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杭州市發(fā)改委法規(guī)處調研員):杭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起步得比較早,當時提出來“信用杭州”的建設目標。隨著改革開放,工作一直在推進。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杭州市成立了一個信用建設領導小組。組長由副市長來擔任,小組的成員來自各個部門,目前成員有70個,基本涵蓋了政府的管理部門和部分的黨委部門。市發(fā)改委是這個工作的總牽頭,是協調單位。目前,杭州市已經形成了各個部門齊抓共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格局。
相關頂層設計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是制度方面,我們出臺了一系列制度來規(guī)范杭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我們相繼出臺了《杭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辦法》等一系列制度性文件。另外,我們在十一五時期、十二五時期、十三五時期分別編制了信用建設的發(fā)展規(guī)劃。第二個是技術工作,我們建成一個杭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簡單概括就是:一網、兩庫、三系統(tǒng)這么一個架構?!耙痪W”就是我們信用杭州網?!皟蓭臁本褪亲匀蝗诵庞脭祿旌秃头ㄈ诵庞脭祿?。“三系統(tǒng)”就是城市服務信用輔助管理系統(tǒng)、城市治理信用支撐系統(tǒng)和信用大數據分析應用系統(tǒng)。我們把這個數據庫里面的數據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社會公開類信息。依據國家的法律、社會公開條例、信息公開條例可以公開的。第二類是授權查詢類信息。只有經過本人和法人授權,才能到指定的窗口查詢的。第三類是部門共享類。主要供行政管理部門查詢使用。
另外,就是推進信用信息的應用工作。首先就是政府部門帶頭運行。其次就是企業(yè)推動運行,比如芝麻分等。第三就是社會推動運行,或者說第三方征信機構推動運行?,F在杭州市馬上要發(fā)布“錢江分”,也叫“個人信用分”。由第三方的惠民征信公司從5個維度對個人的信用進行評價,然后推進應用。
劉雪松(浙江日報評論員):我想,人類在苦苦追尋的一個秩序實際上就是一個信任的秩序。社會發(fā)展到今天,我覺得任何一個社會的痛點,都可以在信任上去找到它的原因所在。很多的問題都是出在這兒。我始終感覺有一種不協調的東西。怎么說呢?以前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信用被個人化、道德化了。這是我不太能夠接受的?,F在,信用已經慢慢地法治化、社會秩序化。在信用體系建設中,我覺得要跟法治社會的精神相吻合。在信用體系當中,政府既是秩序的建設者,也是參與者,更是示范者、執(zhí)行者。要把政府作為一個重要的建設對象、約束對象納入征信體系當中,高度重視并積極落實。
吳偉強(浙江工業(yè)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建立信用體系,對于政府來講,最重要的是“政府說話算數”。政府說話算數可以分為三個層面來講。第一,按照承諾盡力地與全世界共認的信用標準體系接軌。什么東西可以進入信用系統(tǒng),什么東西不能進入信用系統(tǒng)?這個標準體系應該建立并完善起來。第二個就是信用系統(tǒng)的應用。就是這個標準體系建立起來以后怎么用?如果說大家用起來都很方便,而且對社會規(guī)范起到很好的引領和約束作用,這就是很好的系統(tǒng)。第三,信用體系的建立,不是最終目的。最終目的是讓我們這個社會更規(guī)范,讓人與人之間更有信任。在這方面我覺得杭州可以走在全國前列,可以做一些嘗試。就企業(yè)來講,企業(yè)做事要靠譜。做事靠譜的企業(yè)就是有信用的。對于個人來講,就是自己對自己負責。不管你做什么事情,都不要去干涉別人的自由,每個人都要有邊界,都要有自主性。這三點要落實到行動上,才能算有信用的市民。
趙涵寧(芝麻信用市場總監(jiān)):芝麻信用從誕生之日起,我們的愿景和使命就是“因為信任,所以簡單”。希望通過我們在商業(yè)信用上的應用,讓整個商業(yè)生態(tài)體系和商業(yè)模式變得更簡單。
我們相信商業(yè)守信行為能夠影響到個人在社會上的信用規(guī)范。在幫助杭州打造信用城市方面,我們利用我們的科技,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便民的事情。我們做的第一件事情叫做“信用租”。這個可能大家都用過,就是說因為好信用就可以免押金。本來我不知道你這個人在商業(yè)當中的履約可能性、你的能力什么樣,所以我要收一筆押金。但是有了芝麻分之后,商家就可以判斷個人在商業(yè)當中的履約能力。我們通過芝麻分建立起一個溝通的橋梁,讓商家知道你是否是一個在商業(yè)上守信的人。我們也在不斷地創(chuàng)新,讓更多的商業(yè)場景應用到芝麻分。比如我們推出的“信用購”,就是一個新的模式。舉個例子:在天貓買衣服,芝麻分700分以上,就可以先把衣服寄到你家里,你可以先試,試了以后,再為你真正想買的衣服買單。其實不僅僅是衣服,將來不管是家具、家電,我們都可以采用“信用購”的模式,讓整個商業(yè)體系因為信用變得更簡單,從而也鼓勵更多的市民守信。
陳躍(杭州市委政策研究室副巡視員):誠信社會的建設,第一個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教育為先。把教育、培育誠信這個價值觀作為一項長期的任務來做,而不是靠硬的規(guī)章制度來強制。第二個就是要堅持制度保障、規(guī)范約束,打造社會誠信體系要全覆蓋,但是也不要濫用。第三個要堅持德法并舉,剛柔相濟。把道德教化與法律制裁結合起來,不要偏向某一方面,要不是就很苛刻,要不是就放任不管。第四個要堅持政府的推動,企業(yè)的作為,社會的參與。就是社會治理這個概念,要把多方面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第五個要堅持問題導向,集中治理。力求在重點領域有所突破?,F在體系、規(guī)章都有,但是在應用方面,老百姓的感受可能還是不夠好。我相信通過幾個方面的互動,通過社會、政府、企業(yè)、媒體形成的合力,信用杭州將成為我們杭州的一張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