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燁瓊
摘 要:本文就如何提升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展開論述,認為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提升具體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初中學校應積極樹立道德榜樣;應對班主任德育工作予以足夠重視;應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積極滲透德育;教育局應對初中學校德育工作實施有效督查指導;各初中學校應就德育工作的開展舉行定期研討。
關鍵詞:初中德育;道德榜樣;校園文化;督查指導
德育工作一直以來都是初中學校的重要工作內容。為提升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很多學校上至學校領導下至一線教師均付出了很多努力。筆者在多年德育工作實踐過程中,總結出很多有利于提升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方法。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探究如何提升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一、初中學校應積極樹立道德榜樣
初中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可從多個方面入手,而在本校范圍內積極樹立道德榜樣無疑是一種有效的做法。例如,初中學??稍诮處熽犖橹羞x取一名或若干名師德榜樣,讓其他教師或學生積極學習其優(yōu)秀的思想道德品質。這些師德榜樣不應由學校領導選取,而應由全校師生匿名投票選取。這樣的方法更具說服力,也更能發(fā)揮師德榜樣的模范帶頭作用。與此同時,初中學校可采取同樣方式在初中生群體中選取一些道德榜樣,讓這些學生道德榜樣充分發(fā)揮其道德引領作用,引領更多初中生不斷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學校每年均應重新對道德榜樣進行選取,發(fā)揮道德榜樣的真正作用。學校還應對道德榜樣的先進道德事跡通過校園廣播、學校公示欄等進行積極宣傳和報道。
二、學校應對班主任德育工作予以足夠重視
一直以來,很多初中班主任片面地認為,只要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即可,并不需要負責學生德育工作。班主任之所以會形成此種觀點,主要因為學校領導對其德育工作并未做出明確要求。第一,初中學校應對班主任德育工作予以足夠重視,要求本校班主任應在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基礎上,積極有效地做好學生德育工作。第二,班主任應制訂學生德育工作計劃,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第三,為提升自身的德育工作能力,班主任之間也應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德育工作經驗交流,通過交流獲取更多有效的德育工作方法,并將其積極運用于自身的德育工作實踐當中。
三、學校應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積極滲透德育
隨著現代教育的快速發(fā)展,愈來愈多的初中學校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下功夫。在筆者看來,初中學校僅注重校園文化建設仍遠遠不夠,還應借助建設校園文化的良好機會積極滲透德育,如每年定期舉辦德育演講、辯論活動等,引導全校學生積極報名參加,通過德育演講或辯論活動的舉行讓更多學生從中受到更好的德育教育。除此之外,初中學校還應積極倡導本校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學習《三字經》及《弟子規(guī)》等中華經典德育著作,并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學生就《三字經》或《弟子規(guī)》中的具體德育問題進行討論,這種做法同樣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初中學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總之,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積極滲透德育的做法是可行且有效的,各初中學校應在具體的校園文化建設工作中進行德育滲透和創(chuàng)新。
四、教育局應對初中學校德育工作實施有效督查指導
雖然很多初中學校極為注重本校的德育工作,但仍有部分初中學校對德育工作卻并不重視。為增強初中學校對本校德育工作的重視,教育局應定期或不定期對初中學校的德育工作實施有效的督查和指導。例如,2018年1月,余干縣教育局的德育工作評估小組對全縣七所縣級德育示范學校進行督查評比。在督查和評比過程中,指出督查對象德育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余干縣教育局的此類做法可以被其他各地方教育局借鑒,采取有力的督查指導措施,督促各初中學校積極做好本校德育工作。
五、學校應就德育工作的開展定期進行研討
多年以來,許多初中學校在具體的德育工作實踐中總結出很多有益的德育工作經驗,也遇到過許多不同的德育工作難題。為更好地促進初中學校的德育工作經驗交流,初中學校應在教育局的領導下定期開展德育工作研討。在研討會期間,各初中學校負責德育工作的領導、教師均應積極參加。與會期間,各學校應將德育工作經驗積極貢獻出來,供大家借鑒。與此同時,學校也可以在大會上積極提出德育工作中遇到的難題,進而動用集體智慧有效解決相關難題。此類德育工作研討大會應定期舉行,各初中學校的教育工作者均能從中獲益,將更多有益經驗有效地運用到德育工作實踐當中。
總而言之,為促進初中學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提升,各初中學校應積極樹立道德榜樣,應對班主任德育工作予以足夠重視, 還應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積極滲透德育。除此之外,教育局應對初中學校德育工作實施有效督查指導,各初中學校應就德育工作的開展舉行定期研討。與此同時,作為初中學校的重要德育力量,思品教師也應積極采用多元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思品教學質量,讓更多初中生在思品課堂中受到更好的道德教育。只要能切實做好上述幾方面,初中學校的德育工作有效性將得以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韋玲.新形勢下提高初中德育教育質量的方法探討[J].新校園(中旬),2016(7).
[2]陳希軍,王福麗.初中德育教育思考[J].新課程學習(上),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