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艷
摘 要:漢字書法文化博大精深,書法課程是學校教育體系中的一門重要課程。書法課教師要通過書法多樣化教學、“感受漢字之美”課程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書法學習興趣,提高書法課堂教學效率。要引導學生感受漢字的線條之美、演變之美、運筆之美、意境之美,不斷提高學生對書法藝術的認識,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
關鍵詞:書法教學;學習興趣;能力培養(yǎng);審美能力
中圖分類號:J292.1;G4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16-0029-02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書法課程已經(jīng)成為學校教育體系中的一門重要課程。寫得一手好字是個人修養(yǎng)的重要標志,也是繼承與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書法是以書寫漢字為內(nèi)容的線條藝術,是指書寫漢字的方法和規(guī)律,包括用筆、結體、章法等。學校設置書法課,能夠提高學生在網(wǎng)絡時代對書寫的重視程度,能夠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觀察力、模仿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學生的藝術素質(zhì)和審美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由此可見,書法教學的意義重大。教師在進行書法教學的時候,必須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領悟書法之美,提升學生的書法學習興趣。要引導學生感受漢字的線條之美、演變之美、運筆之美、意境之美,不斷提高學生對書法藝術的認識,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
一、采用多樣化教學,激發(fā)學生的書法學習興趣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書法練習是略顯枯燥的。針對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好動、專注力不夠等問題,書法課教師必須改變教學方法,注重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書法學習興趣,這樣才能不斷提升學生的書法水平。
1.注重創(chuàng)設書法學習環(huán)境
環(huán)境能夠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教師只有創(chuàng)設良好的書法學習環(huán)境,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中愛上書法藝術,自覺地練習書法。例如,教師可將學生的作品粘貼在班級黑板報上,讓學生利用課間時間欣賞自己和其他同學的作品,在欣賞中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與他人的優(yōu)點,這樣能夠激發(fā)學生“更上一層樓”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教師也可以將名家的書法作品粘貼在班級的墻壁上,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嘗試分析這些優(yōu)秀作品的特點,了解運筆手法,從而提升自己的書法水平。
2.利用故事激發(fā)學生的書法學習興趣
學生都愛聽故事,在進行書法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有趣的故事,提高書法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例如,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書法家練習書法的典故,提升學生對書法的興趣。比如,教師可以向學生這樣講述:“古代著名書法家王羲之在小時候練習書法時,十分刻苦。有一天吃午飯,書童送來王羲之最愛吃的饃饃和蒜泥,幾次催他快吃,他仍然連頭也不抬,專心致志地看帖、寫字。書童沒有辦法,只好去請王羲之的母親來勸他吃飯。母親來到書房,只見王羲之手里正拿著一塊蘸了墨汁的饃饃往嘴里送,弄得滿嘴烏黑。原來王羲之在吃饃饃的時候,仍然眼睛看著字,心里想著字,結果錯把墨汁當蒜泥了。母親看到這情景,大笑了起來。王羲之卻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說:今天的蒜泥可真香??!”聽到這兒,學生們捧腹大笑。教師繼續(xù)說道:“王羲之勤學苦練,臨帖不輟,練就了很扎實的基本功,這為他以后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苯處煂ü适聝?nèi)容進行適當?shù)呢S富,提高趣味性,能夠增強學生學習書法的信心,為學生興趣的提高助力。
3.加強多媒體教學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往往對圖文并茂的內(nèi)容很感興趣。因此,書法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利用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增強教學內(nèi)容的直觀性與趣味性,以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師在向學生講述書法故事的時候,可以引入動畫吸引學生的目光,讓學生通過觀看動畫了解情節(jié)的發(fā)展,領悟其中的教育意義。教師在進行筆畫教學的時候,也可以采用多媒體課件,通過聲像結合的方法展示教學內(nèi)容。制作課件時,教師可以在其中設計一個“學生們分別書寫‘火字”的比賽環(huán)節(jié),然后讓班級學生分辨課件中哪個同學的書寫筆順是正確的。最后教師再在大屏幕上展示“火”字的演變過程,讓學生根據(jù)“火”字的形象進行書寫訓練,這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書寫筆順,提高學生的書法學習興趣。
