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造化可能偏有意
      ——再論梅瓶的起源與用途

      2018-07-04 01:05:18劉昕
      關(guān)鍵詞:酒具梅瓶雞腿

      □劉昕

      梅瓶是指一種造型特征為小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斂、平底或圈足的器物,因其體態(tài)修長,造型優(yōu)雅,深受國人喜愛。

      我國古代梅瓶數(shù)量眾多,根據(jù)梅瓶的來源大致可分為考古發(fā)掘品和傳世品。其中,發(fā)掘品主要出自墓葬、窖藏、窯址和遺址,傳世品主要收藏于各博物館。出土梅瓶的墓葬主要分布于北京、江蘇南京、廣西桂林等地,山東、山西、甘肅、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浙江、江西等地也有所發(fā)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的窖藏有河南寶豐縣蠻子營村宋代窖藏、四川遂寧市金魚村宋代窖藏、北京房山縣(現(xiàn)房山區(qū))南街元代窖藏、北京房山縣大峪溝村窖藏、江西高安元代窖藏、河北保定元代窖藏、浙江杭州市元代窖藏等。出土梅瓶的窯址有磁州窯、懷仁窯等。遺址則有北京后英房元代居住遺址、南京明故宮明初社稷壇遺址等。

      一、梅瓶的起源

      關(guān)于梅瓶的起源,學(xué)界大致有兩種觀點:一種認(rèn)為梅瓶源自遼國契丹族的雞腿瓶,另一種則認(rèn)為梅瓶源自唐代甚至更早。

      雞腿瓶是契丹人制作的一種儲水器,瓶身細(xì)高如雞腿,小口、短頸、圓肩、收腹、上粗下細(xì)。雞腿瓶修長的瓶身符合人體工學(xué)理念,這種獨特造型設(shè)計使得它便于攜帶和運輸,符合草原游牧民族的需求。首先它的脛部近似于倒梯形,脛部的倒梯形可使套在上面的帶扣越往上提越緊,口部則采用短頸的翻卷形式,這種翻卷設(shè)計使得系結(jié)不會脫落,易于在瓶上系背帶;其次小口裝水不易外灑,長腹碩肩盛水較多,瓶的底足一般制作得較厚,以增強瓶身的穩(wěn)定性。1999年3月,張家口市宣化下八里村發(fā)現(xiàn)遼大安九年(1093年)張文藻夫婦合葬墓[1]。墓中出土2件綠釉雞腿瓶。(圖1)口徑6厘米、底徑6.5厘米、高21厘米,造型為小口、短頸、溜肩、長圓腹、小平底,通身施有綠釉。出土?xí)r,瓶口部用石灰封閉,瓶內(nèi)尚存留有棗紅色的液體。張文藻墓前室東壁繪有“童嬉圖”(圖2),畫面中桌下即放置有雞腿瓶,與墓中出土的綠釉雞腿瓶相似。有學(xué)者認(rèn)為此墓中出土的雞腿瓶瓶身較一般遼代雞腿瓶矮,應(yīng)視為梅瓶造型[2]。可見,遼代的雞腿瓶與宋代梅瓶已有相似之處。

