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貞虎
“患”這個字,說文解字謂“憂心也”。查字典,“患”有憂心、憂慮的意思,如憂患、患得患失;還有災(zāi)難、生病的意思,如禍患、病患等。
看看這個“患”字,下面是心,上面是兩個中字連在一起。許慎依漢朝董仲舒所著《春秋繁露》闡述“心止于一中者,為之忠;二中者,謂之患,患人之中不一者也。”
簡單地說,心“中”只有一個,就叫做“忠”;心“中”有兩個,就變成了“患”,就是不忠。不忠,就會亂了序。
古今中外,上自帝王,中自機關(guān)主管,下自凡夫俗子,誰不希望眾人皆順我。萬民順從我這位君王,部屬臣服我這個上司,配偶忠心耿耿于我呢?
所以古代帝王,最憂心的不是民間疾苦,而是——是否有人不忠于他;一旦發(fā)現(xiàn)有不敬或不臣服于他的,當(dāng)然一律論斬,乃至抄家滅族。而機關(guān)首長整天忐忑不安的,不是行政績效良窳,而是是否有下屬勝過于他,將取而代之于他,亦即所謂功高震主;那么這個優(yōu)秀的部屬,必然成為眼中之釘,一定要去之而后快!
而凡間俗人也不遑多讓,一旦懷疑配偶形跡詭異,似乎心另有所屬,嚴重者則潑灑硫酸毒液,甚而殺之;中者,打之、虐之;輕者吵嚷一頓后,離異單飛,兩人從此互不往來,形同陌路了!
患,引申為憂慮的意思。古訓(xùn)“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民間俚語也說:“好天要存雨來糧”,意思是說,風(fēng)調(diào)雨順時要努力耕耘貯存米糧,萬一天候異常收成不好時,才有存糧度日;否則災(zāi)患、憂患也隨之而來了。
淮南子人間訓(xùn)“百尋之屋,以突隙之煙焚;千里之堤,以螻螘之穴漏。”意思是說,再高大的房屋,只要煙囪小小的破裂也會引起大火,而終至焚毀;再長的堤防,也會因小小蟻穴的漏泄,終至引發(fā)崩解。
而今年長,才發(fā)現(xiàn)“忠”字仍有其警醒之意;就連日?,嵤露家爸摇毙牟欢?,否則常有不測風(fēng)云。如過馬路時,要專心看看左右來車,上下樓梯時,要看清楚臺階踏穩(wěn)腳步、連吃飯時要細嚼慢咽,才不致喉頭梗塞乃至窒息。
古人說忠,要忠于君主;現(xiàn)在說忠,要忠于人民;我則說忠,要放慢腳步專注一事、明哲保身忠于當(dāng)下;要不然憂“患”、災(zāi)“患”甚至連禍“患”、病“患”都會偷偷地找上你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