二、重視“感受漢字之美”書法拓展課程,激發(fā)學生的書法學習興趣
中國的漢字演變至今,其歷史底蘊非常深厚。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不斷提高學生探索中國漢字奧秘的興趣。從古代的甲骨文到不知年代的石鼓文,從鐘鼎文到篆書,從漢隸唐楷到我們今天書寫的簡體字,我國漢字的發(fā)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教師向學生講述漢字之美、漢字之偉,能夠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要通過向學生展示漢字之美,讓學生能夠真正愛上漢字,讓書法藝術陶冶學生的情操,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
1.感受漢字的線條之美
漢字的線條,講究“一氣呵成”。漢字在長期的演變過程中,形成了多種藝術風格。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書法教學時,要讓學生感知線條流動的美感,幫助學生逐步形成獨特的書法風格。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線條進行仔細觀察,每一個漢字都有它自身獨特的線條,有的“重若崩云”,有的“輕若蟬翼”。只有掌握漢字的線條結構,才能做到在“重若崩云”與“輕若蟬翼”之間自由轉換。例如,學生寫“峰”這個字的時候,要注意峰的線條意象,棱角分明,落筆要注重體現(xiàn)力度之美;學生寫“流”這個字的時候,落筆要注重體現(xiàn)“搖曳生姿”之態(tài)。
2.感受漢字的演變之美
進行書法教學的時候,教師要讓學生仔細觀察漢字的結構。雖然在語文課堂上學生已經(jīng)對字體結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書法教師還需要讓學生結合漢字的演變體會漢字的內(nèi)在結構,讓學生感受漢字的演變之美。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漢字“魚”“鳥”“羊”等的演變過程(圖略),讓學生通過圖片了解漢字的發(fā)展歷程,不是單純地根據(jù)簡體字的架構分析寫字,而是根據(jù)先祖創(chuàng)造文字的起源來分析漢字。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能夠感受到漢字的演變之美,又能夠增強對學習書法藝術的興趣。
3.感受漢字的運筆之美
提到書法就不能不提到毛筆,毛筆是傳統(tǒng)書寫工具,也逐漸成為傳統(tǒng)繪畫工具。教師在向學生講述毛筆時,可以對毛筆的功能進行生動的講述,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運筆方式若不同,寫出的字跡也就不同,這是西方傳統(tǒng)羽毛筆無法比擬的。書法家張廷相說過:“運筆之法有三:曰指,曰肘,曰腕;小字宜指,中字宜腕,大字宜肘?!苯處熞ㄟ^形象的演示,讓學生看到不同的藝術效果。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演示枕腕、提腕、懸腕等不同的寫字方法,讓學生體會毛筆的魅力,從而提升學生對書法藝術的學習興趣。
4.感受漢字的意境之美
漢字除了有傳遞信息、記錄信息的功能之外,還能夠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表達人們的情感寄托。書法傳達的是一種情感,一種意蘊,一種心境。心境不同,筆意變化也就不同。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古人書法作品中的一些有個性的字。以“山”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山”字的不同風格,猜測作者書寫時的思想情感,這既能夠鍛煉學生鑒賞書法的能力,又能夠提升學生對書法藝術的興趣。
三、結束語
激發(fā)學生的書法學習興趣,對于培養(yǎng)學生書寫能力有著重要意義,同時對于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深入推進素質(zhì)教育也至關重要。書法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教師要通過書法多樣化教學、“感受漢字之美”課程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書法學習興趣,提高書法課堂教學效率。要引導學生感受漢字的線條之美、演變之美、運筆之美、意境之美,不斷提高學生對書法藝術的認識,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梅.淺談書法課程對兒童書法興趣的培養(yǎng)[J].美術教育研究,2017(07).
[2]王輝.淺談書法教學在中小學語文教育中的應用[J].語文建設,2015(12).
[3]邱志文.小學書法趣味教學論[J].教學與管理,2012(01).
[4]田臻.小學書法教育現(xiàn)狀分析及解決辦法[J].美術教育研究,2016(03).
[5]原雪.對提高小學生書法基本筆畫學習興趣的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17(06).
[6]于杰.小學毛筆書法教學中審美能力培養(yǎng)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7.
[7]華若帆.面對新課程我們應該如何教書法——基于當前我國中小學書法教學現(xiàn)狀的思考[J].江蘇教育研究,2008(10).
[8]黃家城,武有能,葉德輝.書法教學中的筆法教學研究[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