      也有學(xué)者認(rèn)為梅瓶是中原文化的產(chǎn)物,源自唐代甚至更早。上海市博物館藏有一件白釉梅瓶,高42.4厘米、口徑9.2厘米、底徑18.5厘米。造型雄渾、健碩,小口外卷,豐肩,但腹部較直,脛部沒有明顯的內(nèi)收,平底。與之類似形制的較大器物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亦有收藏[3]。學(xué)者張東認(rèn)為這類器物是唐代北方窯口所生產(chǎn),相對于宋代以后修長的梅瓶來講,此梅瓶肩部以下沒有很大的收縮,腹部尺寸較大,顯得非常穩(wěn)定,體內(nèi)容積較大,更具有實用性[4]。筆者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了類似的器物,美國波士頓美術(shù)館藏有一件隋代的白釉唇口酒罐(圖3)[5],高44厘米,這件器物小唇口的造型特征與梅瓶有相似之處,但肩部以下沒有明顯的收斂,腹部斜直,脛部沒有內(nèi)收,足徑較大。1986年,河南省南樂縣前王落村發(fā)現(xiàn)一處唐代墓群,墓葬中出土青釉不到底盤口瓶 (或可稱作盤口壺)一件,盤口圓唇、束頸、圓肩、平底。該瓶除盤口外,肩以下部分呈現(xiàn)宋金梅瓶的形象。因此,有學(xué)者認(rèn)為宋代的梅瓶是由隋唐時的盤口壺,或稱長瓶發(fā)展演變而來的[6]。圖像資料方面,1973年發(fā)掘的陜西三原唐淮安靖王李壽墓,墓中石槨內(nèi)壁刻畫圖像繁蕪,以捧持各種器具的侍女形象和樂舞伎樂人形象最為生動。孫機先生對這些線刻侍女捧持器具圖像進(jìn)行了研究,認(rèn)為其中一侍女手中捧有的長瓶,在造型上與后代所稱的宋元盛酒具梅瓶相近[7]。(圖4)李壽墓的時代為貞觀五年(公元631年),我們雖無法判定石槨圖像中的長瓶是陶瓷器還是金銀器,但卻為研究梅瓶起源提供了線索。

      圖1 綠釉雞腿瓶

      圖2 童嬉圖壁畫

      圖3 白釉唇口酒罐

      此外,香港華強中國古文化研究會活龍居收藏有一件小口、卷唇、頸稍長斜直、頸肩接合部有對稱小系的器物,相關(guān)人員將這件器物稱為梅瓶,判斷其時代為五代,但梅瓶一般不應(yīng)附有雙系,這件器物與梅瓶的基本造型不同,因此其定名有待商榷。

      梅瓶的雛形在隋唐時期可能已經(jīng)出現(xiàn),唇口、豐肩的小口罐可能為其前身,美國波士頓美術(shù)館收藏的這件器物被稱為“酒罐”,但關(guān)于這類器物的具體用途及當(dāng)時的名稱,筆者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尚未發(fā)現(xiàn)有文獻(xiàn)記載,有待將來的研究。受契丹族雞腿瓶影響,宋代正式形成了小口、短頸、豐肩、頎身、斂足造型的梅瓶。北方梅瓶多為此造型,器身瘦高,但傳入南方之后,工匠結(jié)合當(dāng)?shù)貍鹘y(tǒng),制造出器身矮小,整體較為渾圓,造型更為穩(wěn)重的梅瓶??梢?,梅瓶可能是傳統(tǒng)中原器物融入雞腿瓶造型特征后形成的,這也是民族融合的象征,梅瓶的起源能否提早到隋唐時期,尚待實物和文獻(xiàn)資料的進(jìn)一步驗證。

