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傳標 陳然 韋鴻彬
桉樹是當前我國南方一種主要的用材樹種,這種樹木生長速度快、輪伐期短、用途廣,具有較強的抗逆性,是南方的主要造林樹種,現代桉樹造林技術不斷進步,這種組培苗方式在全國得到了開始的推廣應用。本文對桉樹輕型基質網袋組培苗育苗技術進行了研究,使用泥炭土、谷殼作為桉樹組培苗移植栽培的輕型基質,使用網袋成型機將其壓制成圓條狀的網腸,制成網袋,將組培苗移栽到輕型基質上,加強管理,有利于培育出健壯的桉樹組培苗,增加經濟效益。
1桉樹輕型基質網袋組培苗育苗材料及網棚的搭建
組培苗育苗材料有泥炭土,谷殼為本地大米加工工廠脫出的谷殼,黃心土為本地粘性較大的黃心土,苗托為每托可以擺放70個輕型基質網袋的類型,還有中國林科院生產的網袋成型機,還有無紡布。對移栽網棚進行搭建,網棚面積需要根據育苗的實際規(guī)模去確定,通常667平方米的網棚能夠擺放10萬支網袋,一年可以重復利用3-4次,網棚頂部的遮陽網需要設置兩層,每一層的遮陽網可以通過機器進行單獨的移動,網棚內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霧狀噴淋的安裝。
2輕型基質網袋的成型和消毒
制作輕型基質網袋需要先準備基質,把泥炭土打碎之后再使用網篩將大塊的雜物清理出去放置備用,谷殼在使用前需要先進行炭化,炭化程度在70%左右,使用打泥機將黃心土打碎之后留作備用,然后將準備好的泥炭土、炭化谷殼、黃心土按照3:2:1的比例進行混合攪拌均勻,再將攪拌好的基質調節(jié)到合適的干濕度,具體需要根據成型機的情況去確定。把配好的基質與無紡布一起加入成型機 ,將其加工壓成圓條狀的網腸,網腸做好之后將其放入水池中接受浸泡,這樣可以讓網腸變得比較軟,有利于進行鋸割,同時在水中加入生石碳能夠讓基質pH值達到6.5,浸泡結束后將網腸取出放置在鋸床上使用鋸刀將其割成每段為10厘米長的網袋,將成型之后的網袋放置在苗托上,每托擺放70個,然后將擺放完整的苗托按畦擺放排列到網棚中。
3桉樹苗木的移栽
在移栽之前需要先使用0.125%濃度的敵克松溶液對基質進行消毒處理,然后對挑選好的健壯的桉樹組培瓶苗進行管理,清洗干凈根部的瓊脂然后移栽到網袋基質上,每袋移栽一株,移栽過程中需要注意避免對瓶苗的根、莖、頂芽等部位造成傷害,同時需要注意移栽中不能出現窩根的情況,移栽之后需要將定根水淋透,使用鐵線支起呈半弧形,然后使用透明的農膜覆蓋住使苗床保持適宜的濕度。
4桉樹組培苗移栽后的管理
4.1桉樹組培苗移栽后前期的管理
前期管理主要需要注意水分與光線兩方面的問題,組培苗移栽之后的前兩周需要注意對網袋基質的濕度進行經常性的檢查,使基質能夠處于一個濕潤的狀態(tài),使用霧狀噴淋讓組培苗的葉面上帶有小水珠,這樣可以增加其濕度,農膜在噴淋結束之后需要立即蓋住,避免風干或者曬干,保持合適的畦面的空氣濕度。
4.2桉樹組培苗移栽后中期的管理
通常情況下需要覆蓋一層遮陽網,在天氣晴朗的時候的上午9點到下午6點需覆蓋兩層遮陽網,在陰雨天氣的時候需要不使用遮陽網;逐漸的打開農膜使苗木對外界環(huán)境慢慢適應之后,在組培苗移栽之后長出新根之后,在晴朗的天氣的傍晚對其使用尿素液0.1%-0.2%,每隔3天施肥一次,施肥結束后使用清水對葉面進行沖洗,連續(xù)施用2-4次;從組培苗移栽后的第二周開始,每隔7-10天噴施農藥,對病害進行有效防治,主要施用的藥物有百菌清、代森錳鋅、甲基托布津等,對這些藥物進行輪流噴施。
4.3桉樹組培苗移栽后期的管理
在移栽的4周時間之后,通常組培苗高度生長到2厘米之后,需要保留兩層遮陽網,在早晚時刻及陰天的情況下可以保留一層,在組培苗的生長過程中,需要逐漸的打開遮陽網,使其能夠對外界環(huán)境進行逐步的適應,直到將農膜全部去除;在組培苗長大之后,打開遮陽網同時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在組培苗的煉苗期選擇在網棚內或者網棚外進行,在煉苗的時候需要確保網袋基質保持適合的濕度,避免出現風干、曬干的問題。在組培苗長高到5厘米之后開始進行施肥,使用0.1%-0.3%的芭田復合肥或者史丹利復合肥液,淋后使用清水對葉面進行清洗,每隔3-5天施肥一次,直到組培苗高度長到15厘米為止再停止施肥。
總之,采用輕型基質網袋組培苗育苗技術移栽桉樹,再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通過輕型基質網袋容器對組培苗進行移栽培育,避免了土壤基質硬塑育苗杯與塑料薄膜育苗袋栽培技術存在的不足,實現了育苗質量的提升,縮短了育苗時間,降低了苗木運輸成本和造林成本,而且這種帶衣造林,不會損傷苗木的根系,能夠顯著提高造林的成活率,也為大面積使用組培苗上山造林的實現提供了可能。
(作者單位:546100廣西國有維都林場,粟傳標,助理工程師,主要研究桉樹組培苗育苗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