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
很多人的耳朵都存在問題,但卻往往被忽視。年輕人經常戴耳機,聲音過大會造成耳鳴;小孩子一感冒就容易聽力下降;老年人明明聽不見聲音卻不肯戴助聽器。遇到這些問題究竟該如何解決?本期《健康北京》就邀請來自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主任醫(yī)師劉玉和,和大家一起說說耳朵的事情。
兒童擤鼻子不慎會損傷耳膜
大家對中耳炎并不陌生。劉玉和主任介紹,中耳炎其實就是中耳腔感染發(fā)炎,流膿了。得了中耳炎的病人必然聽力也會受到影響,因為聲音是經過中耳腔才能傳到耳朵中。所以一旦出了問題,聲音傳進耳朵的效率降低,接受的也就比較低。中耳腔與鼻后方通著的管道叫咽鼓管,所以耳朵和鼻子、咽喉都是相通的。正常情況下,咽鼓管處于半開放狀態(tài)。需要的時候,比如壓力變化,它就會打開,保持里面和外面的壓力一致,這樣鼓膜的活動才會自如。
坐飛機的時候,飛機起飛下降外界壓力都會變化,劉主任提醒大家要及時調節(jié)咽鼓管的功能,比如可以做吞咽、咀嚼、打哈欠等動作。另外,孩子如果感冒了,管道很容易出現水腫,不會自如打開。內部壓力和外部不同了,就會有滲出從而影響到聽力。這時,家長帶著小朋友就會去看醫(yī)生。醫(yī)生檢查后會判斷孩子是否得了分泌性中耳炎或者耳朵里有積液。這就是平時所說的感冒后引起的中耳炎。
特別值得家長注意的是,有的孩子擤鼻子不會使勁,有可能導致耳膜損壞。多數情況下,如果不給壓力,鼻涕不太容易順著咽鼓管流到耳朵里。但是小朋友擤鼻子太用力,很容易把鼻腔里的分泌物壓到耳朵里去,就很容易形成中耳炎。如果化膿厲害,很有可能進一步引起中耳炎鼓膜穿孔。小朋友的耳朵就會往外流膿。
掏耳朵為什么影響聽力?
劉主任在門診中遇到過一個小伙子,他本身有外耳道濕疹,經常自己在家用棉簽蘸著軟膏掏耳朵。檢查中醫(yī)生發(fā)現他的外耳道里有很多耵聹(俗稱耳蠶、耳屎),從而影響聽力。劉主任介紹,外耳道濕疹患者要特別注意耳朵衛(wèi)生。原因有三:一是外耳道濕疹本身就會有分泌物,如果不及時清理,就會堵上外耳道,肯定會影響聽力。二是外耳道濕疹容易繼發(fā)感染。感染后也會有膿性分泌物。三是這種濕疹的癥狀之一就是癢。很多人忍不下去就老去掏。如果操作方法不正確也會堵住外耳道。比如說用棉簽去掏,對于外耳道這樣一個桶狀結構,用棉簽最后的結果就是把所有臟東西都塞到里面去,不但沒有清理,反而壓實了,堵得更厲害了。四是對于濕疹的治療,醫(yī)生經常會開一些軟膏類的藥物。所以有些人認為耳朵里的濕疹也應該用軟膏治療。因此他們在家里就用棉簽蘸著軟膏掏耳朵。雖然對濕疹的治療是控制好了。但是軟膏堆在耳朵里面時間長了也會繼發(fā)感染,造成更嚴重的結果。即便沒有感染,軟膏時間長了也會變干,堆在外耳道里會影響聽力。所以用棉簽、發(fā)卡、鑰匙掏耳朵,都是不正確的方式。
正常情況下耵聹會自己掉出來
劉主任介紹,人的進化過程中,耳朵是有自潔的能力。耳朵里的耵聹會自己掉出來。正常情況下多數人是自己可以脫落出來的。但有些人比較困難。因為有些人是干性耵聹,而有些人是油性耵聹。油性耵聹的人就需要去清理。另外,如果他們工作環(huán)境塵土比較大,或者耳毛比較長,自潔能力就會受到影響,耵聹就會堆在耳朵里。
劉主任提示大家,千萬不要到街頭掏耳朵的地方去。他在門診中就遇到一個50多歲的男士,很享受去外面掏耳朵的感覺。但是回家后就流水了,感染了。醫(yī)生通過檢查發(fā)現他耳朵里像饅頭長了毛一樣,其實這就是真菌感染。因為耳朵里很潮濕,如果操作不干凈,很容易把真菌帶到耳朵里。所以,如果有條件的話,他建議大家要到醫(yī)院里做一下檢查,看看您的耳朵是否屬于油性的。如果是油性的,每年都要定期到醫(yī)院去清理,否則時間長了會影響耳朵健康。