      圖4 李壽墓石槨內(nèi)壁畫

      二、梅瓶的用途

      我國古代的梅瓶有著悠久的歷史,從現(xiàn)有的考古資料和歷史文獻(xiàn)來看,梅瓶主要作為實用品、隨葬品和藝術(shù)品使用。

      實物和圖像都已證實,宋代梅瓶主要作為酒器使用。實物資料方面,上海博物館藏有一件北宋磁州窯系白底黑花梅瓶,瓶腹書有“清沽美酒”四字,可見與盛酒有關(guān);同時期遼代張文藻墓中出土的雞腿瓶中盛有棗紅色液體[8],推測可能為酒。圖像資料方面,白沙宋墓(北宋元符二年)第一號墓前室西壁壁畫描繪了墓主人夫妻宴飲的場面[9],其中桌下就放置了一個梅瓶(圖5),畫面中還繪制了其他的酒具,可推測梅瓶也是酒具之一;同時期的遼代張世卿壁畫墓也描繪了梅瓶的形象 (圖6)[10],且畫面中梅瓶與其他酒具、茶具放置在一起,證實梅瓶可能為酒具。此時梅瓶作為一種實用品是為人們?nèi)粘I罘?wù)的,梅瓶小口、豐肩的造型特征正適應(yīng)了貯酒的要求:小口使得酒香不易逸散,豐肩保證了梅瓶有足夠的容積。宋代梅瓶與雞腿瓶相似,器身瘦高,足徑較小,但同時梅瓶的底部較厚,這就使得器物重心降低,更為敦實,有的梅瓶還帶有底座,如白沙宋墓第一號墓西壁壁畫和過道西壁下部壁畫(圖7)[11]均顯示梅瓶放置在束腰方座上,這就增加了放置的穩(wěn)定性。此外,這一時期的梅瓶是帶有器蓋的,四川遂寧金魚村南宋窖藏出土的青白瓷梅瓶帶蓋[12],白沙宋墓壁畫中的梅瓶也帶有器蓋,同一時期遼代張文藻墓室壁畫(圖2)中顯示梅瓶用紅色之物封口,可能是器蓋,也可能是封泥,而墓葬出土的雞腿瓶則是用石灰封口,這都適應(yīng)了盛酒的需要,進(jìn)一步證實了梅瓶此時作為酒器使用。

      宋代梅瓶有長短腹之分,短腹梅瓶同樣是作為酒器使用。學(xué)界目前將這種器身較矮、似由長梅瓶被截去下半段的器物稱為“矮梅瓶”,外國學(xué)者稱其為半截梅瓶,日本學(xué)者稱其為吐嚕瓶[13]。學(xué)者稱這種器物為吐嚕瓶,據(jù)說是因為酒從瓶中倒出時會發(fā)出吐嚕的響聲[14]。遼代張文藻壁畫墓童嬉圖(圖2)中顯示梅瓶已有長短腹之分,長腹梅瓶放置于底座上,短腹梅瓶直接放置于桌上,可以推測后者是用來分裝或倒酒的酒具,使用更為方便。還有學(xué)者研究了宋代酒具的組成[15],認(rèn)為大梅瓶專門用來儲酒(圖 8-1),棒槌瓶用來分裝酒(圖 8-2),大口瓶用作酤酒(圖8-3),小梅瓶放在餐桌上直接用來斟酒(圖8-4),這種觀點值得進(jìn)一步研究和探討。

      圖5 白沙宋墓壁畫

      圖6 遼代張世卿墓壁畫

      圖7 白沙宋墓壁畫

      圖8 宋代酒具梅瓶

      圖9 宋人《洛陽耆英會》局部

      關(guān)于宋代梅瓶的其他功用,有學(xué)者根據(jù)宋代繪畫作品《洛陽耆英會》中描繪的梅花插在梅瓶之中的情形(圖9),提出了梅瓶在宋代即可插梅的觀點[16]。根據(jù)南京中華門外宋墓[17]等墓葬出土梅瓶的精美程度及出土位置,推測北宋梅瓶可能只是作為墓主人生前比較喜愛的生活用品用來隨葬。因此,筆者認(rèn)為梅瓶在宋代主要還是作為酒具使用,可能同時兼具插梅和隨葬的功用。

      金代梅瓶仍主要作為酒具使用。懷仁窯出土的凸凹弦紋黑釉梅瓶肩部刻畫 “酒都司使 ”四字[18],可知為酒具。圖像資料方面,山西稷山馬村金代早期墓[19]北壁磚雕夫妻對飲圖(圖10)中有梅瓶出現(xiàn),因此梅瓶可能仍作為酒具使用,且圖中梅瓶已能直接放在地上,足徑較宋代增大,穩(wěn)定性增強。此外,金代石宗璧家屬墓中梅瓶與定窯玉壺春瓶同出[20],進(jìn)一步驗證了此時梅瓶主要是作為酒具使用。

