更明顯的教學效果[16]。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蔡 軍,李旭旦.匹配Bloom教育分類學習目標的XBRL會計課程設計[J]. 會計月刊,2017,38(6):84-87.
[2] 葉安勝,周曉清,鄢 濤.基于SPOC的“C綜合項目實戰(zhàn)”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35(6):198-203.
[3] Maiorescu I. Standardized quality in MOOC based learning[J].Economics of Knowledge,2015,7 (2):14-18.
[4] 崔貫勛.基于云計算技術的MOOC實踐教學平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34(8): 119-123,157.
[5] 郝建新;郭曉靜.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SPOC模式電類實驗教學[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35(6): 209-213.
[6] 曾貞.反轉教學的特征、實踐及問題[J].中國電化教育,2012(7):114-117.
[7] 馬金鐘.依托MOOC平臺的高校課程聯(lián)盟運行機制及實施策略[J]. 2014(12):81-85.
[8] 鐘曉流,宋述強,焦麗珍.信息化環(huán)境中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 2013(1): 58-64.
[9] 張金磊,王 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46-51.
[10] 盧有亮,姜書艷.精品課程網(wǎng)站中融入MOOC教學方法的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33(1): 173-175.
[11] Smith M L, Reilly K M A. Open development networked innovation i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M].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2013.12.
[12] 劉 艷,江 冰,朱昌平,等.本科實驗課程翻轉課堂教學設計與實踐[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35(4): 201-204,227.
[13] 楊 樂.基于MOOC的自主個性化學習環(huán)境設計策略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33(4):169-171.
[14] 許麗川, 申世軍, 劉 洋.MOOC在高校實踐類課程教學設計中的應用[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6,35(8): 207-211.
[15] 張 強,張海峰,唐 巖, 等. 電路原理基于SPOC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33(1):187-190.
[16] 劉 軍,祝雪珂,鄭 濤,等. “雙主”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及其應用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 2015(12):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