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朝暉
摘 要:中小學校在基礎教育的實踐中,既要注意學生的文化知識教學,更要確保孩子們的安全。初中物理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工作中,需要確保物理實驗教學正常、安全、有序地開展。本文介紹筆者的一些具體措施。
關鍵詞:初中物理;安全隱患;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148(2018)4-0052-3
我們知道,國家為了增強中小學生的安全教育意識,減少各級、各類校園安全事故的發(fā)生,自1996年起,將每年3月份的最后一個星期的星期一確定為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自那時起,在我們教師心中逐步建立起了安全高于一切的意識。在學生在校期間,學校不僅僅開展文化知識教育,也安排適當?shù)陌踩逃n程。
盡管如此,教學安全事故依然時有發(fā)生。例如,2008年在江蘇省徐州市銅山縣發(fā)生了由于電池短路,導致一名小學生的3根手指被炸掉的事故。2012年在福建泉州惠安縣的某高中,一名女生在進行物理實驗時,由于不小心將正在燃燒的酒精燈碰翻,引發(fā)這名學生的上衣燃燒,最終將其燒傷,經過醫(yī)學鑒定為五級傷殘。
為此,要及時總結原因,提出應對措施,從而確保以后不再發(fā)生。筆者從事了多年的物理教學實踐和實驗員管理工作,現(xiàn)總結、概括初中階段學生在物理實驗過程中常見的安全隱患,并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和各位同仁交流。
1 實驗前要做好精心的準備
物理課程是一門實驗性非常強的自然科學,學生之所以對此感興趣,往往就是它的可操作性和可觀賞性。但對于物理教師,開展一堂分組實驗課或者是一次課堂演示實驗課,絕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物理教師除了要寫好教案,填好實驗單以外,還要提前預做實驗,對實驗的材料、實驗的器材、實驗的條件、實驗的步驟、實驗的數(shù)據(jù)和實驗的結果都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做到這一步還不行,還得對實驗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突發(fā)事故做好預案,確保實驗安全、有序地進行。
例如,在“測量物體的密度”實驗中,教師沒有對每組實驗器材先行實驗,有的小組金屬塊太大了,根本不能放進量筒;有的小組的學生將金屬塊放進量筒時,不小心將量筒打碎了。再例如,在演示馬德堡半球實驗時,教師讓兩位學生對拉半球,由于用力不均勻,使其中的一位學生摔倒在地。
記得有一次觀摩一節(jié)公開課,發(fā)生了在實驗過程中酒精燈側翻的意外事故,這位教師不知所措,因為事先沒有準備細沙或者是濕毛巾。由此可以看出,在實驗之前教師要對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意外做好預案、做足準備。
2 電學實驗中的安全隱患和應對措施
初中電學實驗主要有:連接串并聯(lián)電路、串并聯(lián)電路的電流特點、串并聯(lián)電路的電壓特點、滑動變阻器的使用、探究歐姆定律、伏安法測電阻、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探究影響電功大小的因素、探究影響電功率大小的因素、家庭電路的安裝、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安裝直流電動機和發(fā)電機的工作原理等。
電學實驗中涉及到的安全隱患主要有:觸電、火災和爆炸。
應對措施:
1.防止觸電。(1)所有的插座都要有接地保護,所有的用電器金屬外殼都要接地,要經常檢查用電器的安全性能,特別是使用頻率較高的學生用電源,一旦發(fā)現(xiàn)有導線裸露或斷裂的情況要及時更換。(2)實驗結束以后要及時關閉電源,在安全檢查以前絕不輸送220 V的交流電。(3)在實驗結束以后,學生整理桌面以前,一定要叮囑學生千萬不能用濕抹布擦用電器。(4)在電路連接好以后,一定要舉手請示老師,在得到老師的同意以后再閉合電路。(5)教育學生萬一發(fā)生觸電事故,一定要沉著冷靜,千萬不能徒手施救,而應該先切斷電源,再施救。如果情況緊急,一定要呼叫校醫(yī)并進行人工搶救,同時撥打120急救電話。
2.防止火災。(1)實驗室里的電路一定要安裝空氣開關和漏電保護裝置,保險絲一定要合格并與電路的最大電流相匹配;在實驗的過程中如果發(fā)現(xiàn)有異味,一定要先切斷總開關再逐一檢查,找出原因并排除故障后再行實驗;萬一發(fā)生火災,一定要先切斷電源,再用細沙或者滅火器滅火,千萬不能用水去澆。
3.防止爆炸。在演示奧斯特實驗和電動機原理時,大部分教師都會用增大電流的方法來增強實驗效果,直接用導線將電池短路,這種方法存在著巨大的安全隱患。在給電路通電時,電池內集聚了大量的熱量,極易引起爆炸。因此,要杜絕使用這種方法。