      元代梅瓶仍主要用來盛酒。甘肅漳縣汪世顯家族墓出土的白釉梅瓶,肩部釉下墨書“細(xì)酒”二字[21],可見與盛酒有關(guān)。江西高安元瓷窖藏中的梅瓶與酒具同出[22],并且與之同出的九件高足杯中有草書“人生百年長在醉,算來三萬六千場”,也是梅瓶作為酒具有力的佐證。窖藏中出土的梅瓶制作精美,配覆杯型蓋,中置蓮苞紐,蓋內(nèi)中心置空心圓柱形直管,合蓋時不易脫落,可以推測蓋與器身如此密和,是為了貯酒。目前的考古資料發(fā)現(xiàn)元代有較多的“內(nèi)府”款梅瓶,北京良鄉(xiāng)元代窖藏[23]、北京房山縣張坊鄉(xiāng)大峪溝村元代窖藏[24]、河北赤城縣元代窖藏[25]、北京后英房元代居住遺址[26]等均有“內(nèi)府”款梅瓶出土,這類“內(nèi)府”銘器即為皇家貯酒用器[27]?!对贰分杏小肮┓顑?nèi)府”的記載,元故宮遺址出土過帶“內(nèi)”字的器肩殘件,可見“內(nèi)府”在元明專指皇宮大內(nèi),且北方窯口較粗松的胎質(zhì)利于貯酒深釀。這類梅瓶多為白釉,也驗證了當(dāng)時“元人尚白”的說法。

      圖10 金代墓磚雕

      元代梅瓶可能還有驅(qū)邪避災(zāi)和祭祀的功用。遼寧凌源縣(現(xiàn)凌源市)富家屯的元墓壁畫中,畫著一個病人躺在病床上,用被子蓋住全身,窗前放著兩件小口梅瓶,左右兩側(cè)各立三名女子,畫中的梅瓶似乎有驅(qū)病降魔的意思[28]。江西波陽元代墓出土的青花連座梅瓶一對與影青香爐一件同放在墓葬西室,可能是用于祭祀[29]。元代梅瓶還可能作為陳設(shè)品使用。有學(xué)者認(rèn)為,上海博物館藏景德鎮(zhèn)窯云龍紋“春壽”梅瓶是祝壽時所用的酒器[30],有吉祥的寓意。這件“春壽”梅瓶制作相當(dāng)精美,可能在貯酒的同時也用于陳設(shè)。元代還出現(xiàn)了八棱形梅瓶等新器形,器物的精美程度也足以用來陳設(shè)。

      明代梅瓶的功用已趨于多元化。實物資料證明這一時期梅瓶既可作為實用品盛酒,又可作為隨葬品和陳設(shè)品使用。梅瓶作為酒具,見于山東鄒縣明魯荒王朱檀墓后室出土的影青梅瓶,瓶內(nèi)盛有酒[31];廣西桂林靖江溫裕王墓出土的青花雙龍戲珠高腰帶蓋梅瓶[32],瓶內(nèi)盛有乳鼠酒,包含中藥材和三只未長毛的小鼠,這也是桂林當(dāng)?shù)氐囊环N藥酒,梅瓶配一笠形蓋,蓋內(nèi)有一空心止口以防蓋子移滑,更利于酒的儲藏;廣西桂林靖江安肅王夫婦墓出土的“攜酒尋芳”圖梅瓶[33],瓶身圖案顯示馬后有仆人肩擔(dān)酒食隨行,圖上所繪酒器即梅瓶。上述資料均能說明梅瓶此時貯酒的功用。此外,明故宮遺址出土的“賞賜”梅瓶,制作精良,與元代內(nèi)府款梅瓶質(zhì)地粗糙相比,此時的梅瓶已可作為皇家之物用來賞賜物,不僅美酒作為賞賜,連同盛酒的器物也成了賞賜品。正是由于這種功能的轉(zhuǎn)變,使得統(tǒng)治者對這類酒瓶的要求提高,故而其質(zhì)量也就隨之提高了,體現(xiàn)明初皇權(quán)高度集中的史實。

