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呈
在我身邊,很多的中年人開始把杜甫視為知己。杜甫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熱愛家庭的詩人,他的詩歌里頻頻出現(xiàn)他的家事。杜甫為什么那么重視家庭?我想這就是中年人的心態(tài)。受挫的中年人從壯志滿懷和博愛情懷中退回來,轉(zhuǎn)而看重生命里那個小小的共同體。杜甫的詩得到很多中年人的共鳴,我認(rèn)為原因就在此?!扒褰磺Т辶?,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寫的是杜甫在成都時的生活。彼時他雖然家窮,妻老,子稚,身病,都快愁死了,但仍借某種圓融的哲學(xué)取得了平衡。這是什么樣的狀態(tài)?就是在他的小共同體里獲得了圓滿的狀態(tài)。咱們不是不能遠(yuǎn)行壯游嗎?沒關(guān)系,咱們家前有清江,梁上有飛燕,水上有鷗鳥。咱們不是沒有玩具嗎?不要緊,老妻會畫棋局,孩子會做魚鉤。
另外,咱們還有故人送米。一家人都在,此生還有何求?杜甫用平凡的生活成全自己,把最平凡的事物逐一歸位,讓它們在無趣的序列中呈現(xiàn)有趣的秩序之美。詩人車前子說,熱讀李白,冷讀杜甫。
他的意思是人在熱的時候適合讀李白的詩,在冷的時候適合讀杜甫的詩,這種心理正好跟我說的“年輕讀李白,年老讀杜甫”相宜。車前子還說,漢語之美是有不同面目的。打個比方,李白的詩句就如絲綢,他的“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和杜甫的“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看似接近,卻大有不同。杜甫的詩句總有些不平整,總有些折皺,與絲綢李白一比較,他就是土布杜甫。土布質(zhì)地厚,不如絲綢涼快,看來杜甫的詩確實(shí)適合寒夜朗讀。
拋開絲綢和土布的比喻,拋開文學(xué)美學(xué)的理論,杜甫的詩之所以適合在冷天吟讀,只是因?yàn)樗軗嵛渴б馊说男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