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佟 彤
(摘自《不疲勞的生活》江蘇文藝出版社 圖/廖新生)
能感受到疲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實是件好事,說明你的身體還沒有被損傷和消耗到麻木。
感覺不到疲勞這種情況在年輕人和身體一向較好的人身上也容易出現(xiàn)。他們倒不是因為麻木,而是因為身體有很好的代償功能,彌補了一些虛弱或不足。
比如一根血管堵塞了,身體為了自救,會在旁邊長出一根新的血管,形成能救命的“側支循環(huán)”。身體好的人,無論是建立“側支循環(huán)”的能力,還是其他彌補能力都很強。等他們抱怨累的時候,往往就是連這種“儲備”也耗竭的時候。猝死的人,很多都是年輕人,去世時才30歲左右。他們死后,大家百思不得其解,因為他們之前并沒有覺得心臟不舒服,體檢時心電圖也是正常的,怎么好端端的就猝死了呢?其實就是因為這些人年輕,心臟的功能好,代償能力強,所以感受不明顯。如果是老年人,有了同樣的損傷,癥狀早就表現(xiàn)出來了。
疲勞的感覺實在太常見了,人們很容易忽略其背后的隱患,特別是當醫(yī)學上有了“亞健康”和“疲勞綜合征”的概念之后,疲勞更像一個筐,可以把尚未弄清真相的問題全部都裝進去……
事實上,“慢性疲勞綜合征”是一組原因不明的、僅僅以疲勞為主要癥狀的病。按照診斷標準,真正能被診斷為患了“慢性疲勞綜合征”的人為數(shù)不多,因為它要在排除各種引起疲勞的隱患之后才能下結論。真要是被診斷出得了這個病,反倒不會像真的疲勞那樣馬上危及生命,因為患這種病的人的典型表現(xiàn)就是慵懶,所以沒有勞累的機會。
至于“亞健康”,也不過是一個過渡狀態(tài),是一個“緩刑期”。人是不可能一輩子都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的,如果不加以控制,早晚會和心肌梗死、癌癥等重癥接軌。
如果你總是感到疲勞,千萬別用“慢性疲勞綜合征”或者“亞健康”來搪塞自己,一定要在第一時間搞清楚疲勞的根本原因,以免出現(xiàn)更嚴重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