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艷
【摘 要】
讀寫結合的學習方法能很好地體現(xiàn)語文學科的實踐性。本文結合課例“秋天的樹葉”分析教師要如何結合課文中的讀寫訓練點,讓學生提高寫作能力。通過組織多維觀察、指導分享交流、引導學生個性創(chuàng)作等方法都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
讀寫結合 作文教學 小學語文
語文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而寫作教學更是如此,教師不僅要結合課文指導學生掌握寫作方法,更要鼓勵學生在實際觀察和相互交流中提高個性化寫作的能力。這樣才能寫出更精彩的作文。本文結合“秋天的樹葉”這個課例介紹教師要如何讀寫結合地展開寫作教學,讓學生在作文中寫出真情感。
一、組織實踐,學會多維觀察
在指導學生寫作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自主閱讀課文中的習作要求,嘗試領悟其要點。學生通過感悟認識到要寫出真實的樹葉就要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嘗試觀察樹葉。教師繼而組織學生將讀到的內(nèi)容落實到實踐中,嘗試通過觀察探究樹葉之間的細微變化。教師引導學生從顏色、形狀、觸覺等各個角度入手觀察,獲取豐富的信息。
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通過顏色來觀察樹葉,不僅可以觀察某一個時間段各種不同樹葉的顏色,也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觀察同一種樹葉的顏色是否會發(fā)生變化。如學生發(fā)現(xiàn)銀杏樹的樹葉在春夏季節(jié)都是綠色的,而到了秋天就會變成金黃色;楓樹的樹葉則會在秋天從綠色變成鮮紅色。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嘗試觀察樹葉的形狀,如楓樹的樹葉和梧桐樹的樹葉都是手掌的形狀,而松樹的樹葉則呈現(xiàn)出針狀。在觀察樹葉形狀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嘗試觸摸一下,看看不同的樹葉是否會給人不同的手感。如有學生發(fā)現(xiàn)不少樹葉的正面比較光滑,而反面比較粗糙。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嘗試運用平常較少使用的嗅覺進行感知,聞一下樹葉特有的清香的氣息。通過這多種感知觀察的共同作用,學生對于樹葉有了更為直觀的感受,寫作之時便能放飛心靈,更好地創(chuàng)作。
通過實踐活動,學生充分調(diào)動了自己的五官,通過視覺感知、觸覺感知、嗅覺感知等獲取了關于樹葉的信息。此后再讓學生嘗試創(chuàng)作,學生便能有米下炊,不再感到茫然無措。
二、交流分享,碰撞思維火花
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閱讀課內(nèi)外各種展現(xiàn)植物形貌的文章,然后嘗試展開討論,分析一下這些作者如何描寫樹葉的樣貌,哪些方法比較好,如果自己要嘗試描寫樹葉,會借鑒采用哪種方法進行創(chuàng)作。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等不少文章都能給學生的寫作提供一些啟發(fā),教師可以讓學生展開討論,說說自己總結出了哪些創(chuàng)作要點,要如何在創(chuàng)作中嘗試運用。如有學生提出:“我發(fā)現(xiàn)不少文章在描寫事物時都喜歡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因為讀者對于作者所描寫的事物不太了解,所以用另一個事物來比喻的話,就能讓讀者更好地了解該事物的形貌特點?!边€有學生提出補充:“我認為擬人也是一種很好的修辭方法,能給人十分親切的感覺?!庇械膶W生提出:“我發(fā)現(xiàn)有的詩歌在描寫具體物時會將其用來象征一種精神,我覺得這種手法也十分好,在寫作時可以借鑒?!苯處熆梢愿嬖V學生,這種手法叫做“托物言志”,作者在寫作中可以通過所描寫的事物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思想和理念,這樣就讓文章有了一種特殊的情懷,會提升文章的格調(diào)。教師的引導讓學生的討論更為深入,教師還可以啟發(fā)學生注意一下各種范文的結構特點,思考在撰寫大綱時要注意哪些內(nèi)容。在激烈的討論中,學生逐步掌握了各種寫作手法。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激烈的討論,并在討論的過程中總結出狀物類文章的寫作要點是什么,嘗試分析選擇何種修辭方法和表現(xiàn)手法能讓自己的作品顯得更加生動形象。
三、下筆成文,抒寫個性情感
讀寫結合的寫作訓練不僅要讓學生閱讀文章,更要讓學生通過實踐創(chuàng)作獲得更真實的體驗。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考自己通過實際觀察獲得的信息,結合通過閱讀掌握的各種寫作技巧進行創(chuàng)作。教師可以提醒學生在寫作時要寫出自己的個性化情感,寫出獨一無二的樹葉。
教師可以特別強調(diào)學生注意“秋天”這個定語,思考秋天的樹葉是否有什么特別的變化,然后將自己的獨特感悟?qū)懭胱魑闹?。如有學生在寫作中寫了自己在秋天觀察到的兩種不同的樹葉,梧桐葉逐漸變得枯黃,最后落下枝頭,而楓樹葉最后卻變得火紅,依然傲立在枝頭。該學生由樹葉的變色聯(lián)想到了人生,提出:“看著眼前一紅一黃,一艷麗一枯萎的樹葉,我不由得浮想聯(lián)翩。大自然中的秋天就是人生的中老年吧,有的人因為自己的白發(fā)而變得頹喪,最后變得越來越衰老,走向了人生的終點。但是也有的人卻不向命運低頭,反而越戰(zhàn)越勇,最后在和死神的廝殺中殺出一條血路,成就了自己的第二春,就好像浴血而生的楓葉一樣?!睂W生的這段描寫不僅將自己觀察到的秋天樹葉的不同顏色變化寫入其中,而且還寫出了自己的理性思考,將對樹葉的觀察和對人生的思考結合在一起,寫出了自己的個性化感受。
教師可以在學生完成作文后嘗試互助批改,在批改中學生可以給同伴介紹自己的創(chuàng)作思想,介紹自己的寫作情感,這樣能讓學生從同伴處獲得更多啟發(fā)。
通過多維觀察樹葉,分享交流在閱讀中獲得的寫作技巧,在下筆創(chuàng)作中寫出個性化的情感,教師通過讀寫結合的方式指導學生更好地進行作文創(chuàng)作。這個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而學生的作文也必然是充滿個性化的,教師要指導學生寫出獨屬于自己的樹葉的精彩。
【參考文獻】
【1】滕衍平.秋天的樹葉——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習作3》教學設計【J】.語文教學通訊·小學(C),2013(7)
【2】鄭亮紅.天街夜色涼如水 笑談牽牛織女星——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習作7”教學設計【J】.福建教育·小學版,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