      梅瓶在明代作為隨葬品使用,從出土的實物資料來看,隨葬梅瓶有一定的等級制度卻又并不嚴(yán)格。靖江王貴族墓葬多有一到兩個梅瓶出土,如靖江康僖王夫人莫氏墓出土的青花歲寒三友仙人故事大梅瓶[34],靖江溫裕王夫婦墓的王墓和妃子墓分別出土一件青花雙龍戲珠高腰帶蓋梅瓶和兩件青花雙龍戲珠梅瓶,穿山鄉(xiāng)躍進(jìn)村靖江王宗室墓出土一件青花雙龍紋梅瓶[35],這些墓葬主人身份地位較高,反映出隨葬梅瓶有一定的等級制度。然而,桂林車北站旁劉元石墓也有梅瓶出土[36],墓主劉元石的身份地位并不高,為“文林郎”,相當(dāng)于七品官職??梢酝茰y梅瓶的隨葬制度并不十分嚴(yán)格。

      至于梅瓶具體作為哪類明器隨葬,目前的資料還不足以證實。靖江溫裕王墓出土的青花雙龍戲珠高腰帶蓋梅瓶內(nèi)盛有乳鼠酒;劉元石墓出土的兩件青花四愛圖梅瓶內(nèi)均裝有五谷和“萬歷通寶”銅錢一枚;桂林馬安村征集的青花雙龍紋梅瓶內(nèi)裝有八枚崇禎銅錢[37];廣西靈川縣甘堂渡桂林地區(qū)農(nóng)械廠出土的青花瓷瓶,內(nèi)盛有黍、蕎麥、荔枝、青梅等食物。有學(xué)者認(rèn)為:“用各種中藥、動物浸泡藥酒治病和進(jìn)補是南人習(xí)俗,陪葬的梅瓶中裝入了錢、糧、檳榔及各種藥酒,說明梅瓶在明器中已不單是具有裝酒的功用,更兼作倉儲。替代了過去單純的‘谷倉’,被后人稱為‘錢糧壇’?!盵38]筆者認(rèn)為應(yīng)先確定器物的出土位置,再進(jìn)行下一步探討。劉元石墓和桂林城北獅子嶺呂調(diào)陽墓能明確梅瓶的出土位置[39],分別放置在棺的中段兩側(cè),劉元石墓出土的梅瓶裝有糧食和銅錢,呂調(diào)陽墓梅瓶則是空的?!洞鬂h原陵秘葬經(jīng)》曾提到“正南偏西安五谷倉”,劉元石墓出土梅瓶的位置與之不符,因此梅瓶作為“谷倉”或“魂瓶”使用的說法還有待商榷,況且并不是所有出土梅瓶都裝有稻谷和錢糧。故筆者認(rèn)為明代梅瓶的使用制度并不十分嚴(yán)格,只是作為一種明器隨葬,或裝有錢糧,或裝藥酒,或只是空瓶隨葬,但都具有蔭庇逝者的意義,一般象征墓主具有較高的身份地位。

      另外,明代青花梅瓶所繪內(nèi)容與墓主身份有一定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例如,明代的黔寧昭靖王沐英,生前是明代的開國勛臣,曾以武功助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又以武功平定云南,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40]就與其身份貼近。一般情況下,如使用者為等級地位較高的男性,則用龍紋,女性則用鳳紋或花卉紋等;使用者若是文人,所繪題材有“王羲之愛蘭”“陶淵明愛菊”“周敦頤愛蓮”“林和靖愛梅”之類的“四愛人物”形象,以契合使用者追求的恬靜悠然、超凡脫俗;若使用者屬武人,則會選用符合武人身份的形象,如前例所舉沐英之“蕭何月下追韓信”,這類題材還有“周亞夫軍屯細(xì)柳營”“蒙恬將軍”等,均是以勇謀兼具的武官形象出現(xiàn);若使用者鐘情于宗教,信奉道教者,就會選用呂洞賓等八仙形象;使用者若是世家子弟或官宦之人,常會選用 “文姬歸漢”“昭君出塞”等前代仕女形象。

