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建材
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嫩綠的香椿芽令滿屋飄香。其清香怡人,香嫩可口,風(fēng)味獨特,營養(yǎng)豐富,素有“樹上青菜”之美稱。香椿中含豐富的糖、蛋白質(zhì)、脂肪、胡蘿卜素和大量的維生素C,營養(yǎng)及藥用價值十分可觀。據(jù)分析,每100克香椿頭中,含蛋白質(zhì)9.8克,鈣143毫克,維生素C 115毫克,胡蘿卜素1.36毫克,鐵4.5毫克,還含有香椿素等揮發(fā)性芳香族有機(jī)物,可謂蔬菜中之佼佼者。
香椿不僅是美味佳蔬,還是一味良藥?!妒朝煴静荨氛f香椿“治女子血崩及產(chǎn)后血不止,月信來多,亦止帶下,療小兒疳痢”;《本草綱目》載,“白禿不生發(fā),取椿、桃、楸葉心搗汁,頻涂之”;《醫(yī)林纂要》謂其“泄肺逆,燥脾濕,去血中濕熱,治泄瀉、痢、腸風(fēng)、崩、帶、小便赤數(shù)”;《大明本草》說香椿“止女子血崩,產(chǎn)后血不止,赤帶,腸風(fēng)瀉不住,腸滑瀉,縮小便”。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明,香椿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痢疾桿菌和傷寒桿菌都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祖國醫(yī)學(xué)認(rèn)為,香椿性平味苦澀,有清熱解毒、收澀止血、止瀉止痢、健胃理氣、殺蟲解毒、澀帶同精的功效,適用于久瀉久痢、腸風(fēng)便血、崩漏帶下、遺精白濁、疳積、白禿、疔疽、漆瘡、疥瘡、蛔蟲等病癥。對中焦氣機(jī)升降失和所致的食欲不振、食積嘔腐、胃脘脹悶、腹痛腹瀉等癥狀,以及濕久化熱、濕熱傷陰所致的口苦口干、心煩、大便偏干、情志失調(diào)等癥狀,均有一定的調(diào)理作用。民間很早就有用香椿治療疾病的驗方,現(xiàn)列舉如下,供讀者參考。
1.治胃潰瘍:香椿芽250克,搓碎后與適量紅棗泥和為丸。每丸重約3克,每次服2丸,每日服2次,溫開水送服。
2.治嘔吐:香椿葉20克,生姜3片為引,水煎服,每日2次。
3.治口舌生瘡:嫩香椿50克,豆腐500克。豆腐切塊,放鍋中加清水煮沸后瀝水,切小丁裝盤中。將香椿洗凈,稍焯,切成碎末放人碗內(nèi),加鹽、味精、麻油拌勻后澆在豆腐卜,即可食用。
4.治瘡癰腫毒:鮮香椿葉、大蒜等量,加食鹽少許,共同搗爛,外敷患處,每日2次。
5.泌尿系統(tǒng)感染:椿樹皮、車前草各20克,茯苓15克,黃芩10克,地榆、魚腥草、生地黃、半枝蓮、大青葉各30克,水煎服,每日1次。
6.治疥瘡:鮮香椿葉適量,加水適量煎5~10分鐘,取湯外洗患處,每日數(shù)次。
7.滴蟲性陰道炎:椿樹根皮、蛇床子各25克,蒲公英20克,枳實12克,水煎去渣,坐浴,每次30分鐘。
8.絲蟲?。合愦蝗~、楓樹葉各100克,水煎去渣,當(dāng)茶飲。30日為1個療程。
9.慢性痢疾:香椿樹皮120克,焙干研末,每次用開水送服9克,每日2次。
香椿葉開水焯過后方能烹飪
香椿中含有一定量的亞硝酸鹽,在老葉中更是每千克高達(dá)53.9毫克。但用開水焯后可大大減少。試驗發(fā)現(xiàn),只用清水洗過的香椿,亞硝酸鹽含量為每千克34.1毫克,而用開水燙后僅為每千克4.4毫克:用沒有燙過的香椿炒雞蛋,亞硝酸鹽含量為每千克83.3毫克:燙過的香椿炒雞蛋,每千克含量為1.5毫克。試驗還證明,用15%和30%鹽水腌過的香椿不能降低亞硝酸鹽含量,、所以,吃香椿一定要先用開水焯。
另外,香椿作為一種“發(fā)物”,多食易誘使痼疾復(fù)發(fā),故慢性疾病患者應(yīng)少食或不食。又因香椿性偏涼,有慢性腸炎、痢疾者不宜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