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力丹
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每個人都有選擇娛樂內容和形式的權利。而作為帶有公共性質的媒體,它面向社會傳播,有無形放大的傳播功能,就必須做到講責任、講品位、講格調,引領社會之風尚。也就是說,必須保證傳播的內容具有先進思想的引領性,不能放任格調不高的低俗內容充斥于媒體。
今年4月10日,“今日頭條”“鳳凰新聞”“網易新聞”和“天天快報”四款新聞類客戶端被責令整改;“今日頭條”的“內涵段子”由于存在導向不正、格調低俗等問題,被永久關停;次日,愛奇藝真人秀選秀節(jié)目《奇葩大會》第二季被下架。數年來,一些網絡欄目或節(jié)目靠低俗起家和發(fā)展的路子終于被制止了。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痹谶@方面,媒體一定要站在風尚之潮頭,起到一個表率的作用。
如何使媒體傳播可以以先進性引領內容的傳播呢?習近平總書記對此多次闡述,早在2013年8月19日全國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就曾批評一些媒體居高臨下、空洞說教,照搬照抄領導講話和政策文件,挖掘解讀不夠、生動鮮活不足,讓群眾敬而遠之。在2016年2月19日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他再次批評了各種不用心不用情做新聞和節(jié)目的現象,強調不能停留在不斷重復空洞口號的套話上,用一個模式服務不同類型的受眾,搞假大空式的宣傳。
媒體傳播要做到思想的輿論引領,主要不是技巧問題,而是要將黨性和人民性統(tǒng)一起來。堅持黨性才有明確的立場和指向;堅持人民性,才能獲得活力源泉和動力根本。缺乏思想引領,說不出群眾想聽愛看的內容,主要問題是某些新聞輿論工作者沒有身在基層,發(fā)現不了問題,只好重復文件詞句,而無法將黨的精神與人民的實踐結合起來?,F在一些綜藝節(jié)目為什么不好看?因為編導者只會用華麗的辭藻、虛假的感情和豪華的場景來包裝,脫離了群眾,脫離了實際生活,不了解人民群眾想看什么、想聽什么。
習近平在“2·19”講話里提出“內容為王”,以內容優(yōu)勢贏得發(fā)展優(yōu)勢。優(yōu)質的內容就在于其具有思想引領的作用。讓媒體內容具有思想引領,主要要做到三點:
第一,要善于挖掘事實,善于根據事實提出概念、形成標識。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新鮮的、來自生活的詞句,使之成為一種標識,總是老一套的話語,就不要怪聽眾、觀眾不理會。
第二,設置的話題必須與群眾利益和興趣相關聯。這就要求新聞輿論工作者不能總是跑機關、泡會議、抄材料,或借助網絡摘抄拼湊東西,而要到社區(qū)去、到企業(yè)去、到社會的各個人群里去。只有與群眾多交談,才能發(fā)現問題,才會有話題。
第三,要有耳目一新、引人入勝的表達。做不到前兩項,只是在表達技巧上做文章,肯定是形式主義。只有做到“三少三多”(少一些結論和概念,多一些事實和分析;少一些空泛說教,多一些真情實感;少一些抽象道理,多一些鮮活事例),才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越是信息發(fā)達、信息繁雜,越要把實踐和基層當作最好的課堂。如果我們真正深入到基層,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總會感覺有不竭的內容來源,有需要報道和討論的問題,節(jié)目的思想引領就可以發(fā)揮出來。
(本文為北京社科基金重點課題文章節(jié)選,編號17KDA048)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