      除作為酒具和隨葬品之外,明代梅瓶可能也作為陳設(shè)品使用。從出土資料來看,明代梅瓶多出于女室,且梅瓶所屬年代與墓葬年代相距較遠(yuǎn),如南京市江寧縣東善橋宋鉉夫婦墓女室出土的明洪武釉里紅歲寒三友圖梅瓶[41],明神宗孝端后隨葬梅瓶為嘉靖時期[42],可以推測這些梅瓶可能都是墓主生前比較喜愛、用于陳設(shè)的器物。

      清代梅瓶多為傳世品,可能是由于此時梅瓶多用于陳設(shè)。意大利籍宮廷畫家郎世寧描繪有絹本設(shè)色《午瑞圖》,畫中的青灰釉梅瓶里就插有一束盛開的石榴花和蒲葉草,說明在清宮里梅瓶已被用作插花,這也可能就是“梅瓶”雅稱最終在清代出現(xiàn)的原因。此外,清代梅瓶大都不帶器蓋,也從側(cè)面印證此時梅瓶的主要功用已改變,敞口正是為了方便插花和陳設(shè)。

      綜上所述,梅瓶雛形初現(xiàn)于隋唐時期,于北宋正式形成。歷代梅瓶主要用于盛酒、隨葬、插花和陳設(shè),在某一時期內(nèi),梅瓶可能以一種功用為主,同時兼具其他功用。從宋代用于盛酒到清代用于陳設(shè),梅瓶的發(fā)展過程也是一類器物從實用品到藝術(shù)品的轉(zhuǎn)化過程。

      [1]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河北宣化遼張文藻壁畫墓發(fā)掘簡報[J].文物,1996(9).

      [2]杜文.淺談梅瓶的源流與演變(下篇)[J].收藏界,2003(3).

      [3]李輝柄.晉唐瓷器[M].上海: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社,2002.

      [4]張東.從上海博物館藏梅瓶淺談中國梅瓶的發(fā)展[M]//中國古陶瓷研究:第6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

      [5]WU TUNG.Earth Transformed:Chinese Ceramics In The Museum Of Fine Arts,Boston[M].Boston:MFA Publications,2002.

      [6]張增午.元明青花梅瓶器型及相關(guān)問題[M]//中國古陶瓷研究:第6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

      [7]孫機.唐李壽石槨線刻《侍女圖》《樂舞圖》散記(上)[J].文物,1996(5).

      [8]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河北宣化遼張文藻壁畫墓發(fā)掘簡報[J].文物1996(9).

      [9][11]宿白.白沙宋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10]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宣化遼墓壁畫[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12]遂寧市博物館,等.四川遂寧金魚村南宋窖藏[J].文物,1994(4).

      [13]秦大樹.巧剜明月染春水——記一件綠釉定窯梅瓶兼談北方綠彩瓷(下篇)[J].收藏界,2006(3).

      [14]杜文.淺談梅瓶的源流與演變(下篇)[J].收藏界,2003(3).

      [15]石琳娜.耀州窯宋代梅瓶賞析[J].收藏界,2008(10).

      [16]陸鵬亮.“梅瓶”名謂考[J].上海博物館集刊,2005(0).

      [17]李蔚然.南京中華門外宋墓[J].考古,1963(6).