3 熱學實驗中的安全隱患和應對措施
初中熱學實驗主要有:觀察萘的熔化和凝固、觀察水的沸騰現(xiàn)象、觀察碘的升華和凝華、觀察空氣壓縮引火儀、觀察電子火花發(fā)生器、探究物質的比熱容等。
熱學實驗中涉及到的安全隱患主要有:燙傷、割傷和中毒。
應對措施:
1.按照正確的順序組裝實驗器材。安裝實驗器材一定要按照先下后上、先左后右的原則,擰螺絲時要按照順時針的方向用力,并一定要擰緊,防止在實驗過程中側翻,引起燙傷。在實驗結束后,拆卸實驗裝置的順序要與組裝的順序相反。
2.正確使用酒精燈。(1)酒精燈內的酒精量應該控制在容量的三分之二以下。(2)一定要用酒精燈的外焰給物體加熱。(3)絕對不允許用燃燒的酒精燈去點燃另一個酒精燈。(4)熄滅酒精燈絕對不能用嘴巴去吹,而應當用燈帽去蓋滅。(5)在使用的過程中千萬不要觸碰酒精燈,以免側翻導致酒精側漏而使酒精燃燒造成燙傷。萬一酒精燃燒起來,切記不要驚慌,用事先準備好的濕抹布撲蓋或者用細沙覆蓋。
3.防止溫度計、燒杯和酒精燈等玻璃制品割傷。在使用玻璃器具時一定要小心,不能將這些物品碰翻在桌面或者地面上,從而引起皮膚割傷事故。萬一出現(xiàn)此類事故,一定要呼叫校醫(yī),及時消毒、包扎,將危險將至最低。
4.防止中毒。在進行熱學實驗時,對實驗過程中產生的有害氣體,物理教師或者實驗員一定要做好教室或者實驗室的通風工作,必要時在實驗室安裝換氣裝置,減少此類事故的發(fā)生。另外,在進行內能和機械能的轉化實驗中,切忌將試管口對準學生。為了增強實驗的效果和減少傷害,物理教師或者物理實驗員可以在橡皮塞上涂上一些潤滑油,使實驗更加安全。
4 力學實驗中的安全隱患和應對措施
初中力學實驗主要有: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測定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演示分子動理論、托里拆利實驗、探究影響動能和勢能大小因素等實驗。
力學實驗中涉及到的安全隱患主要有:劃傷、砸傷和中毒。
應對措施:
1.防止劃傷。在探究分子動理論實驗中,為了使實驗效果更加明顯并力爭一次性成功,往往需要使用絞刀將兩塊鉛塊的表面絞平。這里就要特別強調學生在實驗時要特別細心,條件允許時可以使用手套,以免將手劃傷。
2.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和研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時,要提醒學生采用兩人合作實驗的方法開展活動,避免在實驗過程中由于粗心而使鉤碼掉落,從而將文具砸壞或將腳趾砸傷。為了避免此類事故的發(fā)生,建議坐著實驗,并在桌面上墊軟墊子。
3.在演示托里拆利實驗時,由于水銀有毒,建議教師在開展實驗時,一定要叮囑學生不要將手指浸入水銀液面以下。從教師的角度來看,也可以用多媒體的形式將該實驗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從視頻中掌握該實驗的操作步驟、注意事項和實驗結論。
5 光學實驗中的安全隱患和應對措施
初中光學實驗不多,其中涉及到安全問題的實驗主要有:探究凸透鏡成像特點和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兩個實驗。
安全隱患主要有:火災、燙傷和中毒。
應對措施:
1.控制火柴發(fā)放的數(shù)量,嚴禁學生將身邊的廢紙或其他可燃物點燃。
2.禁止學生相互借火,嚴禁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走動,以免碰倒蠟燭。
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特點實驗中,建議將實驗室的門窗打開,避免蠟燭燃燒產生的有害氣體傷害學生的身體健康。有條件的學校建議采用LED發(fā)光體代替蠟燭。
4.高溫的蠟燭油容易燙傷學生;蠟燭油滴落地面,使得地面光滑,容易使學生滑倒。在實驗之前,教師要強調將蠟燭固定后再做實驗,并做好巡查工作。
5.如果光源采用的是激光手電筒,要提醒學生切忌將激光射入人眼。
6.平面鏡成像實驗中的玻璃一定要使用四邊打磨過的,避免將學生的手指劃傷。萬一出現(xiàn)意外發(fā)生火情,要使用滅火器滅火;萬一有學生跌傷或者割傷,要及時呼叫校醫(yī)或者直接送至醫(yī)院處理。
總之,只要我們提高安全意識,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遵循操作流程,對學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定能在教書育人的同時也確保學生的人身安全,共建和諧、穩(wěn)定、平安的校園。
參考文獻:
[1]張其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理科考試研究,2014,21(8):53.
[2]陶洪.物理實驗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