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東朝
摘要:白酒輔料有稻皮、谷糠、高粱殼、配糟等多種,其理化性質不同,在了解各種輔料性質的基礎上,根據(jù)季節(jié)變化、發(fā)酵情況、酒醅酸度、殘余淀粉濃度、出酒情況等進行調整,以利于發(fā)酵和蒸餾,通過合理控制輔料用量,使產量、質量達到平衡。
關鍵詞:稻殼;谷糠;調整用量
在固態(tài)法白酒釀造過程中,除高粱、小麥、大米等原料外,用于發(fā)酵及蒸餾的疏松劑(填充料)稱為輔料。要選用具有一定的疏松度和吸水能力;不含或少含營養(yǎng)物質及果膠、多縮戊糖等成分,像稻殼、谷糠、高粱殼等都可以,配糟也可以成為輔料。
只有在充分了解它們性質的基礎上,才能準確、合理地加以選用。
1、稻殼(稻皮、谷殼)
是稻米谷粒的外殼。富含纖維素、木質素、硅酸鹽。顆粒挺拔、質地堅硬,遇水遇熱不易變形、蒸酒時還可減少原料相互粘結,避免塌氣,又使發(fā)酵中的酒醅間產生一定間隙,增加發(fā)酵界面,為發(fā)酵、蒸餾創(chuàng)造條件。
但吸水性差,只有谷糠的一半稍多,但經粉碎適度的稻殼的吸水能力增強。所以需磨碎成2~4瓣的粗殼,不能超過4瓣,超過4瓣就無法體現(xiàn)支撐作用。
由于稻殼含有多量的多縮戊糖及果膠質,這兩種物質在發(fā)酵過程中中會生成糠醛和甲醇,會影響酒質,所以要嚴格控制用量。
蒸酒時邪雜味小,是生產白酒的最理想的輔料。一直被很多廠家使用,衡水老白干是用新鮮的稻皮做輔料。
2、谷糠(麩殼、谷殼)
是小米或黍米的外殼。主要為粗纖維,剛性支撐作用比較強,酒醅的蓬松度會很好,溶氧也會比較多,其用量較少而使發(fā)酵界面較大,但與稻皮相比不易上汽。該輔料比稻殼更能賦予白酒醇香和糟香。
是釀造清香型白酒的最優(yōu)輔料。但近年來供不應求,價格昂貴。在小米產區(qū)大多都用它作為優(yōu)質白酒的輔料;有時也可與稻殼混用。
3、高粱殼(高粱帽子)
是高粱籽粒的外殼(穎殼),吸水性能較差,單寧含量較高,對酒質無明顯影響,適當?shù)挠昧磕芴嵘w香氣,能抑制酵母的發(fā)酵。但過多的單寧會導致酒體發(fā)澀,,也是雜醇油的來源之一。一般使用高粱殼作輔料時,糧醅的入池水分比用其他輔料的稍低。
西鳳酒和六曲香酒等都是用新鮮的高粱殼作為輔料的
4、配糟
是蒸酒后的丟糟。含有相當多的微生物發(fā)酵后的前驅物質,蛋白含量高;可增加酒中為微量香味成分,提高口感和質量;配糟中的殘余淀粉重復發(fā)酵,可以提高出酒率。
配糟含有糠醛,果膠質??啡屓松项^甚至中毒,果膠質在發(fā)酵中產生甲醇。但是這兩種物質都是會在高溫下被分解。所以蒸餾前拌料時加入熟冷糠,以降低糠醛,果膠質的含量。因經過兩次蒸,“骨力”沒有一次蒸好。但對發(fā)酵有明顯的幫助。
配糟是重慶小曲白酒的一大特色。
釀酒所用輔料一般用谷糠和稻殼最好,要求不含異雜物,新鮮、干燥、無霉爛、未變質。使用前要除雜,用大火清蒸30min以上,蒸好后攤涼備用。當蒸糠不好時,白酒的糠味就突出。稻皮一般清蒸時間不宜超過60min,容易破壞骨架。
輔料的用量與出酒率及酒的質量密切相關,糠大易操作生產有保證;酒味糙辣且淡薄,過多會增加成品酒的糠雜味,影響酒質。糠小難操作,不當影響出酒率;仔細操作酒質好,酒味醇甜,香味長。應適當控制用量,用糠要求使酒糟柔熟不膩,疏而不糙。在出酒率正常時,盡量少用輔料,以提高產品質量。根據(jù)情況做靈活調整。
1、按季節(jié)調整:夏減冬加。
冬天溫度低,發(fā)酵升溫慢,頂火溫度低,水分損失小,酒醅濕,應加大輔料用量,利于酒醅升溫,提高出酒率。夏天相反,應減少輔料用量。
2、按發(fā)酵升溫情況調整:
發(fā)酵升溫快、頂火溫度高的酒醅可適當少用輔料。注意增減輔料用量時,應相應地增或減水,確保入池水分。
3、按出池酒醅的酸度調整:
酸度大的酒醅要多用糠,反之,少用。熱季壓排酒醅發(fā)酵時間長,一般酸度較高,轉排時應加糠降酸。同時采取蒸餾排酸、吹風排酸、降低入池溫度、減少和曲水用量、增加入池水分、提高醅糧比等措施。轉排后應調回正常用量。
4、按出池酒醅的殘余淀粉高低調整:
酒醅殘余淀粉含量高,只有在上排升溫慢而酸度低時才可適當加大輔料用量。提高疏松度,增加糧醅的“骨力”。若酸度也高時,應適量減少輔料,減少酒醅以減小醅糧比,并堅持低溫入池,下一排時補足原有的母糟量,仍以低溫入池。
酒醅殘余淀粉含量低,若酸度也低時應適量減少酒醅以減小醅糧比,提高淀粉含量或適量加大輔料用量、提高入池溫度,使發(fā)酵迅猛從而使酸度有所回升。若酸度大時,可采用加糠的辦法,以達到降酸的目的。
5、在出酒率正常時,盡可能地少用輔料,不增加輔料用量。
當加大投糧量時,可相應地擴大酒醅用量,以保持原來的醅糧比;減少投糧量時,應縮減酒醅量,或稍擴大醅糧比。
在壓排或相應延長發(fā)酵時,也不要增加輔料用量,而應相應地增加酒醅用量,擴大醅糧比,或采取降低入池溫度等措施。
6、根據(jù)粉碎原料的粗細調整:
粉碎粗,少用,粉碎細,多用。應保持原料粉碎穩(wěn)定,糠穩(wěn)定。
7、出池酒醅粘度大小調整:
酒醅粘度大時,增加;酒醅粘度小,減少。
總結:
輔料填補了主料的短板,對產量、質量密切相關,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甚至對釀出好酒,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從溫、糧、水、曲、酸、糠(輔料)、醅等其七大因素入手,找出不同季節(jié)不同條件下最佳參數(shù)組合,確立產量和質量的平衡點,對白酒進入標準化、數(shù)字化釀造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梁宗余等:白酒釀造技術[M]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5:91~151
[2]王秦晉、王永軍、范國英、董亞維:細糠的營養(yǎng)價值分析[J]糧食與飼料工業(yè)2004(4):33~34
[3]賴登燡范鏖薛常有徐萬成陳萬能:利用小麥秸稈開發(fā)固態(tài)發(fā)酵釀酒輔料的研究[J]釀酒科技2005(12)