      [18]任志錄,孟耀虎.山西近年出土的梅瓶[M]//中國古陶瓷研究:第6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

      [19]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稷山金墓發(fā)掘簡報[J].文物,1983(1).

      [20]北京市文物管理處.北京市通縣金代墓葬發(fā)掘簡報[J].文物,1977(11).

      [21]漳縣文化館.簡報之二[J].文物,1982(2).

      [22]依谷.江西高安元瓷窖藏發(fā)現(xiàn)紀(jì)實[J].南方文物,2002(1).

      [23]田敬東.北京良鄉(xiāng)發(fā)現(xiàn)的一處元代窖藏[J].考古,1972(6).

      [24]趙光林.北京市發(fā)現(xiàn)一批古遺址和窖藏文物[J].考古,1989(2).

      [25]王國榮.河北赤城縣出土元代“內(nèi)府”白釉梅瓶[J].文物,1994(8).

      [26]中國科學(xué)院考古研究所,等.北京后英房元代居住遺址[J].考古,1972(6).

      [27]陸鵬亮.“內(nèi)府”款梅瓶探考[J].東南文化,2003(3).

      [28]唐春松.試析靖江王墓出土青花歲寒三友梅瓶[M]//中國古陶瓷研究:第6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

      [29]江西省博物館.江西波陽出土的元代瓷器[J].文物,1976(11).

      [30]夢齋主人.“春壽”銘文小考——從“春壽”銘青花梅瓶談起[J].收藏界,2007(10).

      [31]山東省博物館.發(fā)掘明朱檀墓紀(jì)實[J].文物,1972(5).

      [32][33]唐奇嶺.淺析兩座靖江王墓出土的青花梅瓶[M]//中國古陶瓷研究:第6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

      [34]唐春松.試析靖江王墓出土青花歲寒三友梅瓶[M]//中國古陶瓷研究:第6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

      [35]曾少立.桂林出土的幾件青花瓷瓶[J].江西文物,1990(2).

      [36][39]陶紅.桂林兩座紀(jì)年墓出土的梅瓶探析[M]//中國古陶瓷研究:第6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

      [37]張凱.淺談館藏廣西出土的青花梅瓶[M]//中國古陶瓷研究:第6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

      [38]李鏵.桂林出土的梅瓶及其相關(guān)文化[M]//中國古陶瓷研究 第6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

      [40]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南京江寧縣明沐晟墓清理簡報[J].考古,1960(9).

      [41]南京市博物館.南京南郊明墓清理簡報[J].南方文物,1997(1).

      [42]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考古研究所.定陵[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猜你喜歡
      酒具梅瓶雞腿
      竹仿生陶瓷酒具作品欣賞
      梅瓶
      寶藏(2022年3期)2022-08-01 02:24:04
      鈞瓷梅瓶
      霽藍(lán)釉留白龍紋梅瓶
      收藏界(2019年3期)2019-10-10 03:16:30
      飲酒、插梅,作陪古人浪漫生活
      今天午飯吃“大雞腿”
      種類豐富的酒具
      收藏界(2018年1期)2018-10-10 05:23:08
      千金之寶蝴蝶杯 美酒斟滿彩蝶飛
      勞斯萊斯推出限量版雞尾酒酒具套裝
      汽車之友(2016年2期)2016-01-13 08:49:19
      亂世奇商(下)
      马公市| 青冈县| 绵竹市| 霞浦县| 兴和县| 茶陵县| 中卫市| 郑州市| 修水县| 盐源县| 全椒县| 麟游县| 五大连池市| 台东市| 全南县| 巴马| 中西区| 五寨县| 昌邑市| 隆回县| 科技| 旬阳县| 永定县| 黄冈市| 安新县| 闽清县| 和龙市| 收藏| 琼结县| 永昌县| 宝兴县| 鄱阳县| 汾阳市| 漯河市| 会宁县| 桐柏县| 山阳县| 阳曲县| 米脂县| 永兴县| 临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