很多人家里有挖耳勺。但是劉主任建議大家,應該先去醫(yī)院看一下自己的耳朵分泌物是否是屬于干性的。如果是的話,可以自己在家里清理。清理過程中周圍一定不要有人走動,特別是小朋友。前幾天他在門診中就遇到一個病人,春節(jié)期間在家掏耳朵,家里的小朋友不知道,撲了他一下,結果來到醫(yī)院經過檢查后發(fā)現他的鼓膜被挖耳勺直接捅了一個窟窿,造成穿孔。這樣的穿孔萬一感染,可能還需要做手術。所以掏耳朵也要特別小心。
長期戴耳機要小心
劉主任告訴大家,門診中他接待過不少年輕人是因為戴耳機不當造成的耳鳴。雖然聽力沒有出現問題,但是檢查中發(fā)現他們正常聽力曲線在4000赫茲的位置出現明顯下降。他介紹說,長期戴耳機聽音樂聲音超過85分貝,時長超過30分鐘,會出現短暫聽力下降。每天用耳機聽音樂,超過1小時,音量超過90分貝,持續(xù)五年,會造成永久性喪失聽力。只要音量超過85分貝對耳朵都是有影響的。強度越大時間越長,損害越重。
現在市面上耳機的種類很多,有塞到耳朵里的,有耳罩式的。劉主任說,其實這兩種隋況耳機差不多。是否會損害聽力跟放的音量大小有關。平時我們看到的外耳只是耳朵的一部分,真正發(fā)揮功能的是里面復雜的功能。聲音主要是靠毛細胞感受和傳遞。毛細胞一旦損害就無法再生。所以很多聽力損害一旦發(fā)生就不能恢復。
老年人嫌助聽器吵是個誤區(qū)
打岔是很多老年人的情況。其實就是因為他們聽力下降。如果老年人出現這種隋況,要及時到醫(yī)院做聽力檢查。不同年齡段的檢查手段也不同。通常對60歲以上的老年人,醫(yī)生一般會用純音測聽。它是通過播放不同頻率的聲音,來判斷測試者各個頻率最小聲音的聽力級別。原理跟驗光配眼鏡相似。
劉主任介紹,臨床上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檢查是言語測聽。比如醫(yī)生說“蘋果”,讓病人重復。老年人如果聽力不好,就會造成和外界溝通力下降。這也是造成老年癡呆的原因之一。老年人一定要及時去醫(yī)院,如果需要的話,可以佩戴助聽器。他說,門診很多老年人不愿意接受助聽器,認為太吵了。根本聽不清,不管用。但其實這是很多人的誤區(qū)。配助聽器跟我們自己去眼鏡店驗光配鏡差不多。助聽器也一樣。每個人的聽力情況都不一樣,所以需要的助聽器也不同。而且助聽器比眼鏡甚至還要復雜,它是一個電子設備。最早的是模擬的,把聲音簡單地放大。所以很多老年人開始不習慣。因為單純靠放大解決不了問題。后來出現了數字助聽器。它一部分解決了這個問題?,F在還有智能助聽器,效果很好。另外除了佩戴還需要康復訓練,讓老人有個適應的過程。
健康小貼士
您坐飛機的時候有過耳朵疼痛的經歷嗎?大氣壓力是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減低的。飛行高度改變的時候,中耳腔的內外壓不能夠迅速調節(jié)平衡,就會產生各種癥候群,統稱為氣壓損傷。傷及中耳腔的成為航空性中耳炎。所以飛機在上升或者下降的時候,要記得多做吞咽、咀嚼、打哈欠等動作?;蛘咦瞿蟊枪臍鈦碚{節(jié),以平衡內外氣壓。
擤鼻子的正確方法
正確的擤鼻子方法是不能把兩個鼻腔同時堵上。因為同時捏住兩個鼻腔,很容易在擤的過程中把鼻腔的膿性分泌物通過咽鼓管吹到耳朵里。所以擤鼻子的時候要讓一側鼻腔保持通暢。壓力也不要太大。還有一種更好的辦法是回吸。
中耳炎如何預防
中耳炎會影響聽力。對于中耳炎的預防應該做到以下三點。一是要注意耳朵的衛(wèi)生。慢性中耳炎的患者在洗澡、游泳之后,要防止耳朵里進水。二是要防止感冒。因為感冒最容易引起中耳炎。三是少接觸刺激性氣體。因為這些氣體會引起耳膜水腫,也會導致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